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6日,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組委會常務副主任朱名紅率調研組到廣西南寧市賓陽縣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遴選振興鄉村振興創新示範,甄選首屆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舉辦地。
賓陽縣總人口110萬,隸屬南寧市,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樞紐。10月25日至26日,朱名紅帶領考察調研組到賓陽縣進行調研,重點走訪了賓陽縣佳年農業有限公司(永和火龍果示範基地)、鄒圩鎮紅陶製品示範基地、譚湘壯錦傳承基地、賓陽牧原公司四場年産3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古辣香米生産基地和古辣米八寶深加工基地、賓陽縣露圩鎮藍衣壯水彩畫農文旅融合體項目、大陸村稻田藝術、古辣香米展示中心、稻花香裏景區、武陵鎮“綠品留香”休閒農業示範區項目、武陵鎮龍勁牛角梳工藝貿易有限公司、新橋鎮的大羅村創業園、思隴鎮馬嶺生態園等。
調研組通過召開座談會、聽取彙報、查看資料等方式就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情況並進行了實地考察、現場調研和匯總分析,並提出了指導意見。
抓實糧食安全築牢鄉村振興根基
賓陽土地肥沃,物産豐富。全縣面積2308平方公里,中部為不閉合盆地,屬大片沖積平原,延伸至新橋、蘆圩、大橋、武陵、古辣、甘棠等鎮,面積576.27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24.9%,全縣水稻種植43萬畝,實廣西第二大水稻種植大縣。
古辣鎮地處桂中南平原腹地,境內平坦、土層肥沃,水利條件較好,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被譽為廣西糧倉。古辣鎮産業中香米佔主導地位。“古辣香米”,在宋朝時已頗具盛名。其全國首創的稻藕套種栽培技術,曾獲得袁隆平院士親筆題詞“稻藕套種之鄉——廣西賓陽”。
為推動水稻向規模化、産業化方向發展,古辣鎮將5個行政村的香米生産區建立成高産示範基地,截至目前共建成高標準農田3.1萬畝。隨後,該鎮還先後引進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家,鼓勵引導成立專業合作社6家、農業綜合服務中心4家,銷售額超2億元,輻射帶動1905戶農戶增收;建成的香米産業示範區也獲評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五星級示範區園區,種植的香米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綠色認證”“富硒認證”等榮譽稱號並被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項目區成功註冊了“古辣”、“常發”、“順發”、“滿香優”四個品牌的大米。目前,“古辣香米”種植面積達7.3萬畝左右,優質水稻種植面積佔95%以上。
(圖為調研組一行在古辣鎮大陸村調研稻田藝術畫項目)
(圖為2021年大陸村稻田藝術畫)
大陸村地處賓陽古辣香米産業示範核心區,該村村民在縣、鎮、村三級領導的指導和幫助下,自主自發通過打造稻田藝術畫,將農業資源轉化成具有觀光、休閒、體驗、科普價值的旅遊産品,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拍照,實現了農旅融合發展,每年村集體經濟達300余萬元,達到“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是較為典型的鄉村振興示範村。
在調研期間,調研組一行還深入古辣鎮的不丈洞高標準農田示範點、大陸村、賓陽縣鴻發米業有限公司、稻花香裏景區,詳細了解糧食安全、香米種植、農文旅産業融合等工作的開展情況。
朱名紅實地考察後強調,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糧食産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國際糧食市場存在不確定性形勢下,確保糧食及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是鄉村振興的根。作為廣西第二大糧食生産大縣,賓陽要做大做強做深糧食産業。高質高效發展“古辣香米”品牌,多元化生産、加工,提升“古辣香米”的價值,將“古辣香米”打造成享譽國內外的品牌,成為中國鄉村振興創新的典範。
發展特色農業,因地制宜振興
賓陽縣永和火龍果産業示範區位於賓陽縣鄒圩鎮永和村委,于2014年由賓陽縣佳年農業有限公司創建,主要種植台灣優質紅心火龍果——“軟枝大紅”。示範區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3億元,核心區種植台灣優質火龍果5080畝(其中2020年新擴種200畝),年産鮮果3800多萬斤,年産值約1.5億元,據負責人介紹,依託公司基地用工情況,組織、開辦貧困人員職業技能統一培訓上崗,解決貧困人員剩餘勞動力就業難問題。目前鄒圩示範區共聘請各類工人340人,每人平均收入2800元/月,結對幫扶建檔戶68戶。2016年以來,共累計發放農民工工資約1000萬元。示範區共流轉土地6258畝,涉及188戶農戶。
賓陽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擬投資18億元建設生豬養殖項目,其中固定資産投資16億元,流動資金2億元,規劃建設年出欄100萬頭的規模養殖場及其配套的飼料廠、公豬站、洗消中心、無害化處理設施、有機肥廠等。賓陽牧原生豬養殖項目在全面建成投産後,可達成年出欄100萬頭育肥豬的目標,不僅有助推當地經濟發展,為當地提供1600-2000個就業崗位,增加地方GDP48億元,增加稅收4000萬元的經濟效益,為當地實現豬肉自給率100%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賓陽縣“品綠留香”休閒農業示範區項目位於賓陽縣武陵鎮綠留村,是集生態旅遊觀光、農作物、經濟作物種植、農産品銷售、家禽家畜和水産類養殖銷售與技術推廣等一體的特色休閒農業旅遊項目。項目引進“酵素農業”,創新研發農副産品,發展民宿和研學,通過流轉土地為綠留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還為綠留村安排了 3000多人的臨時用工,村民直接經濟收益 600 萬多元。
