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驅動的深海碳迴圈是各元素生物地球化學迴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碳固定、碳降解、甲烷迴圈及其他碳迴圈途徑等,其中有機碳的降解是促進全球碳迴圈的重要途徑。

孫超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纖維素、果膠、褐藻多糖等海藻多糖是一類重要的細菌營養源,也是海洋食物網的主要成分,是驅動海洋表面和有機碳等深海物質能量迴圈的重要因素。擬桿菌被認為是藻類多糖的主要降解者,在海洋碳元素生物地球化學迴圈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7月初,《環境微生物》期刊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超岷課題組關於深海冷泉擬桿菌可通過降解藻類多糖促進深海營養和碳迴圈的最新研究成果。

深海微生物是如何在物質能量代謝和碳元素生物地球迴圈中發生作用的?深海冷泉擬桿菌降解藻類多糖的機制是什麼?除了降解藻類多糖,深海冷泉擬桿菌如何在促進深海營養迴圈中發揮作用?

7月12日,帶著這些疑問,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孫超岷課題組。

多糖是深海碳迴圈重要組成部分

“全球初級生物質凈産量的大約一半來自海洋,主要是由小型海洋浮游植物貢獻的。”孫超岷説,海洋浮游植物只佔全球植物生物量的1%,但卻完成了全球一半的光合作用。

孫超岷課題組研究認為,二氧化碳進入海水體系後,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進而生長繁殖,將其由無機碳轉化為生物體內的有機碳。作為初級生物質,複合碳水化合物是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中微生物的普遍能量來源,它們大多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多糖是細胞壁和細胞內能量儲存化合物的結構成分,是深海碳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海藻中將近50%的成分都是多糖。大量含有各種多糖的藻類植物和動物殘骸會從上層海洋沉降下來直至深海底部。孫超岷解釋,在沉積過程中,部分顆粒有機碳經上層微生物的分解又轉化為水中的有機碳,進入海洋再迴圈,大部分則被沉積埋藏在深海裏,為深海沉積物中的多糖降解微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有機碳源。

“這些沉積在海洋深層地下的複雜多糖大多是難以降解的多糖,例如果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孫超岷説,因此,微生物介導的多糖降解是海洋碳迴圈中的一個重要過程。

擬桿菌被認為是多糖主要降解者

擬桿菌被認為是多糖的主要降解者,它們廣泛地分佈於人類腸道、近岸海域、海洋沉積物和其他環境中。

以往研究者推測,擬桿菌的多糖降解能力,可能來源於其中的一種獨特的多糖降解機制,即在它們的基因組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利用位點(PULs,polysaccharide utilization loci)。

“在大部分擬桿菌門成員的基因組中,碳水化合物降解酶排列在PULs的基因簇中。第一個含有澱粉利用系統(Sus)的PUL是在人類腸道細菌多形擬桿菌中發現的,而Sus操縱子被認為是多糖降解所必需。”孫超岷説,在這個操縱子中,蛋白因子轉運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結合蛋白的同源物必不可少,被認為是PUL的標誌物。PULs中含有許多編碼碳水化合物酶的基因。

這些PULs還包含一個編碼表面多糖結合蛋白和一個轉運蛋白的串聯基因。孫超岷認為,在它們共同作用下,多糖最初結合到外膜蛋白上,並被胞外碳水化合物酶切割成寡糖,寡糖通過外膜轉運蛋白從外膜轉運到周質中。在周質中,寡糖受到保護,免受其他細菌的利用,並進一步降解為單糖,然後由特異的轉運蛋白運輸並穿過細胞質膜進入細胞質被利用。

擬桿菌降解不同多糖的機制已經在人類腸道中進行了研究,孫超岷説,另有研究表明,人類腸道細菌可以從海洋細菌中獲得編碼碳水化合物酶的基因,這可能是人類腸道微生物碳水化合物酶多樣性的一個原因。

“擬桿菌門是繼變形菌門和藍細菌門之後最豐富的海洋細菌群,是藻類衍生碳水化合物最重要的分解者,積極驅動海洋碳和營養迴圈。然而之前深海擬桿菌的純培養物很少。因此我們需要獲得深海擬桿菌的純培養物,來進一步研究它們在深海碳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迴圈中所起的作用。”孫超岷説。

