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師生創業團隊在杭州市三墩鎮參與發展鄉村産業,他們的“雲菜地”項目反響不錯。
網路直播推銷民宿、抖音短視頻推廣藍染技藝、設計美麗鄉村海報、打造鄉村爆款線上活動……在新學期的課堂上,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的師生分享了他們的暑期實踐活動。這個暑假,學院185名學生走進嘉興桐鄉橫港村,用自己獨特的眼光發現鄉村之美,學以致用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在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指導下,高校鼓勵、號召、支援大學生走進鄉村,很多大學生也在積極參與振興鄉村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在鄉村振興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給鄉村帶去哪些變化?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近日,記者走近部分大學生,聽他們講一講和鄉村之間的故事。
一、變身帶貨“小能手”
每天一起床,浙江傳媒學院大二學生夏永麗就打開電腦,登錄各大新媒體平臺,查看前一天推送的文章和視頻的點擊量。“我們開通了宣傳桐鄉橫港村的微信公眾號,在小紅書、抖音、嗶哩嗶哩上做推廣,還開了微店賣土雞蛋等特産。”這個暑假,她和小組同學的任務是在網際網路上宣傳橫港。
橫港村離烏鎮景區大約5公里,經過3年多的美麗鄉村改造,這個平凡的江南鄉村煥發出勃勃生機。今年暑假,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的鄉村振興新媒體創意創新創業孵化班,就把課程的實踐基地放到了橫港村。
第一次走出課堂,面對陌生的鄉村,同學們也提前做好了準備。夏永麗所在的電商組,通過前期的摸底討論,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在新媒體平臺宣傳橫港,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美麗的鄉村。
不過,新媒體推廣的進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比如在抖音,儘管視頻都是精心拍攝的,但因為是新號一開始沒什麼流量。夏永麗説:“我們最近在學習一些網紅博主的視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雖然困難重重,但整個實踐過程同學們收穫不小。“剛開始我們只知道微店可以賣東西,但不知道具體該怎麼操作,這次實踐下來所有流程都清楚了。”夏永麗説,直播的時候有不少網友留言説村子很美,微店裏賣出東西的時候也特別有成就感。
“利用新媒體振興鄉村,這是鄉村發展大趨勢。”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項目負責人劉燕説。由於疫情影響,今年不少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都轉戰網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化身“帶貨主播”,通過網路直播的方式幫農民帶貨、助農民增收。
“新鮮酥脆的山核桃仁,每包98克,買三免一,只收兩包的錢。”“醬汁牛肉等口味的苦蕎鍋巴,4包只要29.9元,超級合算。”“原生態無添加的土蜂蜜,含有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營養豐富……”這個假期,浙江農林大學“直播助農促發展”社會實踐團隊的同學們當起了直播間的“網紅”,通過網路直播的形式幫助農戶推薦各種農産品。第一次直播吸引了2000多人次進入直播間,銷售出2000多元農産品。
7月29日,中國計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鴻鵠實踐小隊則來到紹興龍西村賣香榧。同學們在龍西村住了一個星期,每天開一場直播,有時候直播場地就放在大山中。直播時,同學們輪番上場,詳細講解了香榧的典故、營養價值、藥用價值等,還介紹了龍西村的地理位置和居民生活情況,直播吸引了8000余人次觀看,成交了16筆訂單。
“我們做了充足的準備,提前準備各種資料,還爬了兩個多小時山到香榧種植基地。”小隊成員沈杭棋告訴記者,直播賣貨比想像的要難,前期要在新媒體平臺推廣,直播時要帶動氣氛,還需要多實踐多學習。
除了直播帶貨外,同學們還註冊了名為“鴻鵠雜貨店”的微店,他們打算把香榧放在微店上售賣。微店註冊滿10天,已經有1000多元的收入。團隊成員趙嘉瑩説:“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打開香榧的銷路,也讓更多的人了解香榧這一浙江特色農産品。”
大學生走進鄉村,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但只有開始做了,才能找到彼此的契合點。劉燕説,不少學生是第一次參與鄉村實踐,也是第一次到鄉村實戰做電商、短視頻和活動策劃,可以讓他們找到不足和差距,在後續學習中提升知識結構和實踐技能。
二、爭當發展“助攻手”
事實上,許多大學專業都和鄉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振興助力要到位,就得和大學生的專業優勢結合。