調研組走進果園、田間地頭、實地查看項目建設、農作物種植規模,詢問項目經營狀況,肯定了當地發展特色農業取得的成效。朱名紅強調,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要立足優勢條件,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建立起鄉村發展共同體,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規模農業,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在傳承中創新,推動民族文化發展
剛走進露圩鎮藍衣壯水彩畫農文旅融合體項目建設地,調研組就被身著藍色少數民族服飾的村民們吸引了。
“露圩鎮是藍衣壯的聚集地,因此有著非常濃厚的民俗文化特色。”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露圩鎮認真抓好藍衣壯民俗文化的發展和傳承,通過深入探索露圩鎮及周邊村落民族文化資源,以藍衣壯傳統民族文化、水彩畫藝術與山歌、民間武術、手工木匠及壯錦傳統藝術等露圩特色文化展示體驗為主,輔以休閒旅居、田園觀光、商業康養等多業態發展,將農業、文化與旅遊相結合,對東斑江沿岸進行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打造集民族風情體驗、文化藝術創作、産業平臺、觀光旅遊及現代人居於一體的國際化旅遊景區——露圩鎮藍衣壯民族文化特色旅遊小鎮。
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1.4億元,並將逐步推動區域民族文化特色産業、當地及周邊旅遊業加速發展、推動周邊傳統農業升級換代,激活農業、農民與消費市場對接的平臺,提高當地居民就業選擇多樣性,振興當地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及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賓陽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是壯族民間傳統手工織品的簡稱,也是壯族最具特色的傳統工藝品,生産歷史悠久,工藝精湛細緻。壯族織錦技藝是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的廣西非遺項目。
中國織錦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是壯錦的傳承人,創立並管理壯錦民間手工作坊廣西賓陽縣湘光織錦坊。在譚湘壯錦傳承基地,幾個織錦師正在忙碌地進行壯錦的織錦工作,有最為傳統的織錦機,也有譚湘光自行研發與現代技術結合的織錦機。作坊裏到處挂滿了淚流滿面的壯錦和用壯錦加工的服飾、生活用品和工藝品。調研組親切地與壯錦傳承人譚湘光交談。“在政府的支援和幫助下,作坊得到發展,壯錦技術得以傳承。基地培養了大批農村婦女成為壯錦師,也和殘疾人聯合會合作,培訓殘疾人做手工,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據介紹,譚湘光傳承基地不斷發展,她的徒弟已成為壯錦傳承人,並培養出了100多個織錦師。目前通過與企業合作,引進紡織機器,並將壯錦孵化成多種文創産品,提高壯錦經濟效益,前景廣闊。
(圖為壯錦傳承人譚湘光向調研組一行介紹織錦機器)
朱名紅跟陪同考察調研的陪同人員説: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既是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內涵中的組成部分。賓陽的鄉村振興要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壯民族文化,要將壯錦這樣文化瑰寶發揚、創新,融入鄉風文明、民族精神,成為精神力量和經濟發展的生産力。要將優秀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通過非遺入校園活動,將非遺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高品質發展,在豐富産品、挖掘市場上下功夫,培育出一批專業優秀的“織娘”,讓非遺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
要讓傳統手工藝煥發新光彩
鄒圩陶瓷約于宋朝末年由幾位顏、蘇、馮、梁、袁等姓氏之人從外地拜師學藝後帶回江口窯,下窯村和新窯村做世代傳承,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鄒圩陶器以泥料製作,高溫燒成,其産品用來盛裝米飯,稀飯,米酒,食油及各種腌製品,無任何化學反應,不易變質,腐爛和霉爛,具有無公害、無污染的環保衛生特徵。目前,下窯村共170多戶人,全都以製作紅陶為主,農耕為輔,壇、甕、蓋茶具、盆等産品遠銷國內外。賓陽縣大力支援鄒圩紅陶發展,給予自己建設示範基地,基地建成後村級集體每年都有不低於48萬的經濟收入 。
調研組走近窯爐,目睹傳承人、工藝大師制胚燒陶,參觀紅陶展廳,廣泛聽取介紹。朱名紅跟鄒圩鎮領導和傳承人深入交流,肯定了鄒圩紅陶的材質、工藝和歷史,強調要做好規劃,發揮材質優勢和千年的技術優勢,做出自己的特色,以器具為主,做好産品研發,做好紅泥保護工作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産業化融合發展。鄒圩紅陶要發展,首先要人才振興,要做好人才的培養,在産業發展中壯大人才隊伍。