深海冷泉中富含硫化氫、甲烷、其他碳氫化合物和含有各種多糖的動物殘骸,在這些極端條件的驅動下,冷泉環境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含多種多樣的古菌和細菌。

“因此,研究深海冷泉中擬桿菌降解多糖的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孫超岷説,在本研究中,他們團隊首先通過擴增子測序分析了深海冷泉中擬桿菌的豐度,發現與其他環境中類似,擬桿菌是深海表層沉積物的主要類群。擬桿菌門中的細菌編碼碳水化合物酶的基因數量明顯高於變形菌門和綠彎菌門中的細菌,表明擬桿菌門是碳水化合物降解甚至深海冷泉環境中碳迴圈的主要參與者。

許多擬桿菌已經從普通環境中分離出來,然而很少有從深海環境中獲得的純培養物。

“我們將深海沉積物樣品接種到添加各種多糖的基礎培養基中,並在28℃恒溫培養箱中厭氧富集一個月,然後將富集的樣品轉接到含有固體培養基的厭氧管中,挑選並培養具有不同形態的單個菌落。”孫超岷説,不出所料,大多數培養的菌落被鑒定為擬桿菌,其中菌株WC007被鑒定為一個新物種。這種策略在將來可能有助於從其他環境中分離擬桿菌。為了深入了解菌株WC007降解多糖的能力和機制,研究團隊對菌株WC007基因組進行了PULs的預測和註釋,發現基因組中存在大量多糖降解利用位點,之後利用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和代謝組學深入研究了菌株WC007對纖維素的降解和利用機制。

“海藻多糖是一種重要的細菌營養源和海洋食物網的主要構成部分,也是海洋表面和深海碳迴圈的關鍵因素。”孫超岷説,鋻於海藻多糖在海洋碳迴圈中的重要性,他們團隊推測容易降解的多糖被海洋表面的需氧微生物利用,然後這些難降解的多糖聚集形成顆粒碎屑,從透光表面向深海沉積物中沉降。一旦碳水化合物衍生的顆粒到達深海底部,像菌株WC007這樣的高效多糖降解菌會首先通過外膜轉運蛋白識別胞外多糖或寡糖,然後通過位於細胞質膜上的特定蛋白複合物提供能量,將這些降解物(如寡糖)吸收到周質中。然後,激活並釋放碳水化合物酶,將寡糖切割成單糖和二糖,之後將其運輸到細胞質中進行代謝和産生能量,以促進細菌生長。同時,一些裂解産物可以供其他細菌吸收利用,這可以極大地促進深層生物圈中的碳和營養元素迴圈。

將藻類變廢為寶

研究認為,微生物可以通過固定或者釋放CO、CO2、CH4以及對各種有機碳的降解與轉化作用,直接控制全球碳源的轉換和碳形態的轉化,進而影響氮、硫、磷等其他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迴圈。孫超岷介紹,微生物驅動的深海碳迴圈是各元素生物地球化學迴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碳固定、碳降解、甲烷迴圈及其他碳迴圈途徑等,其中有機碳的降解是促進全球碳迴圈的重要途徑。

相應地,孫超岷課題組還發現纖維素不僅可以促進擬桿菌的糖類和氨基酸代謝,還可以促進其尿素迴圈和甲烷代謝。“因此,多糖可能是深海沉積物中多糖降解細菌的主要營養來源,這些異養微生物降解多糖是深海碳迴圈的一個關鍵過程。”孫超岷説。

滸苔是一類綠藻,而滸苔綠潮在我國黃海已連續爆發多年,成為嚴重的海洋生態災害。

從2008年6月中旬開始,大量滸苔從黃海中部海域漂移至青島附近海域,而今年滸苔的爆發量更是達到了近年來的一個新頂點。孫超岷説,考慮到滸苔是一類飄浮型藻類以及海洋的開放性環境,要想採用諸如除草劑之類的藥物防治滸苔難度極大。

“除了從根本上改善水質,從源頭上減少滸苔的生物量,還要積極發展滸苔的高值化利用。鋻於滸苔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我們將嘗試用分離到的擬桿菌去降解滸苔多糖,以期産生有抗菌、抗腫瘤等特殊生物學功能的寡糖衍生物,並開發相應的多糖降解工具酶,從而將滸苔變廢為寶。”孫超岷説。

王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