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通過寬發射線反響映射觀測,在變臉活動星系核研究中獲新進展。天文學權威期刊《天體物理學雜誌》線上發表了相關成果。

賽弗特星系是一類射電寧靜活動星系核,絕大多數沒有噴流,其中心超大品質黑洞的吸積盤産生了連續譜輻射,電離連續譜照射寬線區氣體雲産生寬發射線。而反響映射觀測,對研究變臉活動星系核的中心物理結構有重要意義。反響映射觀測研究的活動星系核有很多,其中變臉活動星系核很少,NGC2617就是其中一個,而且它還是一個雙峰寬發射線活動星系核。

從2019年10月到2020年5月,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博士研究生封海成、研究員劉洪濤與合作者利用麗江2.4米望遠鏡,對NGC2617進行了分光觀測和測光觀測。經過細緻的數據分析,測得了相應的光變曲線。

研究團隊第一次觀測到NGC2617寬發射線的延遲時標速度分佈圖,發現寬發射線Hβ和Hα延遲時標速度分佈不對稱;發射線線心的延遲時標大於線兩翼的延遲時標,延遲時標速度分佈的峰值輕微藍移;內流、外流或者開普勒吸積盤模型的理論預期與這些觀測特徵都不相符。由連續譜和寬發射線光變曲線的交叉相關得到NGC2617寬線區是分層電離的。研究團隊還首次觀測到NGC2617寬發射線Hα和He I的延遲時標,其中心黑洞品質大約為兩千萬個太陽品質。

NGC2617的歷史觀測資料表明,寬發射線的變化可能起源於黑洞吸積率的變化,寬發射線區結構複雜。這些新發現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變臉活動星系核中心的物理結構與物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