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人民健康水準不斷提升。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等帶來的新挑戰,需要統籌解決關係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理解並應用靶向菌群的方法,尤其是科學有效的營養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將對推動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目標産生重要作用。在綱要的基礎上專門制定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也明確指出要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産業,致力於營養均衡配餐,和大力發展傳統“食養”服務,即通過均衡的營養攝入,完善的腸道功能活性,提升人體自身免疫力,增強國民身體素質。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有關媒體報道,99%毒素是消化道進入,90%的營養通過腸道來吸收、84%的致病菌是從消化道進入,人體所需的130多種維生素腸道有益菌都能合成,因而保護好腸道就相當於保住了自己的健康。腸道衛生健康狀態與人體疾病發生發展息息相關,維持良好的腸道功能也成為了當今全民健康發展的關注熱點。2005年起,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 WGO)將每年5月29日定為世界腸道健康日,時至今日已走過15個年頭,而人類對腸道細菌、腸道微生態等方面的認識也不斷加深。

從國人對腸道功能認知的數據表明,大部分人群尚停留在腸道的消化和營養吸收功能認知層面,而對腸道的排毒尤其是免疫功能認知不充分,推動國人腸道衛生健康的科學普及尤為重要。面對當今人們對腸道衛生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著眼于國家“健康中國行動”的各項任務,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腸道衛生健康為重點,踐行國人腸道衛生健康行動,達到公民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腸道完好狀態之目的。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疫情”席捲了中華大地,千萬國人的生命健康遭到了威脅在這場全民“抗疫”中,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多次強調“腸道菌群(微生態)平衡對防控疫情的重要性”。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説:“所有疾病都始於腸道”,腸道菌群失調,不僅容易引發便秘、腹瀉,還會誘發肥胖、老年癡呆、甚至是腸癌!但是,因為環境條件,有些邊遠地區人民常年面臨腸道疾病的困擾;因為工作壓力,有些白領精英人士腸道菌群常年失調;因為長期服藥,有些慢病老年人腸道菌群被破壞。

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提供學術指導,多位專家學者組成的《<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腸道衛生健康指南》編寫委員會,從腸道衛生健康“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因器制宜、因菌制宜、因法制宜”的“七則”出發,編制《<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腸道衛生健康指南》,以求為公民提供腸道衛生健康科學普及。

1、因“人”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一則

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腸道生理階段,制定不同人群(嬰幼兒、孕産婦、成年人、老年人)的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的腸道衛生健康內容,謂之因“人”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之原則。

腸道衛生健康狀態與人體疾病發生發展息息相關[1],維持良好的腸道功能也成為了當今全民健康發展的關注熱點。2005年起,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 WGO)將每年5月29日定為世界腸道健康日,時至今日已走過15個年頭,而人類對腸道細菌、腸道微生態等方面的認識也不斷加深[2]。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生理狀態的人群,其腸道微生物組成及功能狀態也不盡相同。如何“因人制宜”,根據不同人群的生理、心理狀態,結合人群需求等制定個體化腸道衛生健康方案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將著重介紹嬰幼兒期、孕産期、老年期三個特殊時期人群的腸道功能變化及其健康維護要點。

1.1腸道菌群與微生態平衡

人類的腸道中存在著由大量微生物組成的複雜微生態系統,稱為腸道菌群。其中細菌的數量佔絕大多數。這種菌群構成的多元化的複雜微生態系統具有動態性及宿主特異性。其中核心菌群約160種,主要由厚壁菌門、擬桿菌門、變形菌門、放線菌門構成。這些細菌同宿主存在著嚴格的共生關係[3]。根據相關研究,人體腸道內的細菌在1歲時種類已基本達到穩定狀態,但腸道菌群會受宿主出生方式、飲食、年齡、藥物、疾病等影響而産生細小變化[4]。

腸道菌群參與並承擔著宿主消化吸收、代謝、免疫、能量轉換等多方面的生理進程,同時在腸道局部對腸道黏膜屏障結構的完整性的維持有著決定性的作用[5]。人體與腸道菌群在長期協同進化的過程中相互適用所達到的動態平衡被稱為人類腸道的“微生態平衡”[6]。如飲食結構等外界環境因素等改變可能造成腸道代謝活動異常,影響代謝産物的産生,打破微生態平衡,造成腸道菌群由生理性組合變為病理性組合,進而促使肥胖、炎症性腸病、腸道腫瘤等疾病的發生[7]。維持人體與腸道菌群間的有益平衡,維持微生態的穩定是保證腸道健康的關鍵所在。

1.2不同人體發育關鍵時期人群腸道衛生健康

1.2.1嬰幼兒腸道衛生健康

0-3歲的嬰幼兒階段的腸道菌群建立與組成對其腸道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等發育和成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響其近期健康與遠期生活品質,是未來腸道菌群平衡及腸道衛生健康的基石[8]。然而根據2019年發佈的《中國嬰幼兒腸道健康白皮書》指出,絕大多數初産婦忽略了嬰幼兒腸道舒適的重要性,且不了解如何維持嬰幼兒腸道健康。那麼,我們應從哪些方面做到嬰幼兒時期腸道衛生健康的維護呢?

人體與母體腸道菌群常有三次接觸機會:妊娠期、分娩時、哺乳時[9]。自然分娩方式有助於促進嬰兒正常腸道菌群的建立,其原因主要在於分娩過程中嬰兒與母體産道內菌群的充分接觸,使其腸道中雙歧桿菌與乳酸桿菌等有益菌開始定植[10]。相比于剖宮産嬰兒分娩過程中與母體皮膚定植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接觸,經陰道分娩更有助於有益菌的繁殖,對於維持黏膜局部免疫狀態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9]。據調查,自然分娩嬰兒發生食物過敏、呼吸道感染的風險相較于剖宮産嬰兒更低。

嬰兒期是腸道菌群發展成熟的關鍵階段,母乳哺育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常母乳蛋白質、糖、脂肪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宜,礦物質含量低,緩衝力小,易於消化、吸收[11]。此外,母乳中大量的如乳酸桿菌等有益菌可産生酸性腸道代謝物,降低嬰幼兒糞便pH值,抑制條件致病菌的繁殖。另外,母乳中近200種人乳低聚糖成分是腸道微生物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促使有益菌早期定植成為優勢菌種[12]。更為重要的是,母乳中含量豐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有利於黏膜免疫的形成與穩定。因此,作為嬰幼兒時期構建腸道菌群的營養來源與免疫調節元素,建議嬰兒期産後即開始哺乳(WHO建議為1小時),生後6月內純母乳餵養,即使添加輔食後亦堅持母乳補充餵養至2歲甚至以上。

嬰幼兒階段腸道發育尚未成熟,適當補充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等益生元或乳桿菌屬、雙歧桿菌屬益生菌可以幫助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維護嬰幼兒腸道健康[8]。益生元不被消化吸收,卻可通過選擇性刺激一種或多種有益菌的生長,發酵益生元産物從而對寄主産生正面影響。益生菌通過營養競爭、佔位等方式抑制有害菌屬的繁殖,同時可以通過分解膳食纖維,為腸上皮供能,參與B族維生素、維生素K、葉酸等物質合成,促進腸上皮細胞黏蛋白的合成與分泌,增強腸上皮細胞的完整性與屏障作用,抵禦有害微生物侵襲[13]。

1.2.2孕産期腸道衛生健康

妊娠期母體免疫、激素水準等發生急劇變化,進而導致體重增加,胰島素及膽固醇水準升高,引發眾多妊娠期並發癥,影響胎兒健康。有研究指出,妊娠期間孕婦腸道菌群構成及豐度也隨之改變,尤其是孕晚期時,個體腸道菌群豐度大幅提高,其分泌的白介素-2,腫瘤壞死因子等促炎因子水準升高,胰島素及血糖水準也叫非孕期女性更高,誘導能量過度攝入[14]。而部分研究亦表明妊娠期腸道菌群構成保持相對穩定,孕早期至孕晚期,孕晚期至産後,孕婦個體厚壁菌門,放線菌門,擬桿菌門等均無顯著變化[15]。故基於目前國內外研究結果,尚無定論妊娠期腸道菌群有何具體變化。

