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溫度,聲音可能對胚胎也很重要。5月26日,刊登于《生態學與進化趨勢》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許多動物的胚胎依賴聲音信號做出重要決定。研究人員稱這種現象為“聲音發育程式”。

“當聲音‘告訴’胚胎出生後即將面臨什麼,從而使胚胎改變其發育以更好地適應這種環境時,‘聲音發育程式’就啟動了。”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Mylene Mariette説。

Mariette在研究斑胸草雀雙親如何通過鳴叫協調照顧職責時,對“聲音發育程式”産生了興趣。“我注意到,當雙親單獨一方在孵化時,有時會發出一種奇怪的高音。”她説。

她想知道這些叫聲是否對發育中的胚胎有進一步影響。為了找到答案,她錄製了許多叫聲,並播放給實驗室裏人工孵化的蛋聽。結果證實,只有在天氣非常炎熱時,雀鳥雙親才會發出這種特殊叫聲。在聽到聲音後,蛋中的胚胎就會調整自己的發育,為高溫做好準備。

Mariette説:“我非常好奇為什麼雛鳥在孵化前聽到聲音就能改變發育。”於是,她在尋找文獻記錄的同時,深入研究了神經生物學,試圖了解這是如何發生的。雖然到目前為止尚無答案,但新研究確定了一些可能的機制。

“當發育中的蟋蟀若蟲聽到‘性感’歌曲時,雌性會迅速發育以充分利用機會,而雄性會推遲發育以長得更大,並在繁殖方面投入更多。”Mariette説,“在斑胸草雀中,雙親的‘熱呼叫’讓胚胎生長減緩,以減少熱暴露的生理損傷,從而使它們在成年時能生育更多後代。”

通常,胚胎不能自行改變發育進程,但這偏偏發生了。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聲音直接影響行為和生理,且不需要任何意識處理。“這就是為什麼,音樂能觸發人們悲傷或快樂的情緒,而不需要記住配樂來自哪部電影,或者事實上我們甚至沒有注意到自己對音樂的反應。”Mariette説,“它似乎是自發的,因為在大腦中,聽覺通路與控制情緒、反射學習和激素産生的區域有直接聯繫,所以高級皮質區域不需要解碼資訊。在生命早期經歷的聲音可以觸發同樣的自發反應,其對生理和形態的影響可以持續一生。”

實際上,聲音對發育的影響比人們認識到的深遠得多。Mariette認為,保護自然聲音背景對動物適應環境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唐一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