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天兒不錯。家住天津市河西區的李麗娟臨時決定回趟娘家。從家出發,驅車直奔快速,上了津薊高速,兩個小時後,到達薊州八仙山腳下的一個小村──下營鎮古強峪村。冬季的故鄉一點兒也不寂寞,有不少天津、北京、河北的遊客前來度假。李麗娟不禁感嘆:“公路修到家門口了,感覺進山、出山都是一腳油的事兒!”

回家這條路,李麗娟來來回回走了近30年。歲月流轉,時光如梭,她見證著“娘家路”的變遷。

李麗娟是上世紀70年代生人,在她兒時的記憶裏,家門口一條窄窄的羊腸小道,是與外界聯通的唯一通道。那時候,去趟鄉里就是“出遠門”。村裏很多老人,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大山。1990年,她初中畢業,第一次走出家門,來到市裏投奔親戚,離開家的時候,和媽媽抱在一起哭成一團。“那麼遠的路,不知多久才能回家見一面!”

有關家鄉的路,李麗娟記憶太深刻了。

“有一次正趕上剛下過雨,我要回市裏,可把我難住了。路上一個泥坑連著一個泥坑,根本沒有車開進來,我硬是光著腳走出了10公里,好不容易搭上一輛拖拉機,才到了縣城長途汽車站。”李麗娟感嘆,每次回家都感覺像是“長征”,後來定居市裏,孩子小的那些年,她不怎麼回娘家,一個單程,五六個小時,太折騰。

行路難,最難的是像古強峪村這樣的薊州北部山區村。

下營鎮太平溝村黨支部書記劉佔林感受更深。太平溝這個小村坐落在八仙山的半山腰。改革開放初期,村裏的唯一一條主幹道,是村民用腳硬踩出來的,連馬車都進不來。由於路難走,山裏的果樹豐收了,很難及時運出去,只能一點點將果子背到山下。偶爾有進村收的,收購價格至少比村外的低2毛錢。路難走,村裏窮,那些年,只看到往外嫁的姑娘,不見娶進來的媳婦。 

硬化路面少,路網不密集,高速路、快速路更是沒有。改革開放初期的津郊,路況整體比較差。當時的薊州,全區範圍內的公路網只有227公里硬化路面,全區大部分是泥土路,路面很窄且坑洼不平。

要致富,先修路。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津沽大地。修路,是渴望富裕的人們最急切的期盼。

城市檔案中記載了天津市路網建設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從泥土路到沙石路,從水泥路到柏油路,再到不斷延伸的高等級公路。作為國內較早啟動環城公路建設的城市,1986年中環線竣工通車,僅僅一年之後,外環線又宣告建成。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快速路、高速路、地鐵在天津市突飛猛進,目前,“7橫6縱4條聯絡線”高速公路網已經形成,高速公路總里程由0公里發展到1200余公里,高速公路網密度達到10.6公里/百平方公里。

薊州區公路辦辦公室主任孫建東説:“2008年,全區26個鄉鎮949個行政村通了柏油路或水泥路。2012年,北部山區‘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式啟動,最後27個自然村告別了狹窄崎嶇的土路,使我市在全國率先實現所有自然村柏油路或水泥路‘村村通’。”

公路建設,拉近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也改變了鄉村的落後面貌。

這些年,李麗娟親眼看著家鄉發生了巨變。寬闊整潔的公路在山間蜿蜒,伴隨著烏黑的柏油路,一批批城裏的遊客來了,越來越多的鄉親富起來了,一個個山裏娃走出了大山,一批批大學生願意紮根這裡,為山區作出自己的貢獻。

太平溝這個半山腰的小村,也通上了硬化路。村民買了小轎車,一溜煙開到了山下。村裏的果子,再也不愁賣不出去了。路通了,遊客更願意到山上採摘了,因為純綠色無污染,價格比別處的還要高。

路,致富的路,通向未來的路。改革開放40年,這是一條幸福的路、奮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