人體腸道菌群組成與菌落豐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妊娠期腸道健康更是與母體健康狀態息息相關。對於維護孕産期腸道衛生健康,目前有如下建議:

首先,應嚴格規範妊娠期抗生素的使用。妊娠期濫用抗生素除直接對胎兒産生不良影響外,更會降低腸道菌群多樣性,變形菌門豐度升高而厚壁菌門豐度下降,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對孕婦帶來抗生素相關腹瀉,偽膜性腸炎等不良影響[14]。

其次,重視妊娠期飲食均衡,減少高脂飲食,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研究發現,孕期纖維素攝入與柯林斯式菌呈負相關,而增加乳酸桿菌的豐度,提高産短鏈脂肪酸細菌的相對豐度,有助於維持菌群平衡[16]。而與之相反的是,高脂飲食常造成孕期厚壁菌與擬桿菌門比值升高,改變腸道中調節糖酵解、脂肪酸、含硫氨基酸的代謝通路相關基因的菌群豐度,進而影響膽汁酸、酮體、維生素代謝等重要生理過程,易誘發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徵,妊娠期高脂血症等不良妊娠狀態的發展[17]。

適當補充益生菌有益於改善妊娠期腸道功能,維持代謝平衡。研究發現,産丁酸鹽益生菌可抑制孕期胰島素抵抗等異常病理生理狀態。同時,補充乳酸雙歧桿菌、鼠李糖乳酸菌等可以提高氧化應激水準,降低孕婦患妊娠期糖尿病風險而對妊娠結局無顯著影響。孕晚期攝入益生菌被證實可以提高孕婦紅細胞谷胱甘肽還原酶水準,減輕氧化應激,顯著降低重度先兆子癇的風險[18]。

1.2.3老年人腸道衛生健康

據統計,我國是目前世界上60歲以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老齡化事業發展報告(2013)》發佈的數據,我國已經全面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群的健康醫療保障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社會所關注的熱點[19]。老年人群的腸道健康與腸道菌群結構、功能改變和老年期易發疾病息息相關,如何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改善老年人口腸道健康也成為了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人體腸道菌群雖然在生命早期即趨於穩定,但其後會受到眾多內部、外部因素影響,其中,環境與年齡因素在腸道菌群形成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相較于青少年人群,老年人群由於腸道蠕動能力大幅降低,飲食模式與結構較前有明顯改變,致使腸黏膜通透性增高,屏障功能下降明顯,腸道微生態常出現失衡狀態,其穩定性與多態性下降,更易誘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胃腸功能紊亂等年齡相關性疾病[20]。

在健康老年人群體中,除進行高膳食纖維、低脂肪飲食模式外,推薦長期、適量服用微生態製劑,調節腸道微生態群組分改善腸道功能,促進脂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吸收,進一步提高免疫功能,調節血脂、血糖水準[21]。其中,含雙歧桿菌活菌的口服製劑已被證實具有提高益生菌比例,降低致病菌比例,提升腸道代謝功能,降低全身性感染風險等,有助於維持老年人腸道衛生健康。

老年期人群由於腸道蠕動、屏障功能等嚴重下降,極易發生慢性便秘、腸易激綜合徵,急性感染性腹瀉、抗生素相關腹瀉等腸道疾病與代謝綜合徵,大大影響了其生活品質。積極尋找病因,及時行對症治療與原發疾病治療顯得格外重要[22]。另外,國內外各大指南與共識均將益生菌與益生元的補充作為治療老年相關性腸道疾病的重要治療方案之一。除上述提到的雙歧桿菌等益生菌補充,如以短鏈低聚果糖與低聚半乳糖為代表的益生元同樣被證實具有改善腹痛等腸道疾病症狀的肯定效果[23]。老年慢性便秘由於其發病率之高,一直是消化病學界關注的熱點。便秘患者菌群變化主要在於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專性厭氧菌的減少與潛在致病菌的增加,通過改變了5-羥色胺的水準,引發了腸道動力障礙[24]。根據2019年腸道微生態製劑老年患者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指出,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嗜熱鏈球菌的某些菌株及乳果糖、低聚果糖等益生元被推薦用於治療老年慢性腹瀉。除此之外,對於部分抗菌治療無效的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糞便移植等方法在治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樣被認為安全、有效[25]。

腸道微生態系統對於人體健康狀態的維持十分重要。從嬰幼兒期至老年期,受年齡、環境、飲食結構、用藥等影響,人體腸道功能無時不刻經歷著巨大的變化與重重考驗。腸道健康不應被狹義看待為局部器官微環境穩態的維持。腸道菌群代謝與分佈和代謝性疾病、腫瘤等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只有掌握“因人制宜”的方式方法,了解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的腸道功能特點,方能為人類群體腸道衛生健康維護帶來新的機遇。

2、因“因”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二則

根據人體不同體質類型、不同種族基因、不同的病因特點及易發疾病,解析腸道問題,推薦不同的飲食及生活方式、微生態製劑等助力解決不同體質人群的腸道問題,調節人體腸道衛生健康內容,謂之因“因”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之原則。

2.1不同體質人群的腸道問題和調理辦法

民族也是菌群特徵差異的一種重要因素,也確實有很多的研究揭示了種族對腸道菌群特徵的影響。例如居住在同一地區的多個種族中,不同種族的菌群特徵會有比較顯著的差異。同時,中國與外國人的腸道菌群組成也會存在明顯不同。我們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的地域因素引起及疾病發病和腸道菌群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總結起來不外乎是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和膳食因素等三個方面的作用。環境因素包括當地的氣候條件、環境污染等因素,社會因素則包括城市服務、社交活動和政策差異等因素,膳食因素則包括食物類型、烹飪方法等等。總的來看,環境因素更多是個人無從改變的方面,社會因素可以改善的部分也比較局限,主要是自身的社交活動,包括參與體育鍛鍊等,與之相比,膳食因素則“大有可為”。改變膳食可以讓我們更健康嗎?無論是腸道相關的常見病,還是疾病的重要因素腸道菌群的改變,都可以通過飲食調節來緩解。我們知道西式飲食會提高人罹患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風險,主要原因是西式高脂高能量飲食容易引起炎症反應,對人體免疫細胞的代謝和表觀遺傳特點産生長期影響。而避免西式飲食習慣則可以規避這一風險。同樣的,我國的援外醫療隊員在外服務期間,其腸道菌群的腸型也會改變,變成與當地人比較類似的狀態,而當他們回國後腸型又能夠恢復過來。這又形象的説明,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來調理腸道是完全可行的。不管是什麼種族基因、什麼地域的人群,我們都一定要在乎自己的身體,關愛自己的健康,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祖國醫學九種體質的出世,不僅為今天的醫學模式提供幫助,更為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找到了個體化的基本保障。來看看你屬於哪一派?該如何調理自己的腸道健康。

2.1.1怕冷派:陽虛體質,體內陽氣不足,身體就像冬天少了火爐的房間,從裏到外的冷。

這類人群宜食用的食物推薦:生薑、羊肉、牛肉、鴿肉、韭菜、核桃仁、牛奶、河蝦、海蝦、海參、蜂王漿。這祖國醫學認為這些溫熱的食物,可以滋補溫暖怕冷派的身體。艾灸、泡熱水腳是很好的生活方式調理。

不宜:冰鎮飲品、不當的清熱解毒、濫用抗生素。

這類人群從現代營養學來看,基礎代謝不好,腸道吸收不好。應該加強運動,可以補充益生元,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菊粉等低聚糖,增加腸道好菌的營養,讓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增強血液迴圈,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

2.1.2缺水派:陰虛體質。喜歡在凜冽的寒風中吃雪糕,晚上睡覺時腳心、手心發熱。

宜食用木耳、銀耳、豬肉、山藥、荸薺、蓮子、百合、北杏、雪梨、蚌肉、兔肉、鴨蛋、鴨肉、豆腐、豆漿、燕窩、乾貝、番茄、葡萄、柑橘、香蕉、蘋果、桑葚、柿子、甘蔗、花膠、黑大豆、黑芝麻等。

