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 Trauma)是指外部暴力作用於人體造成的嚴重機械性損傷和失血,由此導致的心搏驟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醫學上被稱為創傷性心搏驟停。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的文獻統計,全世界有10%的死亡和16%的殘廢是創傷造成的,其中創傷是導致兒童和44歲以下青壯年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創傷死亡除了與受傷的部位和程度相關外,其中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傷後得到接受及時有效的救治。數據表明發生在創傷後數分鐘內這是創傷死亡的第一個高峰,患者的死亡率與時間呈正比關係,即傷後未得到治療的時間越長,患者的死亡率越高。有鋻於此,針對引發創傷性心臟驟停引發的高危因素(出血、骨折、休克、氣胸、心包填塞等),及時採取針對性預防性措施,對於提高創傷性心搏驟停的患者生存率十分重要。

如何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把握“多快好省”現場救護要點:一是“多”止血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多處創傷失血是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引發心臟驟停的最常見的原因,第一目擊者學會多掌握壓迫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加壓包紮止血法等,對於有效降低因失血過多導致創傷性心臟驟停的發生。二是“快”通氣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創傷性氣道異物阻塞引發的缺氧窒息,佔所有創傷性心臟驟停的13%。第一目擊者掌握快速開通氣道的“仰頭舉頦法”、“仰頭抬頸法”或“雙手抬頜法”等。可有效地遏制因缺氧窒息導致的創傷性心臟驟停。三是“好”轉運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創傷者搬運包括將其從受傷現場(如汽車駕駛室、倒塌的物體下、狹的坑道等)搬出以及現場急救後轉運到醫療機構兩個方面。運用好正確的搬運方法(單人徒手搬運法、雙人徒手搬運法、三人徒手搬運法多人徒手搬運法擔架搬運法、床單搬運法、椅子搬運法)能減少傷痛,防止損傷加重是現場急救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的重要一環。四是“省”體溫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創傷者出現低體溫是預後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創傷後早期採取節省體溫措施減少熱量散失,比如去除濕冷衣物、採用覆蓋身體或復溫毯等對於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至關重要。 

圍繞著如何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這個主題,于2020年8月28日,【國家繼續教育項目】“CPR線上”《525+雲端救心橋》公益欄目首播——【醫病“心”處方】王立祥邀山東“四醫”開具預防創傷救命心處方。本期推薦人:陳玉國教授(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傳講人: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黨委書記袁魁昌教授、急診醫學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姜篤銀教授攜宮寧基、薛涵、趙潔博士,並特邀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周飛虎教授共同為百姓開具預防創傷性心臟驟停“多快好省”心處方。公益人:劉全和、劉全利(國家一級演員);主持人:王佳一(金話筒獎得主);述評人:王立祥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立祥,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心肺復蘇研究院院長、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全軍醫學科技“十二五”心肺復蘇重點項目首席專家。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肺復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等職;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終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