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要有所追求的,人的一生是要講奉獻的。一個人如果只為了自己而不講求奉獻,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這一生的追求只有兩個字:綠色。為了綠色事業,我在這一行業整整奮鬥了二十年,當經過那麼多艱辛而迎來一片綠色和它的果實時,我的夢綻放了。--王希斌

王希斌,男,生於1973年,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甘肅神州巨龍集團公司董事長,甘肅敦摩(張掖民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從1988年起,王希斌開始了長達20年的“綠色創業”歷程,他把一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和智慧心血獻給了隴原“植樹造林--生態園藝--綠色産品開發”事業,風雨兼程創大業,勵精圖治求奮進,開創了充滿生機盎然的綠色産業,纍纍碩果閃耀在隴原大地上。2020年1月,他意氣風發地到首都北京領獎,獲得了由生態文明中國行活動組委會、2019年全國生態文明建設領軍人物頒獎盛典組委會頒發的“2019年度首屆最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引領者”獎——這是他人生和事業斬獲的最高榮譽,也是黨和國家對其生態文明建設辛勤汗水與執著付出的最好嘉獎!

作為當代青年創業者,特別是綠色創業踐行者。他的自覺自願行為,使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神聖而偉大的誓言更加鮮活而富有感召力。

大漠,夢開始的地方

甘肅武威涼州,位於河西走廊,地處騰格裏與巴丹吉林兩大沙漠邊緣,浩瀚大漠、長城烽燧、絲路古道是這裡典型的自然景觀,而王希斌就生於斯、長于斯、創業于斯。

從小,在王希斌的記憶中,家鄉一片荒涼,由於嚴重缺水和風沙侵擾,寸草不生,特別是家園良田時常被沙漠掩埋,莊稼顆粒無收,群眾生活極度貧困。聽慣了狼嚎般的風聲,看慣了龍卷似的黃沙,受慣了“腸將軍”的饑餓,這是王希斌從小到大的真實生活與真實感受。

他説:“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我又當過農民,從事農業工作,所以我最了解農民的疾苦生活,這一切都來源於沙漠,來源於生態脆弱,更來源於歷史以來盲目無度的開墾。我最明白,植樹造林,封沙育草,發展沙産業,開發沙産品,振興三農,是唯一的選擇,也是改變家鄉貧困面貌唯一的出路。”

生態立業,讓廣大農民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説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艱難,但,既然立下了宏偉誓言,將意味著什麼!這,也許就是王希斌之所以能堅持二十年如一日,不懈植樹造林,改變生態環境,開發綠色産業,把一生最寶貴的年華奉獻給綠色事業的初心和使命。

永遠不會忘記,20多年前,當他把經過艱苦努力選育出的新品種送給鄉親種植獲得豐收後,他們感激地拉著的手久久不願鬆開的親切情景;也永遠不會忘記,當他在村上搞種植技術培訓時,農民在村口排成兩隊夾道歡迎的感人場面。“只要農民滿意”,“只要綠色遍地”,“只要興業富民”,也就成了他最大的心願和今生的追求。

家鄉為他提供了幹事創業的沃土,他的青春綻放無垠綠野中。在帶領鄉親們植樹種草的同時,王希斌不忘營建自己的示範點--沙漠治理和苗木基地。從1995年以來,他先後組織舉辦農民培訓班100多場次,無償印發技術資料萬餘份,培訓農民上萬人次。他陸續治理沙漠一萬多畝,栽植綠化苗木4000畝,先後為家鄉和方圓十里八鄉村莊提供樹苗近千萬株,為家鄉乃至涼州沙漠治理和綠化造林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王希斌的心目中,一個幹農業的人就是要努力把所學知識貢獻給家鄉治沙造林,就是要幫助農民拓寬發家致富的路子,實現産業旺、生態好、農民富的目標。他熱愛家鄉,紮根地方,一步一個腳印,為涼州生態建設貢獻出了青春與力量。他不愧為“建設生態林業、發展富民林業、倡導人文林業”的領軍人,更是“兩山”理念的堅定踐行者。

他已從事綠色事業20多年。他堅守初心,致力於生態林業發展,帶領農民共同致富。在鄉親們的眼裏,他肯鑽研,有想法、善管理,他懂民心、知民意、解民憂,肩負著一域沙漠治理、一方百姓致富的神聖使命。