不宜食用羊肉、狗肉、辣椒、韭菜、蝦、蔥、蒜、茴香、丁香、瓜子等性溫燥烈食物。

這類人群容易有便秘和口瘡。便秘容易引起腸炎、腸癌等。建議多補充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推薦每天1斤蔬菜、半斤水果,1兩至2兩的粗糧,1兩至2兩的薯類,每天喝水1500-2000毫升,維護腸道和身體的健康。

2.1.3痰派:痰濕體質。主要表現就是痰多點,肥胖點,臉上油多點,眼泡愛腫點,大便稀一點……

宜食用紅豆、扁豆、薏米、茯苓、海藻、文蛤、海蜇吧、橄欖、紫菜、冬瓜、蘿蔔、金桔、芥末、白果、薏仁、山藥等。

不宜食用甲魚、枇杷、大棗、柿子、李子等。

這類人群基礎代謝下降,大便往往稀溏,腸道菌群紊亂,引起脂代謝失衡。建議加強運動,多吃祛濕的食物,同時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如低聚果糖、菊粉等,保護腸黏膜,讓腸道好菌營養充足,增強代謝功能。

2.1.4長痘派:濕熱體質。和痰派有點相似,一張冒油的臉和滿面痘痘是明顯標誌。

宜食用:馬齒莧、莧菜、蓮藕、卷心菜、芹菜、白菜、西瓜、黃瓜、苦瓜、葫蘆、苦瓜、絲瓜、冬瓜、綠豆、紅小豆、茯苓、蓮子、薏仁等。

不宜食用羊肉、鵝肉、狗肉、鱔魚、香菜、辣椒、酒、胡椒、飴糖、花椒等。

這類人群容易長膿腫、膽囊炎、脫髮、食欲降低、痤瘡等。腸道往往燥熱,應該補充充足的水分,多食清淡食物,補充充足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也可用益生菌和益生元調節腸道菌群,抑制壞菌,讓身體排除毒素。益生元不被消化吸收,完整到達大腸,主要被益生菌利用,而不被“壞細菌”利用,夠對於人體健康帶來可以看到的積極作用。

2.1.5長斑派:血瘀體質。表現為長雀斑、蝴蝶斑、老年斑、痛經,經常出現莫名的淤青。

宜食用黃豆、油菜、芒果、番木瓜、海藻、海帶、紫菜、香菇、蘿蔔、胡蘿蔔、柚子、橙子、山楂、玫瑰花、綠茶、黃酒、葡萄酒、醋等。

不宜食用肥肉、生冷食物。

這類人群容易罹患腫瘤、高血壓、冠心病,表現為脫髮、紫癜、失眠、皮膚粗糙、月經有血塊等。要加強運動,減少油脂攝入,補充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益生菌、益生元,增加基礎代謝,減少腸道和血管垃圾,清潔自身。

2.1.6鬱悶派:氣鬱體質。經常愛鬱悶,容易自殺的一個群體。

宜食用高粱、小麥、香菜、蔥、蒜、洋蔥、苦瓜、黃花菜、海帶、海藻、蘿蔔、金桔、山楂、檳榔、玫瑰花、火雞、香蕉等含鉀、五羥色胺等讓人愉悅的食物。

起居宜動不宜靜,居住宜安靜,充足睡眠,多參加群體活動。

這類人群緊張、焦慮、壓力大、沒用激情、精神恍惚、煩躁,這跟腸道菌群失調也有一定的關係,腸道的有毒有害的物質侵害到神經系統。可以空降外援,補充益生菌,如多喝酸奶、吃發酵豆製品、發酵麵食、醋等,同時要給腸道菌群補充營養,補充益生元如菊粉、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等,讓自身有益菌強大起來,才能對抗壞菌對我們的影響。

2.1.7氣短派:氣虛體質。臉色蒼白,説話、行動沒勁,容易感冒。

宜食用的食物:小米、黃米、黃豆、豇豆、蠶豆、豌豆、馬鈴薯、紅薯、山藥、胡蘿蔔、香菇、鯽魚、鵪鶉、鵝肉、鴿蛋、割肉、羊肚、蓮子、菱角、猴頭菇、芡實、栗子、人參、黃鱔、蝦等。

不宜食用生蘿蔔、檳榔、蕎麥、柚子等耗氣的食物。

這類人群愛感冒、發燒、記憶力下降、沒勁,總體來説免疫力下降,腸道菌群失調。而益生菌、益生元不光維護腸道健康,對提高免疫力也有很大幫助。李蘭娟院士指出,人類腸道菌群就好比一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需要盡可能多的多樣性。而腸道微生態一旦被破壞,就會影響人體健康。對免疫力低下人群來説,更是如此。人體腸道記憶體在正常菌群,則腸道的黏膜上配置強大的免疫系統。

2.1.8過敏派:特稟體質。容易海鮮過敏、雞蛋過敏、牛奶過敏、芒果過敏、花粉過敏、塵螨過敏……簡單説就是過敏體質。

宜食用烏梅、冬瓜、百合、薄荷、粳米等。

不宜食用蠶豆、牛肉、鵝肉、鯉魚、羊肉、蝦蟹、酒、辣椒、花生、芒果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這類人群除了注意規避過敏原,同時也容易患上皮疹、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這類屬於過度免疫反應:即“免疫戰士”處於失調、亂打狀態,誤把對人體無害的物質當“敵人”攻擊,導致過敏症,如皮膚過敏、哮喘等,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多發性硬化症、腎萎縮等。腸是掌管免疫力約7成的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改善腸道內環境,直接關係免疫系統的調節。要改善這個方面,注意飲食營養是最有效的。多項研究也表明,腸道菌群組成越豐富多樣的人,其健康狀況也越好。多吃富含膳食纖維如蔬菜、水果、粗糧和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豆豉、納豆等,或者適當補充益生菌、益生元(低聚果糖、菊粉等)、合生元(益生菌+益生元)製劑,對調節免疫力很有裨益。

2.1.9健康派:平和體質。和諧生命的範本,身體比較健康。

健康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類人群一定要保持住健康狀態,不宜熬夜、吸煙、酗酒,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規律作息,適度進補,切勿濫用抗生素,和腸道菌群和平共處,維持一個多樣性的菌群系統。

其實九種體質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的模式。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同時擁有這九種體質的特質。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即使體質相近,也要因人制宜。但是我們最應該搞明白的是,學會讀懂我們的身體,了解我們此時身體的特徵及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預防疾病。

2.2經常服藥的慢病人群、長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等帶來的腸道問題和調理辦法

經常服藥的慢病人群、長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由於藥物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經常大便不正常,消化吸收受到影響,食欲下降,營養吸收障礙,會引起營養不良。改善的方法建議如下:

2.2.1保護腸道菌群,首先要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每天食物攝入種類12種,每週25種。烹飪方法每天5種,食物顏色每天5種。多吃蔬菜、水果、豆類、雜糧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既喂飽了腸道菌群,也能為身體提供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長期大魚大肉、高熱高脂飲食,既不利於腸道菌群生長,也增加自身罹患三高的風險。

2.2.2其次規律作息和飲食

腸道菌群在與人體的長期磨合中,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鐘和食譜。很多年輕人起居不規律,動輒熬夜通宵;飲食不規律,饑一頓飽一頓,喜嘗新鮮事物;長期下來,腸道菌群勢必失調,引發多種疾病。

2.2.3再者還可適度進補

多進食一些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物,比如酸奶、豆製品、發酵主食等,相當於把益生菌吃進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壯大腸道共生菌群的隊伍。

2.2.4切勿濫用抗生素!

