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有兩扇胡旋舞石刻墓門。黃褐色的長方形石門鐵鎖緊扣,每一扇中央各淺雕一名胡人男伎,二人旋轉、跳躍,舞姿恣意,似在鬥舞,身上舞動的飄帶和流動的卷雲彼此呼應……

1985年4月,寧夏博物館考古隊在寧夏吳忠市鹽池縣蘇步井鄉窨子梁唐墓發掘出這件文物,這是首次在唐代墓葬中發現展示胡旋舞的實物。這件國寶級文物上展示的胡旋舞畫面,深刻反映了我國民族遷徙與融合的過程。

胡旋舞,節拍鮮明,奔騰歡快,多旋轉蹬踏,是西域的一種民間舞蹈,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原,盛行于唐。據窨子梁唐墓墓誌記載,墓主人為中亞粟特人,史書稱粟特人為“昭武九姓”,以康姓為首。《新唐書·西域傳》中有雲:“康國人嗜酒,好歌舞于道,對胡旋舞尤為醉心。”

據寧夏博物館館員母少娟介紹,西元七世紀,粟特人歸順唐朝,唐在寧夏靈武、鹽池等地設置“六胡州”,粟特人便入塞於此安置,逐漸與當地民族融合。胡旋舞最先風行于宮廷,唐玄宗耽聲色,好歌舞,胡旋舞便日漸興盛,隨後下沉民間,蔚然成風。

安史之亂後,社會動蕩,胡旋舞開始衰落。“胡旋舞的旋轉速度、迴旋次數和狂放的舞姿,都達到一種過度的極致。”母少娟説,這種極致違背了儒家文化所倡導的“樂而不淫”理念,至宋元時期,由於絲路斷絕和程朱理學興起,胡旋舞隨著樂舞文化的式微而沒落。

據母少娟介紹,胡旋舞其實並非完全消亡,其舞蹈元素可能被西北少數民族舞蹈所繼承,特別是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回族舞蹈,與胡旋舞有著密切聯繫。

“胡旋舞石刻墓門不僅將史料中記載的‘胡旋舞’以實物形式展現,也為粟特人沿絲路一線徙居寧夏及其同化的事實提供了佐證,這是絲路文化的結晶,也是民族遷徙與融合的體現。”母少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