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實施系統治理 推進基層善治
發佈時間: 2016-01-19 14:48:06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三、效果
蜀山區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的探索與嘗試,經過幾年來的實踐,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維護穩定,促進發展,推動和諧社區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獲得了廣泛認可。
一是理順了社區各類組織關係,使黨組織核心得以凸顯。“兩委兩站”的治理模式,理順了社區各類組織之間的關係,突出了以“服務”為核心的管理理念,完善了社區管理服務體系,使社區服務有了平臺和抓手。鞏固了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回歸了社居委的自治職能,明確了社區工作站的職能,確定了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的職責。規範了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建立了“職責明確、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的長效服務體系,使黨組織設置與服務體系基本相一致,使管理更順、服務更實。
圖説:開展培訓活動
二是明確了社區事務調處流程,使社區自治功能得以發揮。通過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加強了對居民的組織和引導,實現居民有序參與,保障了居民自治的有序推進,使社區自治功能得到了全面發展,有效地解決了現實工作中的一些難題。在小區事務管理中,充分發揮業委會作用,創造了小區業委會自治樣本。由業委會牽頭,業主自己管理自己,小區事務經業主民主協商,不斷激發居民的管理熱情和奉獻精神。天柱園小區等已實現了業主完全自治。在共同利益維護中,充分發揮居民代表作用,創造了群眾自治搬遷模式。在舊城舊村的改造中,通過元件五廠、動力東村生活區及一批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實踐,將自治精神引入項目建設,探索出一條“政府倡導、街居引導、居民主導、合力疏導”的“群眾自治搬遷”模式,均用極短的時間完成全部搬遷任務,沒有出現一個“釘子戶”,有效破解了拆遷難題。做法被人民日報內參、人民日報刊載,得到時任安徽省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要求在全省推廣。在矛盾糾紛化解中,引導利益相關方民主協商,搭建了平等溝通平臺。建立矛盾調處應急機制,視問題涉及面組織司法、公安、律師、社區、各利益相關方參加。一旦出現矛盾糾紛,第一時間介入,提供一個合理表達訴求的平臺,對於矛盾和問題進行理性協商,將矛盾解決在始發階段,基本做到穩控在社區、化解在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