長期服用、濫用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會將共生菌和致病菌同時殺掉,對腸道菌群造成嚴重影響,破壞腸道菌群平衡。生病時使用抗生素,每用一次就相當於在腸道裏投放一顆原子彈,使腸道菌群遭受一次毀滅性的打擊。而且恢復起來很慢。因此,必須遵照醫囑,按量使用。

2.2.5腫瘤患者除此外可以適當服用硒元素,常規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

常食用海參、香菇、大棗、鴿肉、蘆筍、西藍花、藻類、黑豆、黑魚等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3、因“事”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三則

根據不同的腸道公共衛生事件,制定不同公共衛生事件(細菌性食物中毒、非細菌性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的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的腸道衛生健康內容,謂之因“事”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之原則。

3.1細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型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攝入被病原微生物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腸道傳染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援基金會(UNICEF)的數據,全球每年約有20億腹瀉病例發生,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1,2]。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的2017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發現[3],2017年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數最多,主要是由沙門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腸毒素、大腸埃希氏菌、蠟樣芽胞桿菌、志賀菌及變形桿菌等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多發,其特點是突然發病、潛伏期短(一般2~24小時),多集體發病,而且與進食的食物間有明顯的時間關聯。病情的輕重與進餐量和所污染的細菌種類有關。臨床上可表現為急性胃腸炎症狀,也有些患者表現為其他系統症狀[4-7]。1)沙門菌性食物中毒多由動物性食品引起,特別是畜肉類及其製品,其次為禽肉、蛋、奶及其製品。2)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因食用被污染的海魚、蝦、蟹、貝類等海産品所引起。沿海地區發病率較高。3)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見食品主要有澱粉類(如剩飯、粥、米麵等)、牛乳及乳製品、魚肉、蛋類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耐熱力很強,經加熱煮沸30分鐘,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4)絕大多數大腸桿菌為腸道正常菌群,但是仍有少部分特殊類型的大腸桿菌具有相當強的毒力,一旦感染,將造成嚴重疫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大腸桿菌O157:H7,是重要的導致食物中毒的病菌,通過各類熟肉製品、冷葷、牛肉、生牛奶、乳酪及蔬菜、水果、飲料等傳染給人,能引起出血性腹瀉及溶血性尿毒綜合徵,嚴重的甚至死亡。在歐美國家曾多次發生O157:H7的暴發性流行。5)蠟樣芽胞桿菌是由進食含有蠟樣芽孢桿菌所産生的腸毒素所致。污染的食物主要為含澱粉較多的各類食物。6)變形桿菌者感染的食品主要以熟肉、水産品等動物性食品的污染菌率較高,涼拌菜、剩飯等也易污染。7)志賀菌,即痢疾桿菌,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熱肉製品等。主要發生在夏秋季。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生與居住環境、飲食習慣關係密切,有一定的季節性和區域性特徵。隨著氣溫升高,各種微生物開始活躍起來,食物的加工、儲存不當,很容易造成細菌的快速生長繁殖,因此夏季也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美國人多食肉、蛋和糕點,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見;日本人喜食魚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見;我國人群食用畜禽肉、禽蛋類較多,因此以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最為多見[4-7]。

細菌性食物中毒常常暴發起病(同一時間、同一區域、相同或相似症狀、同一污染食物)、潛伏期短(數小時至數天)等特點。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關鍵在於把好“病從口入”的腸道衛生的關口,具體做到[3,4,7,8]:1)加強健康衛生知識的常識性教育和普及,提高生活常識的科學素養:包括食品加工過程的參與者和消費者,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形成健康、科學的生活行為習慣。 2)搞好“三管一滅”,即管好水、糞和飲食以及消滅蒼蠅等病原微生物的傳播者。使用安全的水,同時保持廚房環境的清潔衛生,避免蒼蠅、蟑螂等害蟲將致病細菌帶到食物上。3)食材安全選購新鮮、安全的食品在購買食品時注意檢查生産日期和保質期,並觀察其是否按要求存放。不在衛生條件較差或無證照的路邊攤購買食材。4)存儲、加工安全準備單獨的砧板分別用來處理生鮮和蔬果,並分開存放,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5)食用前蒸熟、煮透,充分加熱殺滅致病細菌。6)吃法科學,提倡喝開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不進食未洗凈的生菜和瓜果;不進食腐敗變質的剩飯、剩菜。涼拌菜嚴格按衛生要求加工。7)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共用水杯等食具用具。8)經常清潔和消毒日常接觸的食具、用具、物品或表面;對疑似病人及早隔離,並對其分泌物、嘔吐物和糞便加強消毒處理。9)俗稱的“水土不服”實質是旅行者腹瀉病,是感染性腹瀉病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是由細菌、病毒、腸道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組急性腸道傳染病。80%的旅行者腹瀉是由腸致病性細菌引起。為了預防這種“水土不服”,應提高旅遊者的衛生意識,出外旅遊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確保飲食、飲水衛生。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水和飲料,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水果吃前應清洗、去皮或消毒。食具、牙具和飲具應經常清洗或消毒。餐前便後及接觸污物後洗手。氣候變化時,避免過熱或受涼。目前尚無預防腹瀉的特效藥。

3.2非細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動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非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方面。一方面由於加工、烹調方法不當,沒有把食物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除去,如發芽馬鈴薯、未煮熟的豆漿等,另一方面是誤食有毒動植物,如河豚魚、各種生物産生的生物毒素、毒蘑菇、蓖麻子、毒蜜等[9-11]。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的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發現,2017年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3]。

2019年有70種蘑菇造成數百人中毒;致命鵝膏是我國危害最大的蘑菇;市場銷售的野生蘑菇有中毒風險;華東地區蘑菇中毒增加明顯。毒蘑毒素成分複雜,幾種毒蘑可同時含一種毒素,一種毒蘑也可分別含幾種毒素。毒蘑中毒常因個人或家庭採食野生鮮蘑誤食中毒[10]。

河豚毒素是極強的神經毒素,存在於河豚魚卵巢、內臟和血液。其性質穩定,耐熱,耐酸,經鹽腌、日曬均不能破壞。河豚魚中毒的特點是發病急速而劇烈,潛伏期0.5~3小時。首先出現消化道症狀,如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然後出現一系列麻痹症狀,最後出現紫紺、血壓下降、昏迷,多死於呼吸麻痹[11]。預防這類食物中毒的關鍵在於[7,9-11,]:1)提高公民的食品健康衛生科學素養,知曉不能食用的動植物成分。2)了解毒蘑的危害,不隨便採食野生蘑,不吃不認識的野蘑,以防誤食中毒。3)對含有劇毒而又可以食用的動植物成分,如河豚魚,應經培訓合格的烹飪後食用,防止誤食中毒。

3.3化學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是指誤食有毒化學物質,如鼠藥、農藥、亞硝酸鹽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或添加非食品級的或偽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而引起的中毒;以及因貯藏等原因造成營養素發生化學變化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1-3]。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的2017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發現,化學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因素包括亞硝酸鹽、農藥、甲醇及氰化物等,其中亞硝酸鹽和農藥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佔該類事件總起數的79%[3]。

化學性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點:植物性食品中的果蔬類食品在化學性食物中毒中多見,其次是動物性食品,一般在進食後不久即發病,攝入量多的發病時間短,病情重;發病一般無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常為群體性發病,患者有相同的臨床表現但無傳染性,剩餘的食品、嘔吐物、血和尿等樣品中可測出有關化學毒物。化學性食物中毒預防的關鍵在於[1,7,8]:1)嚴禁將有害化學物與食品一處放置。鼠藥、農藥等有毒化學物要標簽明顯,單獨安全存放。加強亞硝酸鹽的保管,避免誤作食鹽或鹼麵食用。2)不隨便使用來源不明的食品或容器。3)蔬菜應妥善保存,防止腐爛,不吃腐爛的蔬菜,勿食大量剛腌的菜。蔬菜粗加工時以食品洗滌劑溶液充分浸泡,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農藥,水果宜洗凈後削皮食用。4)接觸化學物後要徹底洗手。5)食品存儲、加工部位應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工作人員隨意進入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廚房、食品加工間和倉庫要經常上鎖,防止壞人投毒。