黃河,夢覺醒的地方

心有大局,聚力“龍之夢”。

從1998年起,王希斌移師甘肅蘭州黃河岸邊,開始了一項“另類”而全新的“龍之夢”創業征程,這是他綠色夢的理念昇華。

一個人的意念常常出現在夢境之中,現實的夢與夢中的夢相互疊加,又一次催生了他的奇思妙想,創業心勁。他做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了黃河邊,見到了“龍王爺”,好奇心使他一路跟隨“龍王爺”,轉山轉水,來到了黃河中間的一個島嶼上,倏而,“龍王爺”隱遁在了島嶼上。但見這裡,如同桃花源,幸甚至哉!這塊島嶼似乎與世隔絕,黃河之水環繞著它、浪濤包裹著它、神龍護佑著它,因而人跡罕至,成為黃河上游一塊絕佳的秘境之地。

這一年,王希斌註冊成立了甘肅神州巨龍集團公司,開啟了“龍之夢”新的創業歷程。

這塊島嶼位於蘭州西固河口鎮,居黃河水中央。河心島原名為夾灘島,民間亦稱“桃花島”,位於河口鎮鹹水村、新舊城大橋以東100米的黃河水中央,是萬里黃河流經九省市區段中最大的一個河中島嶼。河心島北岸對面是東西走向的裸露赤岩的丹霞地貌山脈,與河心島並峙相望;南岸有現存始建於明代的黃河古水車,屬黃河上游標誌性建築,歷史文化遺産。

河心島北離岸300多米,南邊距岸200多米,黃河在此水流湍急,浪花飛濺,形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源之境”。整個河心島生態植被良好,樹種繁多,草木茂盛,奇花爭艷,尤以桃樹最多,中有雜樹,落英繽紛,芳草鮮美,鳥雀歡歌,因而有“桃花島”之譽稱,這裡因而也是鳥雀的天堂。

如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最先看到片片桃林,樹下積澱了厚厚的桃子,散發出的味道似貯藏多年的醇酒的芳香。還有各種各樣的樹木,樹下同樣是厚厚的一層落葉,走上去像踩在棉花堆上,稍不小心你會趔趄失足。更有各種無名芳草,靜靜地盛開著,無人欣賞,只有無名的鳥雀為其作伴,為其歡歌。

這裡位置獨特,左青龍右白虎,是古籍記載和民間傳説中的神龍翹首之地。這裡有許多神奇的故事,凡蘭州一帶降雨,必從此島開始;若遇黃河河水暴漲,必有龍吟之聲。2016年仲夏,台灣著名高僧聖龍法師來到此島,正值伏暑乾旱無雨,法師設壇祭天祈雨,説三天后必降甘霖,果然應驗,三天后大雨傾盆,亦是從此島開始的。

河心島是黃河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因打造黃河風情線的需要,也因河心島建造“中華祭龍壇”的需要,如今河心島又被稱作“巨龍島”。在此島上建造“中華祭龍壇”,旨在傳承龍文化、弘揚黃河文化,讓這塊豐水寶地再放異彩。

“中華祭龍壇”項目由甘肅神州巨龍集團公司承建,這家甘肅省級龍頭企業,因其董事長王希斌先生愛龍、敬龍、崇龍之心使然,曾無數次在夢中遇神龍對話,似承龍旨運,有了理念,決意將多年經營的農業産業轉身為發展龍文化産業,他與台灣著名高僧聖龍法師相攜,聯手打造“中華祭龍壇”,以圓夢神龍,也為這塊島嶼留下一塊龍文化的豐碑。

巨龍島屬蘭州西固區重點建設開發的“一山一港一遺存,一水一島一古鎮”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項目,項目名稱定為“黃河·龍文化産業園”,主體設施包括島上中華祭龍壇、環島水上游和河岸餐飲食宿業三位一體,讓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黃河風情與黃河文化深度融合,期望成為龍文化聖地、黃河文化品牌産業園,講好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開發黃河産業,造福黃河兒女。

依託得天獨厚的黃河水、巨龍島豐厚的自然資源,依靠既有冰山奇峰、名山聖水、奇花異木、珍禽奇獸,亦有古老久遠的城郭烽燧、氣勢恢宏的宗教寺廟、神秘悠遠的驛站古道、源遠流長的黃河風情,還有莊嚴神秘的宗教活動、風姿萬態的民俗文化、博大精神的龍文化,巨龍島得天時、佔地利、盡人和。

“中華祭龍壇”建設項目構思新穎、想像豐富、寓意深刻,既體現文化發展的國家戰略,又符合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政策,還弘揚黃河文化、龍文化的精神,為甘肅打造繁榮發展的“甘肅版本”,最終成為矗立在金城蘭州黃河岸邊的文化性地標建築。

多年來,甘肅神州巨龍集團公司秉承“實業興邦、實幹創業、實踐真知,忠心為黨服務,誠心為國效力、愛心為民造福”的宗旨,本著“植根甘肅文化沃土,弘揚中華龍的精神,借力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一流文化品牌”的發展理念,融合産業、文化、旅遊為一體,以高遠的目光和超人的膽識,斥資10億元,在黃河上游唯一的、黃河最大的天然河心島----“巨龍島”上,建造“中華祭龍壇”,創建炎黃子孫共同的精神家園,生動地踐行了重鑄中華民族信仰的國家意志和時代精神。

