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振興先鋒
黨建引領點亮東橋鄉村振興夢
作者: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22 12:24:48責任編輯:

走進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冬日暖陽下草水河江水澄澈,翡翠谷飛瀑成群,老虎山峭壁巍然,五峰山蜿蜒盤旋.....這裡不僅有秀美的山水,更有黨建引領,擎旗攀登,助推鄉村振興闊步前行的蝶變故事。

聚焦民生,有“溫度”更有力度

狹窄險峻的坑洼山路X062(鳳凰—南崗口)經路面改造提升後,蛻變成一條蜿蜒盤旋而上的最美風景線,五峰、鴨路等偏遠山村居民的出行難題同時得到解決,提升了道路安全指數;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不僅解決了70余名獨居在家的孤寡老人“醫食住行”等生活難題,更給了他們“家的溫暖”和心靈的慰藉;城鎮污水管網、東橋鎮中心小學、衛生院重建等一大批民心工程、民生實事的高效推進,繪就了東橋厚重而溫暖的民生畫卷。

今年以來,東橋鎮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將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落實到‘為民辦實事’上,紮實開展“黨員大走訪”活動,深入推進“屋場貼心會”,與基層群眾深入交流,收集群眾意見建議,並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創新開展了服務群眾“5321”工作法,以脫貧戶、大病重病戶、高齡獨居老人等困難弱勢群體為“五必訪”的服務基點,紮實做好常登門、常串門、常敲門“三門”功課,打造“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兩個陣地,織好一張網格服務網。廣泛開展志願服務600余次,實現群眾“微心願”50余個,以“學”“做”結合的熱情凝聚了幹事創業的力量,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産城融合,有“深度”更有廣度

鄉村要振興,産城融合是核心,黨建引領是關鍵。東橋鎮緊扣産城融合發展主線,創新開展“五佳黨支部”創評活動,將鄉村振興作為基層黨組織“五佳黨組織”業績考核最為重要的指標,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活力。依託翡翠谷、五峰山等草水河沿線精品旅遊點,採取“黨建+産業+基地”模式,發展“綠色經濟”。打造了藍莓、白蓮、油茶、百花果園等一批特色産業,“望山泉稻米”“一品岐黃藤茶”等農業品牌漸成規模;省級濕地公園、鄉村森林公園、森林養生基地、3A級風景區等農旅名片更具聲勢。


今年以來,該鎮積極響應萍鄉打造種業大市號召,落實制種面積14000余畝,培育制種大戶21人,帶動15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涌現出三周創收16000余元的“明星夫妻”陳立軍夫婦等一批勤勞肯幹的典型代表。作為萍鄉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項目的核心片區之一,東橋鎮正強力推進“稻田公園”、“院士之家”、“糧倉廉文化展示館”等項目建設,著力推進農産品展示館、電商孵化平臺建設,致力提升農産品附加值,振興東橋種業,推廣“東橋味道”。

“做好山水結合文章,推動全域旅遊,讓東橋‘養在深閨’的自然資源,成為‘大有可為’的經濟優勢,是我們當前及未來重點思考的方向。”鎮黨委書記陳康龍表示。

村集體經濟,有“錢景”更有前景

立冬過後,寒意漸濃,但黃泥湖村內的臘味烘培基地內卻一片熱火朝天。數千隻烘培好的臘鴨整齊排列正等待主人認領,烘培爐內還有汩汩冒著油光的臘味急著新鮮出爐;厚田村的紅薯粉絲加工基地內,工人們正在有序生産,廠內廠外同樣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安裝了專用烘焙灶、煙塵凈化機,打造了無菌生産車間等系列專業化設備,既保持了農村臘製品柴火煙熏的原味,又確保了安全環保的熏制。年産值可達六萬餘斤,村集體可創收近30萬元。”黃泥湖村黨支部書記賀玉明説道。


據了解,東橋鎮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原則,不斷探索山區鄉鎮村集體經濟創收增效新模式,實現“空殼村”到“實體村”轉變。該鎮採取“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脫貧戶”的方式,培育了農産品加工、臘味烘焙、甲魚養殖、農事託管等産業項目,穩定推進了土地流轉、農業公益性項目承接、閒置校舍、加油站等資源盤活項目,探索推進了“1+N+1”聯村發展模式,聯合長塘、江邊等鄰邊四村打造“種養加工複合聯建項目”,實現以強村帶弱村抱團發展,助推鎮域經濟全面提升。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激發基層黨組織的‘頭雁效應’,發揮産業撬動作用,做大做強支柱産業,讓村集體經濟競相迸發,真正強村富民。”鎮黨委書記陳康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