新橋鎮是賓陽縣的民營經濟重鎮,是南寧市首個村級創業園,這裡村村有工廠、作坊,家家會工藝,有著“廣西小五金之鄉”之稱。調研組走進賓陽縣新橋鎮的大羅村創業園,看到生産車間一派繁忙景象。
新橋鎮依據手工業發達、工業基礎良好的優勢,將村莊閒置土地和空心村土地重新收歸村集體統一管理,發展村級經濟産業園,引導企業進行産業轉型和産品升級,大羅村創業園就是新橋鎮建設的3個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産業園之一。自該創業園建設後,就引進了不少工藝品加工生産、工程器械生産等項目入駐,昔日粗放型“小五金”加工生産産業逐步轉變為高端製造業。目前,大羅村創業園已引進5家製造加工企業,放射性的帶動周邊自然村就業超過2000人,鄉村工業發展勢頭良好,村民收入不斷提高。
據統計,去年新橋鎮全年實現社會生産總值10.41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達6.36億元,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達1.2億元。
朱名紅在調研過程中強調,新橋鎮金屬手工業發達,村級、鎮級的工業園模式很好,要抓好管理,要引導好,不斷創新,總結,這要求組織振興。村、鎮、縣三級要不斷探索,創新模式,建立起完善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
在賓陽,竹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賓陽竹編就是以竹子或以竹為主兼雜木、藤、絲、草等輔助原料編製成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籃、花盤、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裝飾品等。
調研期間,調研組一行來到賓陽縣思隴鎮的賓陽縣恒生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看到一大片竹帽正在晾曬,編織師傅正忙著製作手工藝品。
據了解,思隴鎮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揮本地民間手工藝優勢,大力發展竹編産業,並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行生産管理,不斷創新竹編産品,以竹、藤、草、鐵皮等原料編制出款式新穎、形態各異的工藝品,遠銷歐美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全鎮有一千多戶人在從事竹編工作,一年銷售額達600萬元。
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智庫專家陸小鵬表示,賓陽縣竹編産業遍佈各地,要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培育壯大一批竹編手工藝的人才隊伍,引進運營和文創團隊,加大宣傳推廣,全力推動特色産業強縣建設。
調研組參加“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組委會鄉村振興(賓陽)座談會”
10月25日晚,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組委會鄉村振興(賓陽)座談會在賓陽縣人民政府會議室舉行。
座談會上,朱名紅介紹了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並進行相關説明。
賓陽縣人民政府縣長梁展凡首先對調研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隨後彙報了賓陽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情況。下一步,賓陽縣將認真貫徹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有關部署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推動賓陽縣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圖為10月25日,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組委會鄉村振興考察調研(賓陽縣)座談會會議現場)
朱名紅充分肯定賓陽縣在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和新進展。他指出,賓陽縣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和桂中南重要商品集散地,推進鄉村振興區位優勢明顯。非遺技藝和傳統手工藝産業基礎好,有發展傳統,有較好的優勢,覆蓋面廣,要規劃好,傳承好,發揚好,在傳承中創新,爭創“一鎮一品”、“一村一品”。賓陽“古辣香米”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要抓好、創好“古辣香米”。賓陽鄉村振興要抓好“五個振興”,因地制宜制定好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爭取做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舉辦地、中國鄉村振興創新示範。
賓陽縣縣委副書記潘蔭文、副縣長蒙天凱及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和賓陽縣各局(辦)、鄉鎮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智庫專家陸小鵬、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論壇廣西秘書處、賓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韋靖雲、賓陽縣鄉村振興局局長覃晟參加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