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近20萬隻候鳥飛抵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北大港濕地,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白頭硬尾鴨等珍稀鳥類以及火烈鳥等“稀客”。

      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鳥類遷徙通道,是世界八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部遷徙路線重要組成部分。以北大港濕地為代表的渤海西部,又是這一重要組成部分中最為關鍵的鳥類遷徙通道。作為天津面積最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濕地具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的典型特徵,遷徙中的鳥類選擇在此“補給”。

      據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姚慶峰介紹,進入10月以後,幾乎每天都有大批候鳥來到濕地,通常到水域冰封以後才會離開繼續南遷。

      最新觀測統計顯示,目前,北大港濕地的大小天鵝已達1000余只,開啟“天鵝湖”景觀。除了天鵝,大雁、白琵鷺、赤膀鴨等鳥類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鳥類的總量接近20萬隻。

      近年來,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通過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改善鳥類棲息環境,呵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區記錄到的鳥類已由249種增加到257種。

      姚慶峰介紹,除了遷徙季常見的鳥類外,今年濕地內發現了8只火烈鳥。他説,火烈鳥的遷徙路線並不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這條遷徙路線上,因此初步判斷它們為“迷鳥”。巡護人員近期一直在關注它們的情況。此外還首次記錄到世界瀕危鳥種白頭硬尾鴨。

      為確保候鳥遷徙安全,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已安排專職巡護隊伍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護,並適當增加食物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