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返鄉既是經濟現象,也是社會問題。如何讓這支龐大的勞動力大軍順利“過冬”,幫扶他們就業創業,堅定他們在危機中的信心?安置好返鄉農民工就業牽動著市政府的心。採訪中記者獲悉,為切實提供良好的就業服務,幫助個人和企業渡過難關,我市已進行充分的摸底、調研,應對的新政策也即將出臺。
科學調查 研究對策
世界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後,我市便立即開展了圍繞“農民工返鄉”問題的相關工作。2008年10月,各縣區開始統一行動,依託基層就業工作平臺,組織專員深入鄉鎮、村屯,對返鄉農民工展開調查統計,掌握了返鄉農民工的具體情況。同時,市勞動部門分別深入各縣區、開發區召開返鄉農民工和企業代表座談會,掌握返鄉農民工的動態,調研企業用工情況。
11月,我市派出勞動部門調研組,前往南寧外出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廣州、深圳、東莞、中山、惠州等珠三角城市和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了解農民工就業情況,了解我市務工人員的就業意向和去留動態,共同探討和研究應對措施等。
較全面地做好前期摸底工作,掌握就業形勢動態後,我市迅速行動,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
村級勞動保障工作站是及時準確掌握返鄉農民工動態資訊,第一時間落實好返鄉農民工就業服務和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平臺,我市要求各縣區進一步完善全市1392個村級平臺建設,落實人員、資金、設備等到位,有針對性引導和促進就業。如青秀區針對大部分返鄉農民工急需就業的情況,通過村級勞動保障工作站主動送崗到府,累計送出就業崗位3200多個,就業資訊1000多條。由於措施得力,該城區872名返鄉人員中已有838名在本地企業和農業産業中得到妥善安置。
及時幫助提升就業技能,我市還把加強返鄉農民工培訓作為提高就業競爭力、實現新一輪就業的重要舉施。在返鄉人員的培訓中,我市突出以人為本,因人制宜,要求各縣區從方便返鄉人員培訓著手,整合培訓資源,落實培訓補貼,下延培訓服務,就地就近提供就業培訓服務。
上下聯動 送崗到府
針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情況和求職預測,我市在市級和縣區級的人力資源市場、勞動保障工作站和人流密集的地方,運用多樣的平臺,提供求職應聘、務工資訊、就業崗位等就業服務。
在市人力資源市場,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服務時間,增加服務頻率,變每天上午一場的招聘會為上下午各一場招聘會,並且取消雙休日,保證農民工和用人單位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招聘和面試。市人力資源市場還加強與北海、欽州、防城三個北部灣城市以及廣州、深圳、中山、惠州等珠三角城市建立勞務用工合作關係,開設遠端見工系統,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
各個縣區也因地制宜,創新就業服務。橫縣開設了返鄉農民工就業服務專窗,為返鄉農民工免費提供就業資訊、就業登記、就業培訓等一站式服務;邕寧區組織就業崗位送到農民工家門口;賓陽縣在人流量集中的火車站、汽車站及鄉村集鎮向返鄉務工人員發放縣內企業用工資訊;江南區把招聘會開進了江西鎮同寧村,幫助返鄉人員實現就業;良慶區通過各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向各用工單位發函收集崗位。
鼓勵創業 開發崗位
創業帶動就業。那些已經在外打工多年、有一定經驗和資金積累的農民工是引導就業的寶貴資源。
南寧市一方面加大引導力度,在全市新掛牌12個返鄉創業基地,通過看得見的典型引導返鄉人員創業;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提供政策諮詢、提供創業服務、降低小額擔保貸款門檻等措施,鼓勵和扶持返鄉農民工發展農村二三産業,從事農業規模經營、規模養殖、規模開發。
記者從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對於返鄉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自籌資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額擔保貸款,貸款最高額度為5萬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到期確需延長的可延期1次。對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根據人數和經營項目擴大貸款規模。
目前,我市正著手制定和出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應對新政策,擬通過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給予農村勞動力職業培訓生活補貼、開發就業崗位、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加強就業服務、下浮社會保險費率、建立企業裁員預報告制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等方面,努力降低經濟形勢變化對就業的影響,力促穩定就業。(記者 羅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