張掖,夢飛翔的地方

夢想永不懈怠,創業永不止步。

2018年,王希斌再次輾轉甘肅張掖,尋找他的“夢之果”。這一年,他註冊成立了甘肅敦摩(張掖民樂)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立項專事綠色秸稈和枝椏清潔制漿造紙生産,期望多年的綠色夢結出纍纍碩果。

擁有生態理念以及不怕苦、不服輸的精神,他主動謀劃,要與張掖民樂通力合作,幹成一些有利三農,農民持續增收的大事,而民樂縣亦全力以赴參與支援這一清潔綠色環保工程落地民樂。

2018年7月,坐落在民樂工業園區的“秸稈和枝椏清潔制漿造紙生産”大型項目正式開工。作為實現民樂發展夢的重要載體,該項目為投資5000萬元,年産10萬噸秸稈和枝椏清潔制漿造紙生産項目。

面對投資大,時間緊,任務重的等難題,王希斌帶領同事,根據國家政策規定與項目建設要求,精準安排工作時間表,派專人全程盯緊,以最快速度、最佳品質建設該項目,確保工程如期建成,如期收益。

一個有夢的人,這是一種多麼幸福的體驗啊。這種幸福來自於堅守初心,為民服務的初心;來自於鑽研技術,服務地方發展的智慧;來自於紮根基層,敬業奉獻的奮鬥精神;來自於“堅韌不拔、不斷超越”精神。

王希斌,是一個不折不扣建設生態綠色的築夢人!

“綠色”不只是一種顏色,更是一種理念,也是我們國家發展的終極追求之一。論語中説“切問而近思”,綠色發展這個共識,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每個人都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品質發展新理念,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付諸於行動,才能更好的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把農村變得更加漂亮,把現代農業做到協調發展,這才是脫貧攻堅的基礎、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王希斌説,他要每一年做一點,每年都要有新變化,讓綠色始終保持強大的吸引力。是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懷揣夢想,就一定能夠抵達夢想的彼岸。

20多年來,已是當地知名企業家的,王希斌懷揣著“獨富不如眾富”的夢想回到家鄉。為了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王希斌創立了集團公司,以“建設綠色家園、發展鄉村旅遊、帶領村民致富”為初心,厚植生態根基,深耕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産業,在綠色發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中,有效發揮了基地的帶動作用,帶領當地百姓發家致富奔小康。

為保證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貧困戶,進一步提高群眾組織化水準,有效破解農業風險高、農民技能低、農業項目少等普遍性難題,王希斌成立了農村合作社,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形式,按照“你不種,我承包;你想種,我來教;你種了,我來銷;種和肥,我先掏;豐收後,再補交。”的服務“三字經”,有效解決了農戶和社員資金、種苗、管理、技術、銷售等一系列難題,讓群眾有事做、有錢賺、能致富。

目前,王希斌的合作社立足蘭州,走向隴原大地,已經輻射帶動周邊貧困村,覆蓋貧困戶、貧困人口,社員達到2028戶1萬餘人,共流轉土地10000余畝,僅每年發放給貧困戶和農戶的工資就達1000余萬元,助力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民營企業不能缺位、不可不為,也必定大有作為。”這是王希斌的宏偉抱負和遠大志向。到目前為止,甘肅神州巨龍集團公司已向社會提供固定工300多人次,每年安排臨時工和季節工10000多人次,累計帶動3000多貧困戶脫貧,幫助消除國家級貧困村1個,省級貧困村2個,市級貧困村3個,為貫徹落實脫貧路上不讓一戶貧困家庭掉隊的目標做出了他的一份貢獻、奉獻了一份力量。

“當初回鄉創業,就是想傳承光大幾千年祖輩留下來的産業,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有廣闊前景、能持續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綠色産業,也是有持久生命力的生態産業。”説起回鄉創業的初衷,王希斌説出了發自肺腑的心裏話。

對於未來的發展,王希斌信心滿滿:“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農業、現代農業與文化附加值相結合的産業鏈。”

在王希斌的創業藍圖裏,首先是要圍繞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滿足遊客休閒消費需求,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礎,以創新創造為路徑,以古樸村落為形,將休閒農業發展與現代農業、美麗鄉村、生態文明、文化創意産業建設融為一體的現代休閒農業,讓廣大農民生活勞作在綠色文明的新農村。他還從長遠出發,計劃把農村的傳統文化附加值充分放大,建設民俗博物館,通過綠色文化、綠色雕刻工藝品廳、特色果品和鄉村民俗,展現人民辛勤勞作的質樸形象和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