4、因“時”制宜:腸道衛生健康四則

根據不同時期的腸道季節變化,制定不同時節(春夏秋冬)的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的腸道衛生健康內容,謂之因“時”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之原則。

胃腸道疾病發病受季節影響在中國古代就有描述,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西醫研究開展,發現了腸道各段(空腸、回腸和結腸)均存在著季節節律而且各有特點;松果腺所介導的光週期變化也參與了腸道適應季節變化的調節過程等諸多結果[1]。國外學者Fares A對有關胃腸道疾病發病受季節影響的全球模式的文獻進行了綜述,系統性地回顧了來自17個國家32份關於胃腸道疾病(包括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腸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結腸癌等)在不同季節和月份的發病或復發數據的研究報告。結果發現,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時間主要集中于寒冷季節,而克羅恩氏病在大多數國家中發病的高峰期主要集中于春夏兩季[2]。腸道菌群也被證明與季節相關,有研究顯示雙歧桿菌數量夏季低於秋季而大腸桿菌夏季顯著高於冬春季[3]。腸道菌群還具有促進結直腸腫瘤發生發展的作用,所以隨季節變化調整應對策略對結直腸腫瘤的預防和治療意義重大[4]。目前的研究結果初步確定了幾種與免疫治療相關的腸道菌群,順應季節通過調節腸道菌群這一靶點提高機體腸道局部或全身抗腫瘤免疫反應,或將成為未來治療惡性腫瘤的輔助手段之一[5]。

4.1春季時節

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氣候變化無常的季節,乍暖還寒是其特點。由於春季氣溫大起大落,有時保暖不當受涼可引起腹瀉;相比冬季,氣溫開始升高,剩菜剩飯若儲存不當,細菌極易繁殖,吃了受細菌污染的食物,容易引起腹痛腹瀉。因此,腹瀉是春季多見的腸胃問題之一,腹瀉除了肚子疼、頻繁上廁所等表面症狀外,還會造成人體機能及消化道系統不同程度的損傷,嚴重時還會出現脫水現象,繼而引發其他病理損傷。

此時,預防腸道疾病的關鍵是防止“病從口入”。注意飲用水衛生,避免喝升水。講究食品衛生,儘量少吃涼拌菜。並且,發病時用藥必須對症。腸道細菌性感染如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等急性腹瀉應給予抗生素,可根據感染輕重程度適當選擇。還可配合使用其他藥物,如思密達等。對於各種檢查無明確器質性病變的慢性腹瀉者,可以考慮為腸功能紊亂,適用於微生態調節劑等來治療。急性腹瀉期間應禁酒,忌肥肉、生冷水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粗纖維多的蔬菜等。

根據春天氣溫變化反覆無常應注重調養脾胃特點,春季飲食的原則建議:多吃主食、蔬菜、奶類、多喝水,適當減少肉類、油脂、水果。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轉化為熱量,提供身體所需,主食同高脂肪蛋白質相比更易消化,能更好地保護腸胃;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還能幫助肝臟儘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牛奶是營養豐富的食物,春天多喝奶能滿足人體生長、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多喝水有助保持腸道通暢,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利於清洗腸道。水果含有較多果酸,屬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傷害脾胃;春季腸胃虛弱,應減少肉類油脂的攝入,肉類本身油脂含量很高,吃多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6]。

4.2夏季時節

夏季,氣候炎熱,各種細菌繁殖活躍增加了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再加上人們喜冷飲等解暑清熱,飲水量的增多,使胃腸道功能受膨脹刺激或兼冷飲刺激等多種因素而受到損傷,引起局部自主神經系統興奮性發生改變,表現為痙攣收縮、舒張,消化道腺體分泌增多,故胃腸道內水分再增多,出現大便稀溏,而且胃內消化分解食物的胃酸、胃蛋白酶、內因子等成分濃度下降,出現納差,消化不良。由於胃腸道內血管平滑肌及胃腸道平滑肌有痙攣收縮的過程,引起胃腸壁粘膜細胞缺血壞死脫落,故有大便內夾有粘膜,因此有大便粘滯不爽表現。進食大量液體後胃酸濃度下降不能保證胃內一定的pH環境,胃蛋白酶濃度下降分解蛋白質成分能力下降等使食入的食物成分中存在的細菌等無法被殺滅,故出現腸道內菌群失調,致病菌過度繁殖,出現大便腹瀉、便溏等症狀,甚則若破壞結腸粘膜,再現大便粘滯不爽、大便時裏急後重等表現。夏季濕熱環境還可打破腸內菌群的正常比例,使得有益的雙歧乳酸桿菌減少,導致某些細菌的過度繁殖,使腸道的內毒素池增加,同時破壞腸道粘膜屏障功能,從而促進細菌及內毒素的移位,産生內源性感染 [7]。

根據夏季的脾虛濕熱為主,兼為暑挾濕,陽熱熏蒸的特點飲食建議為:飲食上宜清淡飲食,服食西瓜等含汁多的應季瓜果。飲水方面宜渴而引飲,即口渴方考慮酌情飲水,以避免過量飲水出現大量排汗、胃液大量稀釋、組織液水分增多潴留等[8]。此外行為心理調節上要做到放鬆心情,規則作息,清淡七分飽,提肛收腹,並緩呼吸[8]。

4.3秋季時節

人體經歷了一夏的炎熱,脾胃功能受到削弱,食欲也受到影響,營養供應不足,秋涼後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恢復,脾胃功能日趨健全,故秋季補充營養更為重要。但是腸道感染集中在8~11月,以秋季為最多,有兩個突變轉折期:7到8月突升期,11到12月突降期;腸道病毒感染以夏季為最多,次之春秋季,1月、2月極少,有兩個突變轉折期;春季4到5月明顯轉多,冬季12到1月急劇轉少。腸道感染發病住院與氣象要素關係極其密切,易發生在溫差變化大,冷暖變化劇烈天氣;發生低壓高溫高濕條件下,風向集中在吹偏東、偏南得潮濕風向 [9]。此外還有研究顯示秋季時節出現免疫功能降低,表現為外周血T細胞亞群中CD4細胞減少,而CD8細胞增多,提示患者此時免疫功能較差。這是因為外周血T淋巴細胞在抗腫瘤免疫中起著主要的作用,其中CD4具有輔助和誘導前體細胞的功能,在抗腫瘤過程起著積極作用;CD8細胞具有負調節效應,並能抑制B細胞産生抗體,在抗腫瘤免疫過程中起反作用;CD4/CD8比值的恒定維持著細胞免疫的平衡。CD4/CD8比值下降,提示患者機體免疫功能處於抑制狀態,不能識別和殺傷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10]。

因此在腸道感染高發免疫力相對低下的秋天,飲食健康更為重要。秋天屬肺臟,秋天肺氣相對較盛,辛味歸於肺,故不宜過食辛味,而酸味入于肺以增強肝臟的功能,故應添酸味。水果最好在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進食,這樣有利於醒脾開胃,促進喂液分泌。

4.4冬季時節

入冬以後,隨著冷空氣的不斷侵襲,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血液中的化學成分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會發生痙攣性收縮,是抵抗力和順應性降低,同時低溫使人體的食欲旺盛,胃腸負擔加重,容易出現腸胃疾病。冬季是兒童消化道疾病的高發季,此時作為“弱勢群體”的兒童更應多加注意。與夏季“細菌的倡狂”不同,冬季則是病毒惹的禍,比較常見的是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的感染。常見症狀是孩子出現噁心、嘔吐、發熱、腹痛、腹瀉的症狀,有時還會伴隨著頭疼、寒顫、肌肉痛等現象,需要及時就醫採取治療措施。

並且,炎症性腸病的患者也要在冬季特別注意自己的腸道健康。提起“炎症性腸病”,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累及回腸、結腸、直腸的一種特發性腸道疾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環境、免疫、精神及情感、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因素有關[11]。目前多項研究發現,冬季與炎症性腸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冬天出生的嬰兒其患IBD的風險要高於其他季節出生的嬰兒[12]。而且冬季呼吸道感染均發病率較高,而上呼吸道感染可導致或激活潛在的IBD[13]。

