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115萬字的《人世間》,完成于北京語言大學四百字的方格稿紙上:前半部分一筆一畫,字跡工整,乾淨漂亮;而後半部分字體開始“拳打腳踢”,軟弱無力,這時的寫作者已經體力不支。據作者本人説,三年中,忍受著胃痛和頸椎病的折磨,但仍堅持寫完了這部作品。

這就是著名作家梁曉聲創作《人世間》的真實模樣。而日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他憑藉《人世間》(上、中、下)獲獎。

長篇小説《人世間》以北方省會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從上世紀70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後的今天,呈現了普通民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多角度展現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

2019年,梁曉聲將迎來70歲生日,他從事的文學創作生涯已逾40載。在40餘年來的創作歷程中,他與時代同行,筆耕不輟,始終保持著對社會的關注與思考,用有溫度的文字、鮮明的人文關懷,記錄時代,成為中國當代作家中當之無愧的“常青樹”。

“儘管文學有各式各樣的流派、各式各樣的主義,但是影響我最深的、我最喜歡的,還是現實主義。”在任何時候,梁曉聲都坦言對“現實主義”的熱愛和堅守。

“我們作家就是為寫他人而存在的,為有讀書習慣的人服務的。不斷寫形形色色的他者,這個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克服自我的主觀性、狹隘性和片面性。”

“寫作不僅要寫人在現實中是怎樣的,還要寫人在現實中應該是怎樣的。由於在思考,不斷有新的主張,這時候的寫作功利性就少了。”

……

梁曉聲娓娓道來。他用作品向現實主義致敬,現實主義亦寄託著他對人的理想。

“年近70,還求什麼呢?”梁曉聲坦言,文學改變了自己,自己也要向文學做一種回報。“文學給予了我很多,我欠文學一個回報,我應該反饋社會、反饋那些幫助過我的人,這次創作《人世間》就是圓了自己的這個心結。”他説,“寫建築工人、寫那些留城的姊弟,這些人在文學畫廊中被忽略很久,我希望把城市生活狀態做一個掃描式的呈現。”

閱讀進入快餐時代,微閱讀日益繁盛。是否還有人讀長篇小説,甚至也曾一度引發討論。對此,梁曉聲極力倡導人們應該重視閱讀。

“一個人的心靈成長、發育、思想沉澱史,一定伴隨著閱讀史,古今中外都如是。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同樣是與人類的閱讀史相伴同行的。”梁曉聲認為,迄今為止,人文的全部成果主要還是在書籍中,因此國家一直號召全民閱讀、提高公民素質,文化養成還是要靠讀書。

梁曉聲出生在哈爾濱農村,從小的艱難生活,讓他對社會人生有著不同的思考。正因為如此,從《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年輪》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到三卷本《人世間》,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從他的日常生活一直蔓延到作品中,也在影響著他身邊的人。

北京語言大學裏有一個學生微信群,名叫“梁師亦友”,是梁老師學生的群落。因為其中有梁老師帶的各屆的學生,有的人互相並不認識,但又因為梁老師,感覺又彼此熟悉。

一個2002年曾上過梁曉聲創作課的學生回憶:“那時,梁老師上班的標配是一輛二六自行車和一個帆布袋。多年如一日,這於是成了我對他最深刻的印象。”

沒有微信、不會用電腦的作家梁曉聲,就這樣一筆一畫地把《人世間》樸素、真切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這個梁老師,樸素得讓人敬佩。”這位同學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