前楊村村域內的南黃古道名氣很大,每年秋天紅楓開放都會吸引不少遊客,但大多數遊客只在村莊週邊活動。如何把遊客引入村裏,帶動村莊的農家樂、民宿發展?浙江師範大學地理環境與科學學院城鄉規劃專業6名大學生組成鄉村調研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天臺縣南屏鄉前楊村進行駐村調研。
“我們首先要確定村莊內部的主要道路,以及村莊中比較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築等。”調研小組成員劉倩倩回憶説:“每條路我們都要測量路寬,每幢建築的層高、年代都要記載下來,每家每戶都要走訪,了解村民的意願。”
調研過程比想像中辛苦。迷路了找村民問路,但村民大多講方言;為了抄近路,硬是踩泥巴踩出一條路;一天下來衣服濕了好幾次,手機步數都在兩萬步以上。説起那段日子,劉倩倩依然印象深刻。“雖然在調研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是我們也發現了村莊的美。一處閣樓、一樹枇杷、一方古井,還有四合院的天井院落甚至是路邊的小花小草,處處都體現出村莊的淳樸美好。”
兩周的調研後,劉倩倩和同學們發現,村裏有不少有特色的傳統建築,村民是楊震公的後代,廉政文化內涵豐富。“我們最終的方案是,通過打造中國賞楓第一村,實現村莊和古道結合發展。可以把村莊居民點作為綜合體為古道服務,同時挖掘村莊內部特色,利用古道的人氣讓村莊實現造血式發展。”劉倩倩説。
這次實踐帶給劉倩倩的不僅僅是專業能力上的鍛鍊,更重要的是讓她對鄉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情:“鄉村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地,是我們的根。在前楊村我感受到鄉村的家園意義,對鄉村規劃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而中國美術學院的師生們則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在寧波市寧海縣越溪鄉王幹山村辦了一場畫展。
王幹山村三面環海,“滄海桑田觀日出”很有名氣,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如何在5天時間裏,用一場畫展表現出王幹山村的特色,對同學們來説是不小的挑戰。團隊成員楊一凡説:“我們首先需要認真了解這個鄉村,要在走訪中仔細觀察,找到藝術和鄉村的連接點。”
帶隊老師陳驍回憶:“從創作到展覽只有4天時間,大家早起晚歸,共完成將近100張畫作,最終展出70多張。每個同學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創作,同時分成三組完成了十米長卷《滄海桑田》。”
第5天,一場名為“山·跡”的畫展如期拉開帷幕。目前,這次展覽已經升級改建成滄海桑田藝術館,吸引了不少遊客,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的鄉村旅遊業。
三、走向雙贏手牽手
這些年,大學生進鄉村的社會實踐開展得如火如荼。記者了解到,省內部分高校近三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中有一半學生選擇去鄉村。以浙江農林大學為例,這個暑假共組建了2424名學生、42支校級重點團隊開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活動。
浙江農林大學團委副書記宋春春説,社會實踐是大學教育走出象牙塔的有效助力,也是學校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重要載體。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有了新視角和新動力。
大學生願意走進鄉村,成為當地一道特別的風景,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如何保持和定點鄉村的長期聯繫,是高校一直探索的課題。“有些學生不太願意一直在一個村子做下去,老師也希望探索不同鄉村的特點。”一位高校相關負責人説,鄉村振興的實踐活動必須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學生有收穫、鄉村有變化。今後的社會實踐可能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學生繼續鑽研他們的策劃方案,往實戰方向發展,另一部分學生可以去其他村子,根據當地的特色開展活動。
陳雯是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研究生,去年到寧海縣強蛟鎮上蒲村參加了為期兩周的“綠色家園”暑期社會實踐。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從2007年開展“免費庭院設計”活動,2011年升級成“綠色家園”行動。
“鄉村的原生態環境需要不斷經營和打理,我們的任務是利用竹、磚、陶罐等鄉土材料,借助我們的專業知識,幫村民美化庭院。”陳雯説。浙江農林大學一屆又一屆師生為臨安、寧海、江山、磐安等地區180余戶農民提供農家樂、庭院改造,農家樂講座培訓等服務,完成圖紙方案350多套,得到當地政府和村民的肯定。
劉燕説,讓學生短時間走進鄉村容易,但是要讓學生留在鄉村,還需要更多配套政策的支援。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李傑教授認為,大學生參與鄉村振興過程中,如何促成更多實質性的合作,如何真正實現好的創意和想法,需要高校在組織相關的活動時,有提前規劃的意識,要加強專業指導,強化成果驗收,才能真正把大學生參與鄉村振興這件事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