一般人群在冬季建議注意補充水分,適當運動以增強腸道蠕動,預防消化不良、便秘等情況的發生。在年底聚餐之時,節制飲食,不要攝入過多“高熱量”的食物,從而加重腸道負擔,破壞腸道微環境平衡。

5、因“器”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五則

根據不同機體器官與腸道功能的相互關聯過程,制定不同組織器官系統(肺、腦、肝、腎、胃等)具有針對性的腸道衛生健康內容,謂之因“器”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之原則。

5.1人體多個器官、系統的健康與腸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5.1.1腸道對肝、血液、淋巴系統健康的影響

腸道是我們人體的“營養供應中心”。過去認為胃是消化食物的器官,但生理學證明,80%的消化和吸收過程是在腸道內完成的。如果把人體比喻為一個城市,血液是其中的交通系統,腸道就是最大的一個營養生産中心。這個中心生産不出足夠的、合格的食物,整個城市的人都要挨餓。一旦腸道運動不通暢,人的身體各部分都會處於一種“饑餓”的狀態,長期下去,必將導致體內運動環境活躍的程度降低,身體整體素質下降,甚至生出各種疾病來。其他的免疫、解毒系統,如肝、血液、淋巴系統等,都需要腸道提供的營養來生存。

5.1.2腸道對腎臟、肝膽健康的影響

我們要知道大量細菌及其分解代謝産物及大量的有害物質存在於糞便中,如不能按時排出,則部分可以通過結腸黏膜吸收,通過靜脈系統進入肝臟加重了肝臟的負擔,耗竭肝臟的解毒酶系統,損害肝臟功能。有害氣體進入肝臟影響肺功能並産生口臭,同時也會加重腎臟和皮膚的排泄負擔。不要以為毒素會老老實實地待在腸道,它們會通過腸黏膜深入到血液中,隨血液迴圈進入到身體各個部位。色斑、痘痘都只是表像,這個時候肝膽、腎臟都受到了侵害。

5.1.3腦腸軸——腸道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另外腸神經系統的自主性很強,也不完全受大腦意識支配。腸胃運動也會影響人的情緒。由於消化道是人體內分佈最長的器官,其中小腸有5—6米,結腸有1—1.5米,如同一個“司令部”,具有自主調節的功能。例如,人在休息狀態下胃腸仍在運動,除參與消化吸收食物外,還參與身體內其他器官功能的調節,包括影響人的情緒。所以説,腸道成為人的第二大腦,其作用不可忽視。

5.1.4胃腸疾病相關聯

五羥色胺、乙酰膽鹼、腎上腺素等都是參與調節胃腸道運動的十分重要的物質。五羥色胺大部分在腸道合成,所以,腸道功能顯得尤為重要。這些物質的功能失調就會出現胃腸道不適,運動過慢,就會腹脹、噯氣、便秘;運動過快就會腹痛、腹瀉等等,從而造成人的感覺不適,進而影響人的情緒。腸道與大腦的資訊傳遞全靠這些物質的傳遞作用。

5.1.5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與腸道菌群失調密不可分

腸道菌群並不是簡單的細菌群落,很多科學家認為,腸道菌群甚至可以看作是人體內的另一個器官。美國華盛頓大學Jeffery Gordon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肥胖症、糖尿病這些高發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密不可分。所以説腸道疾病是百病之源。

5.1.6術後、腫瘤放化療與腸道健康的關係

腸道問題會影響我們身體的很多器官、系統的健康。但術後治療、腫瘤放化療等重大疾病反過來又會影響到我們腸道的健康。術後大多會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現代常見的藥物,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抗炎藥。但同時抗生素還帶來一種副作用,那就是菌群失衡。常見的有腹瀉、便秘、脹氣等,同時腸道的抵抗能力也會變弱,更容易受到刺激。現代人由於經常使用抗生素,很容易導致腸道內益生菌進一步減少。出現這種情況以後首先加強休息,防止勞累,注意保暖,飲食上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少吃多餐,不能服用生冷硬的東西,不能抽煙喝酒。腸道內益生菌減少需要補充益生菌。目前來説一些大品牌都推出了相應的益生菌産品。其活菌數量,保護技術完善,同時菌種也比較豐富,對於抗生素帶來的腸道菌群失衡有一定調理作用,幫助恢復腸道健康。

化療藥物可以起到殺死腫瘤細胞的作用,但同時也會破壞正常細胞。但如果控制好化療藥物使用,可以對抗腫瘤起到積極作用。鉑類藥物可以抵抗腫瘤,但副作用和耐藥性成為臨床治療的障礙。而在腸道菌群的協助下,可以增強藥物破壞腫瘤細胞能力,且可以減輕化療産生的噁心嘔吐、失眠乏力等副作用,將化療的效用最大程度增加,同時減輕消極影響。放療作為腫瘤患者治療的常規手段之一,它會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但同時也破壞了腸道屏障,影響腸道微生態環境,引發炎症導致黏膜損傷。而通過腸道微生態菌群建設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放療輻射帶來的損傷,快速促進調節自體微迴圈。並且多項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干預可增強抗腫瘤能力和減輕放化療副作用,對於改善腫瘤患者生活品質以及預後有重要意義。

5.2腸功能正常還要靠細菌平衡

5.2.1養好一個人,先要養好菌

人的細胞量有1013個,而人的細菌量有1014個,人的細菌數量是細胞數量的10倍。所以現在有句話説得好:養好一個人,先要養好菌。而且腸道內的菌群每個人都有差異。正常情況下,所謂好菌與壞菌處於平衡狀態,一旦這種平衡打亂了,致病菌才會乘虛而入,我們就容易生很多種病。

5.2.2腸道是最重要的免疫系統

腸道的作用是消化吸收,那怎麼還會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系統呢?這是因為腸道會産生人體80%的抗體,70%以上的免疫細胞配置到腸道。腸免疫屏障對防禦細菌和致病菌以及保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發揮著非常重要作用。現代人都非常重視免疫力,而腸道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腸道保養不好,會浪費70%以上的免疫資源,降低免疫力。

5.3如何維持腸道健康?

5.3.1足量飲水

水也是一種重要的促進代謝的營養素,對排泄代謝廢物不可或缺。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推薦每天飲水1500-1700毫升。

5.3.2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幫助糞便變軟,排便暢通,減低毒素在體內的停留時間,也會吸附毒素,同時更是腸內好好菌的食物,可以促進腸內益菌生長,減少壞菌生長空間。

5.3.3補充益生菌

在人的腸道裏保持較多數量的有益菌群,將非常有利於維持身體健康,能有效的抑制有害菌,分解及排出內毒素,腸道常見有益菌有雙歧桿菌、嗜酸乳酸桿菌等,像長壽老年人的腸道內,雙歧桿菌數量都比較多,腸道健康的自然狀態就是腸道微生態菌群的健康,活菌素可以激活增殖腸道有益菌群,保持腸道微生態的健康。

5.3.4補充益生元(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等)、合生元(益生菌+益生元)等,它們是腸道好菌需要的營養素,可以讓自身的腸道好菌健康成長。

5.3.5每天順時針揉腹早、晚各100次,利於促進腸蠕動,尤其對於臥床或者年齡大的人群有益。

5.3.6膳食均衡,作息規律,心態平衡,避免過勞、熬夜、吸煙、酗酒。

6、因“菌”制宜:腸道衛生健康六則

根據不同益生菌産品與維繫腸道健康,其安全性已得到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益生菌功效的發揮具有菌株和人群特異性,如何科學合理消費益生菌相關産品維持我們的腸道健康,謂之因“菌”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之原則。

6.1科學認識益生菌

2001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O/WHO)聯合專家委員會提出了益生菌的科學定義:益生菌係指活的微生物,當攝取足夠數量時,對宿主健康有益。

