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能力、政府部門間協調配合能力,以及政府數據運用和分析決策能力面臨著巨大考驗,以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應用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伴隨著新基建持續推進,當下區塊鏈與智慧城市建設、政務資訊化建設也息息相關。日前,北京出臺區塊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引起業內熱議。事實上,此前湖南、長沙、廣州、寧波等地已經出臺區塊鏈三年發展規劃,並均將2020—2022年三年視為區塊鏈發展的重要窗口期。

此前,國家資訊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等聯合發佈《區塊鏈助力中國智慧政務發展駛入快車道》研究報告認為,政務資訊化建設至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政務數據,線上服務達到全球領先發展水準,然而這些龐大的生産要素在“網際網路+”的改造下並未釋放出巨大潛力,仍存在政務“數據孤島”、政務數據資源碎片化、政務發展不均衡、政務協同缺乏互信基礎、城市數據監督不到位等“頑疾”。

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政府治理新模式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産業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指出,區塊鏈技術將使傳統生産關係發生深刻改變,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的建設,而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的建設,都離不開政務資訊化建設基礎。

“區塊鏈技術的誕生,將探索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政府治理新模式,建立健全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助力中國智慧政府建設駛入快車道。”單志廣表示。

《區塊鏈助力中國智慧政務發展駛入快車道》研究報告中顯示,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援和推動下,我國政務資訊化市場從2008年起開始飛速增長,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2018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超過3000億元。預計未來5年內,電子政務將保持13%的年增長率。實際上,多地政府在較早期就已經注意到了區塊鏈技術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提出將區塊鏈應用於政務服務。政務應用在政府採購區塊鏈項目類別中佔比也日益增長。

火幣中國CEO兼火幣研究院院長袁煜明認為,憑藉分佈式協同、身份驗證、可追溯、不可篡改等優勢,區塊鏈技術能夠打通政務“數據孤島”、追溯數據流通過程、明晰權責界定、實現政務數據全生命週期管理,能夠有效解決現有政務資訊化難題,賦能電子政務,助力智慧政府落地。

接下政務資訊化改革接力棒還欠火候

“當前世界範圍內已有不少區塊鏈政務應用落地,但總體上仍屬小範圍嘗試。這些先行者在探索路上也面臨一些難題:一是區塊鏈政務應用的頂層設計和標準規範缺失,深度應用存在阻礙;二是業務梳理難度大,系統安全方面需要謹慎對待;三是未能充分激發已有系統潛力,重復建設現象嚴重。”袁煜明表示。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重要的生産要素,我國政務資訊化建設至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政務數據,然而這些數量龐大的生産要素並未充分釋放出潛力。厘清數據隱私和安全共用的邊界,是推進政府數據共用,釋放數據要素潛力需要突破的瓶頸。”單志廣説,依託身份認證、非對稱加密體系、智慧合約等技術,區塊鏈可在較細顆粒度上構建政務數據分類共用體系,結合政務數據資訊資源目錄體系,能夠實現不同共用類型數據的依權分類共用,切實保障政務資訊系統的安全可靠運作。

不久前,國務院發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該意見正式將數據納入生産要素範疇,並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此前,為了加快區塊鏈技術在政務資訊化領域的落地應用,由國家資訊中心、中國移動、中國銀聯共同發起成立了首個國家級聯盟鏈應用——區塊鏈服務網路(BSN),並從4月底開始進入全球商用階段。

“作為能夠實現數據全生命週期管控的技術,區塊鏈將會在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中發揮巨大作用。在政務資訊化領域,區塊鏈技術將從網際網路的手中接過深化政務資訊化改革的接力棒。”單志廣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