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婁莊村位於原武鎮東5公里,東臨京港澳高速公路,西鄰鄭濟高鐵,北鄰G327國道,京港澳高速原陽服務區在該村轄區內。全村共186戶,860余口人,28名黨員,2個村民小組,耕地1200余畝,是典型的農業村。

近年來該村黨支部立足村情實際,圍繞“米”字做文章,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該村採取“支部+合作社+種糧大戶”的模式,打造千畝“稻米産業園”,成了遠近聞名的示範村。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突破8萬元。

一、黨建領航謀長遠。該村土地面積1200余畝,靠傳統方式種植水稻、小麥村民收入低,致富增收效果不理想,村集體經濟薄弱。針對發展制約瓶頸,村兩委班子按照鎮黨委、政府“東區稻米産業園”總體規劃,動腦筋、想辦法,努力探索適合本村發展的路徑。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把農林、水利、土地等部門專家請到村內為集體經濟發展把脈問藥。組織村兩委幹部、群眾代表到劉莊、輝縣、長垣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確定以圍繞“米”字做文章,打造千畝“稻米産業園”;以“果”字做文章,打造“百畝林果採摘園”;以“收”字做文章,跨區域建立全國聯合收割機合作社隊伍;以“轎”字做文章,成立擁有30頂花轎的國內慶典婚慶文化專業團隊。2019年聯合收割機及花轎實現收入達450余萬元。

二、資源整合增活力。通過農村五項制度改革,整合閒散土地6500余㎡,打造1500㎡的文化廣場,5000㎡休閒遊園;收回亂佔亂種的河道、路邊土地8000余㎡,已進行村內主幹道加寬、綠化等。目前全村土地全部實現流轉,其中500余畝用以“森林鄉村”建設項目打造圍村林及林果採摘園區,林下經濟種植有中藥材板藍根,經濟作物包菜、花生、西瓜等;700余畝全部由該村垚鑫農牧專業合作社流轉,種植了優質水稻“黃金晴”,並劃出100畝實施“稻鴨共作”綠色生態種養模式,以稻養鴨、以鴨促稻,每畝每年可增加收入達500元以上,真正實現了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利益共用。

2019年成立垚鑫農牧專業合作社對全村土地進行流轉,採用“支部+合作社+種糧大戶”的模式,進行“六統一”,即: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供肥、統一防治、統一收割、統一銷售。並成功申請“黃金食代”註冊商標,每斤稻米可比普通稻米多賣1.0元以上,形成種糧大戶、合作社、村集體穩定持續增收的良好勢頭。

三、共建共用惠民生。為了讓村民享受發展成果,村裏先後投入近10萬餘元,對村文化廣場、遊園、進村道路等進行改造修建提升。面對村內道路年久、路窄、車輛亂停亂放現象,2020年加寬村內道路800多米,新建停車位60多個。爭取“森林鄉村”建設項目資金100萬元,打造圍村林及對村內道路、遊園全部綠化,並種植有大葉女貞、枇杷、紫薇、櫻花等各類樹種2000余棵,完成植被綠化15000余㎡。目前正在籌備村企聯建2000㎡紅色家園建設,真正實現融合發展産業旺、林綠稻黃産業美、和諧宜居村莊靚、特色彰顯人文興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