6.1.1益生菌的安全性已得到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

2018年國家衛健委將國際上對益生菌菌株安全性評估的新要求立項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用菌種的安全性評價程式》,參考了國際安全性評價的原則,用於指導我國益生菌市場使用菌種的安全性評價。針對新屬種的益生菌菌株的安全性評估,應基於全基因組測序生物資訊分析,闡述待評價的益生菌菌株所攜帶的耐藥基因、致病性基因和環境抗性基因的特徵,結合體外微生物學檢測和動物毒理學評價資料,以人群和臨床試驗的安全評價等作為關鍵標準,以判斷菌株的安全性。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益生菌菌株主要分離自健康人體和具有長期安全使用歷史的發酵食品,大多數菌株被認為是無致病性的共生微生物。我國市場上使用的益生菌安全性已得到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NHC)等權威機構的認可。

6.1.2益生菌的核心特徵是足夠數量、活菌狀態和有益健康功能

益生菌的3個核心特徵是:①足夠數量,②活菌狀態,③有益健康功能。2014年,由國際益生菌與益生元科學聯合會(ISAPP)發佈的關於益生菌的共識中突出強調了益生菌的這3個核心特徵。益生菌的定義也得到歐洲食品與飼料菌種協會(EFFCA)、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和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相關組織和機構的認可。2018年我國修訂的《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徵求意見稿)》已採納這一概念。益生菌的功效發揮應以活菌為先決條件,雖然不排除滅菌型産品的健康功效源於死菌及代謝産物,但仍有待進一步科學研究。

6.2益生菌功效的發揮具有菌株和人群特異性

目前研究表明,不同種的益生菌基因組差別較大,即便是同種益生菌的不同菌株之間也存在差異性,同種益生菌的不同菌株含有或表達不同的功能基因,可發揮不同的益生功效,因此益生菌需要在微生物菌株水準上進行表徵和描述。

科學研究發現,益生菌在宿主體內的定植程度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同一株益生菌在不同個體腸道中的定植情況不同,一部分人表現為易定植,而另一部分人表現為抗定植。益生菌菌株能否在人體腸道中定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腸道中固有菌群的組成和結構。此外,許多臨床研究已發現益生菌功能的發揮具有人群特異性,這種特異性導致益生菌對每個人的功效不同,這對益生菌研究與實際應用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既需要在菌株水準上進行相關益生功能的確認,又要依據不同宿主的個體特點進行益生菌個性化功能的判定和應用。

6.3對益生菌功效的探索是一個長期、嚴謹、科學的過程

益生菌最主要核心特徵是有益健康的功能屬性,這是建立在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評價和循證醫學證據基礎上的。目前已有近萬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對不同益生菌菌株的各種功能進行了研究,已被證實益生菌的核心功能是改善人體胃腸道健康,如平衡腸道菌群、緩解腸道炎症、緩解腸易激綜合徵(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等。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在2011年指出益生菌在緩解腹瀉、便秘等方面的功效有著“強有力的證據”,2017年再次指出益生菌可以有效防治消化道疾病。2016年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發佈了《中國消化道微生態調節劑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版)》,指出作為微生態調節劑重要組成的益生菌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2018年,歐洲初級保健腸胃病學會(ESPCG)發佈更新後的《益生菌在下消化道症狀管理中的應用國際共識》,指出特定的益生菌可以減輕腸易激綜合徵(IBS)患者的胃腸道症狀,益生菌對腹痛、腹脹、排氣、便秘等下消化道症狀有明顯的緩解或改善作用。此外,通過細胞模型等體外實驗、動物實驗和人體試驗表明,益生菌可能具有改善代謝和神經系統等潛在有益功能。但是體外實驗與實際人體消化系統存在較大差異,絕不能用體外實驗的結果來宣稱益生菌的功能,動物實驗雖然可以作為參考,但是尚需大規模和更深入的人體或臨床試驗予以確認,人類對益生菌功效的探索是一個長期、嚴謹、科學的過程。

6.4益生菌産業化需科學嚴謹的驗證

目前益生菌在全世界食品中主要應用於發酵乳製品、配方奶粉、發酵果蔬製品、膳食補充劑(固體飲料、膠囊、片劑、滴劑等)、焙烤類産品、糖果、巧克力等。我國食品中益生菌主要應用於發酵乳製品(酸奶、活性乳酸菌飲料和奶酪)、益生菌類保健食品、固體飲料、壓片糖果、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

我國在益生菌的安全性、功效性甚至産業化特性研究上均已達到國際上的菌株水準。益生菌在産業化應用前應該清楚菌株的種屬甚至基因構成、基礎生理生化特徵、菌株相關文獻和專利技術、菌株放大培養(産業化)等情況,然後應依次進行菌株適應性、安全性和益生特性等評估,選擇具有充分科研證據力的益生菌劑量/組合應用於商業化産品生産。

6.5科學合理消費益生菌相關産品

目前,我國已獲批的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增強免疫力和調節腸道菌群。常見産品形式包括粉劑、膠囊、片劑等。消費者在購買益生菌類的保健食品時可通過閱讀産品標簽或説明書了解其功能,選購適合自己的産品。衝調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的水溫不宜超過40℃,與人體正常體溫相近最佳,避免益生菌被高溫破壞引起活性降低或喪失,從而影響其保健功能。正在服用抗生素人群,服用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時間應與服用抗生素時間間隔2小時以上。

益生菌行業的科技含量高,企業發展需嚴守道德門檻,營造良好的行業生態環境。益生菌對健康的作用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存在一種“萬能”的益生菌菌株可適用於每個人和所有體質的情況。因此行業需加強消費者科普教育,普及益生菌的專業知識、明確益生菌“活菌狀態”、“足夠數量”等的科學概念、科學傳播益生菌的功效,讓消費者能理性選擇益生菌産品。

7、因“法”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七則

根據不同腸道疾患的相關法律法規法則,制定不同法規(傳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的具有針對性及實效性的腸道衛生健康內容,謂之因“法”制宜腸道衛生健康之原則。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益,黨和政府歷來重視人民健康,出臺了許多相關法律法規,旨在惠及全人群,覆蓋全生命週期,全面維護人民健康。腸道衛生健康是人體健康的基石。早在漢朝,王充在其著作《論衡》中就已提出“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的觀點,作為人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良法善治,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應該學習和遵守。

7.1依法養成腸道衛生健康行為

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應當主動學習腸道衛生健康相關法律法規,掌握腸道衛生健康知識,養成良好的腸道衛生健康行為。

7.1.1合理膳食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今後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要求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要有國民營養計劃,開展食物(農産品、食品)營養功能評價研究,推進健康飲食文化建設;要建立健全居民營養監測制度,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實施營養干預,重點解決微量營養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等高熱能食物攝入過多等問題,逐步解決居民營養不足與過剩並存問題;加強對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營養健康工作的指導;開展示範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廳建設;實施臨床營養干預。以上措施將有效糾正因三餐不規律、高鹽、高糖、高脂等營養不均衡導致的腸道不衛生、不健康問題。到2030年,要實現居民營養知識素養明顯提高,營養缺乏疾病發生率顯著下降,全國每人平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礎。研究結果顯示,飲食風險因素導致的疾病負擔佔15.9%,已成為影響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2019年7月國務院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鼓勵全社會參與,實施合理膳食行動,減鹽、減油、減糖,每日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每週25種以上。不能生吃的食材要做熟後食用;可生吃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要洗凈;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日常用餐時宜細嚼慢咽,保持心情平和,食不過量,但也要避免因過度節食而影響必要營養素攝入也不可過度節食。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製品,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對一般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貧血與消瘦等營養不良人群、孕婦和嬰幼兒等特定人群,分別給出膳食指導建議,並提出政府和社會應採取的主要舉措,以此保證公民的腸道衛生健康。

7.1.2法律保障

2019年12月28日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于2020年6月1日即將實施,公民的健康權利從此有了立法保障。該法將健康促進專辟一章,提出國家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組織居民健康狀況調查和統計,開展體質監測;建立營養狀況監測制度,實施經濟欠發達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干預計劃。以上措施將有利於依法保障學生接受腸道衛生健康知識,促進健康習慣的養成;依法保障公民及時規避一些腸道慢性病和重大傳染病的危險因素,並得到有效醫治;依法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得到健康飲食指導,減少不健康飲食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腸道傳染病風險。

