編者按 圍繞車榮福書記的《推動南寧科學發展 建設廣西“首善之區”》理論文章,日前,首府一些專家學者從自身的專業特點和從事科研的方向,對南寧如何科學發展,加快建設廣西“首善之區”談了自己的看法。本報今日起陸續刊發採訪這些專家學者的報道。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訊(記者羅瓊)“最重要的是要打造中國—東盟門戶城市。”在談及南寧市要科學發展,建設廣西“首善之區”的主要任務和發展前景時,自治區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古小松這樣歸納。打好“東盟牌”,南寧市必能在全國、東南亞甚至世界確立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南寧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可以成為中國了解東盟、東盟了解中國的窗戶,成為中國走向東盟、東盟走進中國的大門。“從2004年開始一年一度在南寧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搭建了包括北部灣區域合作在內的中國與東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處於多區域合作結合部的南寧被推上了新的發展起點,有條件和基礎打造廣西‘首善之區’” 古小松説。
結合泛亞鐵路,成為中國—東盟鐵路樞紐;結合泛亞公路,成為中國—東盟公路樞紐;與北部灣港口配套,建設無水港,成為中國—東盟海上運輸樞紐……古小松認為,打造中國—東盟門戶城市、建設廣西“首善之區”,需要四大支撐要素——樞紐、平臺、 産業、宜居,中國—東盟水陸空交通樞紐便是其中第一要素。
其餘的支撐要素還包括中國—東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夯實現代産業基礎。“南寧市的綠化做得很好,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古小松表示,建設中國—東盟宜居城市,不單要“種好樹、種好草、種好花”,還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建設園林城市,為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引進資金、人才做努力。
“抓住區域合作,在經濟危機背景下化‘危’為‘機’。” 古小松在談及南寧市打造中國—東盟門戶城市、建設廣西“首善之區”的對策和機遇時説,“發揮與東南亞聯繫的優勢、彰顯‘中國綠城’的特色、搶用人才,南寧市的前景將十分樂觀”。他認為,推動南寧科學發展最缺的是人才,而現今由於金融危機影響,引進人才的成本低,正是吸引儲備人才,促進開放開發,提升城市競爭力的良好時機。
“南寧的發展定位不能動搖。”古小松相信,只要抓住“牛鼻子”,形成中國—東盟的“南寧渠道”,必能推動南寧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升城市地位,在區域合作競爭中率先崛起,不斷擴大區域影響力和輻射力。
專家學者談。結合自治區黨委在新的發展階段和新的形勢下對首府南寧提出的新的城市定位,從自身的專業特點和從事科研的方向,就南寧市應如何立足於現有基礎和優勢,立足於未來發展,認真審視首府南寧,以更高的起點、更寬的視野,在更大的空間範圍規劃南寧,指明首府南寧今後的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闡述,並對南寧今後如何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加快建設廣西“首善之區”提出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