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津舉行的第三屆腫瘤轉化醫學國際學術大會上,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陳可欣教授表示,在精準醫學時代,腫瘤防控策略更加提倡“關口前移”,越來越重視對疾病的早診早治和預警預測。腫瘤篩查則是助力腫瘤早期預警的有效途徑。


陳可欣教授介紹,2016年,天津市腫瘤醫院依託率先建立全國首個“腫瘤精準醫學大數據中心”,開始以推進我國“精準醫學”建設為核心,搭建覆蓋我國常見惡性腫瘤的臨床及組學大數據平臺,在臨床大數據與生物樣本數據的整合和共用機制下,為腫瘤精準醫學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與技術支撐。

“腫瘤精準醫學大數據中心”依託于覆蓋20種常見惡性腫瘤、累計收集組織樣本超過5.5萬例、血液標本超過8萬例的高品質腫瘤生物樣本庫,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現已初見規模。在臨床數據方面,打破了過去醫學影像、檢驗診斷、治療方案等資訊獨立存儲、難以共用的“孤島”現象,將病歷資訊根據時間軸進行全盤匯總整合,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匯集220萬例患者數據的臨床醫學數據中心;在基因組學方面,初步完成500余例肺癌、腎癌、肝癌病例的組織標本的全外顯子組測序,預計明年初將正式上線與平臺對接,並將進一步加強對其他病種的二代基因測序,通過進行已知癌症相關基因靶點的測序篩查,促進精準醫學研究成果轉化到臨床,提高個體化治療水準;在病例隨訪方面,率先開展與樣本關聯的10余病種的病例進行出院後隨訪,已完成首批試點項目的2萬餘例病例隨訪,將來可通過回顧性生存分析,為腫瘤治療和用藥模型的構建提供相應依據。

今後,該中心還將繼續為新的腫瘤分類、診斷和預後標準提供討論方向,為腫瘤的早期篩查、診斷和藥物研發提供科學依據,為優秀科研成果持續産出和臨床個體化治療策略改進構建資訊平臺。並經過3-5年時間,從醫院平臺向全國大數據中心發展,匯集全國各地聯盟醫院,最終建立包含生物樣本庫、組學數據、臨床數據、隨訪數據、知識庫、文獻庫在內的“腫瘤精準醫療科研網路”,形成國際一流的精準醫學研究平臺和保障體系,儘早將基礎研究轉化為臨床應用,為我國制定腫瘤精準醫療的臨床標準和應用指南提供依據。

陳可欣教授表示,由於腫瘤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經處於晚期,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預防腫瘤,除了要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和減少相關危險因素,更應該針對性地接受腫瘤篩查,以期在疾病早期就得到及時發現和有效治療。以國內最常見的肺癌為例,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並接受規範化治療,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但臨床上約有70%的患者發現時就已經是中晚期,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15年前到天津市腫瘤醫院診治的肺癌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5年生存率不足20%。隨著篩查工作的開展和人們防癌意識的提高,早期肺癌的發現率有了較大提升,如今醫院接診的患者近60%是肺癌早期患者。再如女性高發的乳腺癌,經規範化診治的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達95%,II期患者也能達到70%以上。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就已對乳腺癌開展大規模鉬靶篩查。亞洲地區乳腺癌防治工作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尚缺乏面向大眾的乳腺癌篩查保障機制。再加上中國是人口大國,醫療資源分佈尚不均衡,在惡性腫瘤早診早治方面工作仍有一定不足,我國女性早期乳腺癌中I期檢出率僅有20%—25%,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則接近80%。

為了進一步探索精準篩查模式,2017年起,天津市腫瘤醫院開展“天津市常見惡性腫瘤早診早治項目”,涵蓋了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等天津市4大高發惡性腫瘤的篩查。項目至今已連續開展兩年,不僅完成了對全市10萬餘人的腫瘤篩查,更發現市區與郊區居民的腫瘤相關危險因素分佈上存在顯著差異,為今後天津市制定這4類常見惡性腫瘤的防治重點提供了基線數據。

相關連結:

陳可欣,天津醫科大學科技處處長,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常見惡性腫瘤預防的研究”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及滾動支援帶頭人,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天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天津市高校“學科領軍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任任委員。先後主持和參加30余項各級科研課題,獲得9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發表SCI論文126篇,影響因子IF〉10論文15篇,單篇最高引用頻次1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