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臉”並非一個醫學概念,而是正畸治療中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其主要特徵為“兩凹一突”,即頰部及太陽穴凹陷,顴骨突出,使得面部輪廓欠豐滿,法令紋明顯而呈現老態,常見於進行正畸治療的成年女性,尤其為30歲以上女性。

面部的輪廓線條與面部解剖結構的功能及狀態息息相關,肌肉的萎縮,脂肪的吸收,韌帶的拉伸等均會引起皮膚形態的改變,而頜骨位置的變化也會伴隨軟組織的適應性改建。因此,有觀點認為若在正畸過程中採用拔牙矯治,牙齒的缺失可能會導致面中部的凹陷和顴骨突出而引起“牙套臉”,但目前已有研究證明,拔牙矯治並不會導致“牙套臉”。無論拔牙與否,在正畸治療過程中頰部的豐滿度均會有所下降,“牙套臉”與拔牙矯治並不相關。同時,正畸治療中牙齒的移動主要引起上下頜骨與面下部軟組織的改建,對顴骨的突度沒有影響。因此,“牙套臉”所呈現的“兩凹一突”主要是由面部軟組織的改變引起的。那麼,有哪些危險因素可能會導致“牙套臉”的出現呢?‍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主任金作林教授讓為,“牙套臉”的危險因素包括四個方面:

咬合力下降,咀嚼肌萎縮。正畸治療中牙齒敏感疼痛,咬合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作為面部主要的咀嚼肌,頰部的咬肌以及太陽穴處的顳肌會隨著咀嚼活動的減少而萎縮,顴骨失去了頰部肌肉的襯托而在視覺上顯得突出,影響面部輪廓線條而呈現“牙套臉”的形態。

咀嚼習慣的改變,脂肪流失與下垂。咀嚼習慣的改變可對脂肪的分佈産生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咀嚼活動降低引起了肌肉的萎縮,脂肪組織由於失去肌肉的支援在重力作用下可能會發生下垂;其次,正畸治療的患者由於牙齒疼痛或不適而進食減少,對脂肪的攝入可能會不足,從而引起面部皮下脂肪的流失,使面中部消瘦凹陷而呈現老態。

面部軟組織增齡性改變。自然衰老狀況下,皮膚彈性下降,對皮下組織、脂肪的約束能力降低,顴骨失去脂肪的襯墊而顯突出,鼻唇溝由於脂肪堆積出現加深,使得面中部凹陷。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面部軟組織厚度會明顯減小,這種變化約在30歲之後會更為明顯,此時女性面部軟組織對外部刺激因素更加敏感,尤其在頰部、顳部、眼眶下區域的軟組織,因而容易呈現出“牙套臉”的面容。

顴骨突出,下頜角寬,面型寬短。顴骨突出,下頜角寬,面型寬短的面型是正畸治療中出現“牙套臉“的易感因素,由於此種面型骨性結構較為突出,一旦面部肌肉萎縮、脂肪流失,面部失去軟組織的襯托,面部輪廓的變化會更為明顯。總之,這些容易導致牙套臉的危險因素在治療前就應該明確,在整個治療中儘量避免。


“牙套臉”的防治策略包括五個方面:具有以上危險因素的患者,治療前的知情同意十分必要;矯治過程中加力儘量輕柔,應用細絲或自鎖托槽,減少牙齒的酸痛,影響咀嚼功能,或選擇無托槽隱形矯治,可在進食時卸下矯治器,有利於正常咀嚼功能的維持;儘量維持正常咀嚼強度,多進食韌性食物,減小食物體積放于後牙區咀嚼;加強面部肌肉的訓練,如進行咧嘴練習、“牙套操”等訓練維持肌肉的活動度;正畸治療結束後,隨著咀嚼功能的恢復,“牙套臉”可有一定好轉,後期也可通過自體脂肪充填、顳部或蘋果肌注射玻尿酸等美容手段進行改善。

專家簡介:

 

 金作林,1992年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現任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02年獲口腔正畸學博士學位,2002-2004年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博士後,2010-201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牙學院留學。從事口腔正畸臨床工作20餘年。

科研工作:

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SCI收錄11篇;主譯、副主譯正畸專著3部,副主編專著1部,參編參譯多部專著;近五年承擔或完成課題1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級課題8項;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研究方向:牙周組織重建後的正畸治療;兒童顱頜面生長髮育及相關錯牙合畸形。

擅長領域:

反合畸形的綜合治療;成人牙周病伴錯牙合的正畸治療;成人牙頜畸形的正畸治療

學術任職:

中華口腔醫學會正畸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陜西省口腔正畸專委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正畸學雜誌副主編,世界正畸醫師聯盟會員,美國正畸協會國際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多部雜誌編委,Archives of Oral Biology;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J Dental Research; Differentiation等國際雜誌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