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發揮口岸戰略資源的引擎作用?如何在推動高品質發展、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同時,形成口岸經濟發展新優勢?日前,市政協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諮詢委員會組成課題組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形成天津建設國際一流口岸、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調研報告,建議實施“12346”戰略,實現口岸服務功能和水準全面提升、口岸港産聯動帶動經濟發展能力全面提升、口岸腹地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報告指出,國際影響力、服務功能、運作效率、生産方式等是考量國際一流口岸的主要指標。目前,天津口岸具有一定規模,集裝箱增速較快,服務要素齊全,已基本形成口岸服務産業鏈和功能鏈,營商環境逐步改善,服務京津冀的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經濟規模較小、産業主體少發展不充分、技術創新滯後等方面的問題。

報告建議,要強化口岸戰略意識,做好頂層設計,實施“12346”戰略發展思路,實現建設國際一流口岸“一個目標”,促進港産聯動、港城聯動“兩個聯動”,夯實基礎設施、資訊技術、制度體系“三大支撐”,完善樞紐與通道、貿易、産業和開放“四大功能”,聚焦商貿流通業、國際航運與物流業、臨港製造業、創新型金融業、遊輪産業和基於網際網路與大數據的資訊諮詢仲介服務業等“六大産業”。

同時,夯實基礎設施,通過優化口岸集疏運體系,建設國際海、空、鐵三大通道,加快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加快完善口岸功能;整合口岸市場要素,通過聚焦六大産業,著力拓展産業鏈與價值鏈,完善“海、空、鐵”園區國際服務功能,打造專業貿易服務平臺,建設口岸金融科技創新示範園等手段,促進口岸經濟繁榮發展;提高口岸市場化程度,通過打造競爭性口岸建設開發市場,建設富有活力的口岸投融資市場,增強口岸輻射力與集聚力;推進智慧口岸建設,建設口岸基礎數據庫,推進大數據資源國際化,提高口岸的服務效率,增強決策支援能力,強化口岸對外開放功能,推進智慧促進口岸經濟快速規範有序發展;借力“天津現代口岸協同創新中心”和相關智庫,不斷深化對口岸創新發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