7.1.3控煙戒煙

吸煙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胃腸道疾病的誘發因素之一,我國現有3.6億吸煙者,吸煙率居高不下,每年有100萬人死於煙草,7.4億人每天飽受二手煙危害,其中約10萬人死長期吸入二手煙,長期大量吸煙與胃腸炎、潰瘍、胃癌、大腸癌均有密切關係。戒煙可以有效降低腸道疾病發病風險,且風險降低程度與戒煙時間成正相關。多年來,國家通過各種控煙行動向公民警示吸煙之害,《“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強調,一方面要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工作,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並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另一方面領導幹部要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把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明確指出,公共場所要控制吸煙,強化監督執法;煙草製品包裝應當印製帶有説明吸煙危害的警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世界衛生組織倡導吸煙者每天吸煙應限量(最好不超過5支),並逐步減少直至徹底戒煙。摒棄吸煙陋習,明確吸煙之害,是促進腸道衛生健康以及降低腸道疾病發生率的關鍵一環,不僅需要政府加強無煙環境建設,更需要每一位公民的自律行為,力爭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

此外,維護腸道衛生健康還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適度的健身運動有利於促進腸道蠕動,防止腸道功能老化,《“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鼓勵開發適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點的特色運動項目,以推動全民健康生活化;二是保持愉悅的情緒,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學會調控和駕馭自己的情緒,對維護腸道內環境穩定大有裨益;三是合理用藥,避免抗生素的濫用,有利於保持腸道微生態平衡。

7.2依法防治腸道流行性疾病

7.2.1加強腸道流行性疾病的防控

腸道流行性疾病主要是通過水、食物、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進行傳染,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甲類傳染病霍亂、乙類傳染病細菌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這些腸道傳染病易於暴發,傳播力強,會嚴重損害腸道消化及免疫功能。此外,食源性疾病可導致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如1996年英國的“瘋牛病事件”和同年日本爆發的 O157大腸桿菌食物中毒事件,以及2013年中國爆發的H7N9型禽流感疫情等,因此國家及公民對腸道流行性疾病的重視不可鬆懈,抗疫工作不可停歇。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傳染病防治以及食源性疾病引起的公共衛生事件,陸續出臺一系列方針政策進行腸道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2013年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進行腸道傳染病防控。

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是一種重大傳染病疫情,也是一種人獸共患病,政府應對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也在不斷完善。近幾年來,黨中央明確提出要將“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24字方針作為預防和控制禽流感的科學指導思想,國務院也隨之陸續出臺《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這些戰略舉措為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與此同時,農業部和各級地方獸醫部門嚴格執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和《國家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組織完成了多起禽流感疫情的撲滅任務,高效構建了防禦周邊國家重大動物疫情傳入的公共衛生屏障。

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針對全球食品安全提出預防食源性疾病的“五大要點”建議:保持清潔,及時洗手;生食與熟食分開;食物要燒熟煮透;保持安全溫度,可以減緩或遏制微生物滋生;使用安全原料和水。為進一步做好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2012年原衛生部印發《關於加強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預防腸道流行性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切斷傳播途徑,把好“病從口入”關。國家及政府層面,要做好環境清理和消毒工作,科學處理糞便、垃圾和污水;消滅蒼蠅、蟑螂和老鼠;保護水源,做好飲用水消毒。個人層面,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變質食品,不生吃或半生吃海産品;剩飯剩菜要煮透後再吃;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此外,《通知》還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各級疾控機構應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明確責任,共同做好準備,確保及時妥善應對腸道傳染病疫情。

兒童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易感人群。比如手足口病就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易受到“攻擊”。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引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定期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食具等物品清洗消毒;關注兒童體溫變化並時常查看口腔、手足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對於6月齡至5歲兒童,可以考慮接種疫苗。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兒童的監護人應當相互配合,保證兒童及時接受預防接種。中國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區,2002年,國家就將B型肝炎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免費為出生24小時內的新生兒接種。2005年,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編寫併發布了《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供公民防治參考。

7.2.2管理腸道預防慢病發生

腸道是人體吸收營養的“供應站”,除腸道傳染病外,腸道問題也是各種慢性病發病的根源,比如肥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食管癌、胃癌、結腸癌、肝癌、胰腺癌也與消化道相關。如果攝食有害物質,那有害物質會通過代謝進入到血管並沉積到血管壁,引起各種慢性疾病。《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倡導健康飲食習慣,減少不健康飲食引起的疾病風險,並鼓勵開展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營養改善行動。因此,管理好腸道,健康飲食可控制慢性病的發生。

7.3依法守住腸道衛生健康底線

食品安全是腸道衛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是每個公民舌尖上的安全,更是一個底線安全。近年來,我國出現不少食品安全問題,如毒奶粉事件、瘦肉精問題等,通過攝入不安全食品導致腸道健康受到威脅,也給人體健康帶來較大隱患。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只有確保食品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的安全,才能保障腸道衛生健康,這關係到每個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保障食品安全監管,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實現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基本接軌。

7.3.1供給側應嚴守食品安全底線

在保證農産品安全方面,要全面推行標準化、清潔化農業生産,深入開展農産品品質安全風險評估,推進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等一系列措施。

在食品加工方面,不少企業為降低生産成本,在食品生産過程中使用非法添加劑,造成大量微生物滋生,這樣的食品進入腸道可能導致腸內菌群破壞、微生物感染等問題,大大增加人體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率。對此《食品安全法》有明確規定,食品生産者應當依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在食品生産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因此,公民要牢記食品安全底線不可侵犯,要認識到不合格食品對腸道甚至全身的損害,規範購買行為,運用法制思維和法制手段捍衛食品安全的基本權利。

自2019年12月1號正式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為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奠定了良法善治的基石,強調了四個最嚴,最嚴厲處罰、最嚴肅問責、最嚴格監管和最嚴謹標準,並首次強化了進口食品風險控制措施,以及進口商的責任義務,加強食品安全源頭管控,防止不合格進口食品流入國內市場。

7.3.2消費者應提升食品安全意識

(1)學習相關法規。作為消費者,應學習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能夠辨別食品檢驗資訊,防止被誤導,對進入腸道的食品有基本甄別能力。消費者要仔細辨別食品發佈的檢驗資訊是否出自依法取得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對未依法取得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食品檢驗資訊不可採信。應強化食品安全法律意識,對自己的腸道衛生負責,就是對自己的健康和切身利益負責。

(2)不違法食用野生動物。物質環境的日益豐富導致了有些人對食物的獵奇思想,甚至濫食“野味”,全然不顧對腸道衛生健康的惡劣影響。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新冠病毒很可能來源於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但野生動物本身並非罪魁禍首,人類的濫食、濫用行為,才是根本“禍根”。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第三十條,禁止生産、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解釋》規定,明知或應當知道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食用為目的而購買的,構成非法購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這意味著“吃野味”不僅受社會監督,也將面臨法律追責。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是守住腸道衛生健康底線安全的重要一環。每年的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腸道衛生健康作為健康生活中的重要組成,不僅需要法律的約束和規範,更需要每一位公民的自律。我們都應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習慣,正確認識腸道衛生健康,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關注腸道衛生健康資訊,維護腸道衛生,增進身體健康。

腸道衛生健康關乎到人體消化器官的重要功能,亦是抵禦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屏障,維持腸道內外環境的平衡,是捍衛腸道衛生健康的重要力量,更是百姓“牽腸挂肚”的民生工程。願《<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腸道衛生健康指南》成為您的良師益友,讓《腸氣》消化吸收蘊底氣,排泄清污長力氣,蠕動發酵生益氣,內外平衡驅邪氣。國人永遠行進在腸道衛生健康的長道上! 

編寫組:

王立祥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王貴強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左小霞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

王偉岸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

張   紅  山西省眼科醫院原副院長,主任醫師

林國樂  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醫師

張和平  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汪   茜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