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教育部和中國紅十字總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將心肺復蘇納入教育內容。心肺復蘇是施救者通過對患者進行胸外按壓、腹部提壓等方法,擠壓心臟和肺部,迫使心臟和肺有節奏的運動,使之恢復自主迴圈與呼吸的起死回生之術。目前我國心臟驟停的發生率正逐年攀升,並成為青壯年人群的主要殺手;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死於心臟驟停,相當於每分鐘就有1個人死於心臟驟停,其中80%發生在院外;在心臟剛剛驟停的4-6分鐘內,如果實施正確的心肺復蘇,約有50%的患者可以獲救,故將心肺復蘇納入青少年應急救護教育內容是非常必要的。

據數據顯示,美國公眾基本急救技術普及率達89.95%,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援的培訓佔總人口的比率為1/4,而美國院外每年約30萬人發生心臟驟停,出院存活率9.6%,院內為18%,但是如果在現場沒有恢復自主迴圈的,存活率只有0.9%,這不到1%的存活率和我國是一樣的,令人悲哀的是這個全美國心肺復蘇統計數據近30年也沒有太多變化。如何全面提升心肺的存活率,改善“從救到救”的心肺復蘇模式呢?我國心肺復蘇學者從心臟驟停全生命週期考量,將關口前移,堅持從源頭上加強預防,將心臟驟停解決在萌芽狀態,防範心臟驟停的發生,探索走出一條心臟猝死防治救普及心肺復蘇教育的特色之路。

一是上防“未心”預防心臟驟停高危因素:主要就是在未發生心臟驟停的階段,針對心臟驟停的高危因素進行綜合性防控,包括原發心臟驟停因素預防、繼發心臟驟停因素預防、誘發繼發心臟驟停因素預防。對於有基礎疾病、心源性猝死家族史、既往有心臟驟停發作史等患者,採取必要的防控措施,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改善惡劣生活條件,營造健康生活氛圍。《2016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將心臟驟停的關口前移,提出心臟驟停前期“預防、預識、預警”的“三預”方針,在高危因素環節進行重點發力,以“預”字為綱,變被動搶救為主動前伸防控,力求預防厚命、預識知命、預警保命。

二是中治“欲心”醫治心臟驟停高危病症:中治“欲心”醫治心臟驟停的高危病症,主要就是在將要發生心臟驟停的階段,主要就是針對心臟驟停的高危病症進行綜合性治療包括原發心臟驟停病症醫治、繼發心臟驟停病症醫治、誘發心臟驟停病症醫治。心血管疾病是心臟驟停最常見且最重要的原因,其中以冠心病最為常見,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因此,對冠心病患者實施積極、有效的一級和二級預防措施意義重大。除了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也會引起心臟驟停,如先天性冠脈異常、馬凡綜合徵、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肌炎、心臟瓣膜損害、原發性心電生理紊亂、遺傳性心律失常性疾病、中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心震蕩等。對這些患者也應該積極採取治療性措施,普及治療理念,改善生活方式,能更好地預防心源性猝死的發生。

三是下救“已心”搶救心臟驟停的高危類型:下救“已心”搶救心臟驟停的高危類型,主要就是在已發生心臟驟停的階段包括原發心臟驟停類型搶救、繼發心臟驟停類型搶救、誘發心臟驟停類型搶救。針對心臟驟停的高危類型進行綜合性搶救。在《2016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中就明確提出了對於心臟驟停的救治,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病而為”的“三化”即“標準化、多元化、個體化”方法。突出救治中期以“化”字為主,使CPR科學技術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準確把握心搏驟停患者和CPR技術的共性標準及個性特點,辨證施救與科學化解,力求標準化救命、多元化蘊命、個體化和命。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與死亡博弈的抗爭史,心肺復蘇2000年前就有記載,從古代張仲景開創“心”地到現代心肺復蘇體系建設,中國心肺復蘇學者以臨床心臟驟停患者需求為導向,從心臟驟停全生命週期出發,不斷摸索其發生發展規律,改進美國心臟病學會頒布的“從救到救”的生存鏈模式,推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上防未心、中治欲心、下救已心的心肺復蘇生存環理念,將作為我國心肺復蘇科學普及教育的重要參考。

 

王立祥,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心肺復蘇研究院院長;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全軍醫學科技十二五心肺復蘇重點項目首席專家;《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領銜頒布者、腹部心肺復蘇學創建者;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等職;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軍優秀人才一類崗位津貼、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終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