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平川區緊緊圍繞非公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以提升組織力為目標,不斷強化政治功能、提升隊伍素質、落實基本保障、聚力品牌建設、促進作用發揮,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水準不斷提升。

以健全組織為基礎,持續擴大“雙覆蓋”。調查摸底明基數。平川區堅持“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區域兜底”的原則,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進行“地毯式”摸排,做到“五清三防”(即經營運作情況清、職工隊伍清、黨員隊伍情況清、出資人(負責人)情況清、未建黨組織原因清,防閉門造車、防錯報漏報、防應付了事),全面精準摸清情況,建立健全基礎臺賬;創新模式強擴面。採取單獨建、聯合建、派員建、指導建和依託市場開辦者建、農村黨組織建、社區協會建等“4+3”組建方式,拓寬組建渠道,提升黨組織組建率。目前全區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已達到72.15%;社會黨組織組建率已達到83%;部門聯動提品質。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建帶群團、群團促黨建”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對兩新組織黨建的支撐作用,在拓展服務領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服務員工、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核心帶動力。

以隊伍建設為關鍵,不斷壯大“生力軍”。該區思想教育突出“新”。以支部為單位細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計劃,通過建立微信群,開設“微課堂”、組織“微研討”、舉辦“微黨課”等創新模式,及時推送最新學習內容,激發黨員參學熱情,爭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目前全區“兩新”黨組織累計建立支部微信群320余個,開展網上學習研討活動1200余次,切實拓展了學習教育覆蓋;素質培訓突出“準”。廣泛徵集培訓需求,不斷創新“兩新”組織黨員教育培訓形式,將教育培訓活動與促進企業發展、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結合起來,融入到黨員綜合素質提升中,切實增強素質培訓的針對性;制度建設突出“實”。在完善落實黨建聯席會議制度、黨建指導員考核制度、黨建聯絡員制度等黨建工作制度的基礎上,結合落實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以“7+1+X”工作載體為抓手,在“兩新”黨組織全面推行“1+11+X”組織生活模式,進一步完善了黨內組織生活制度體系。

以健全機制為抓手,切實築牢“保障網”。落實基礎保障。按照“財政撥一點、黨費給一點和黨組織(黨員)捐一點”的原則,建立了以財政補貼為主、其他來源為輔的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制度,逐步解決黨組織“無錢辦事”問題,累計落實專項經費25萬元。在陣地建設方面,嚴格按照“八有”標準,先後建成中恒、熙瑞、新樂雅等非公企業標準化陣地23個,按照“一室七有”標準,集中打造了中恒學校、慈善會、東順醫院等社會組織標準化陣地11個;強化工作指導。嚴格落實“一把手工程”和領導幹部“一片四點”聯繫制度,黨委成員每人聯繫1個黨建工作站和3個黨支部,按照“一點帶三”方式確定黨建工作聯繫點96個,指導工作站及聯繫點黨建工作,進一步壯大了兩新組織黨建力量,有效解決了“有黨員無組織”、“有組織無黨員”的問題;完善人員選派機制。針對兩新組織工作力量不強、黨建業務不熟的問題,區委堅持每年分批選派鄉鎮街道及區直部門優秀黨員幹部到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支部擔任專職書記、黨建指導員,主抓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黨建業務工作。落實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制度,選派黨建指導員73人,組織向非公黨組織選派指導員12人,為提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水準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創新模式為引擎,全面提升“組織力”。創新服務載體。長征街道化工社區大力推行“三社聯動”機制,以三張清單為抓手,通過搭建平臺、資源連接、組織孵化、活動開展,推動社區社會治理由“獨奏”變為“交響”。組建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孵化民樂養老服務協會、闔愛服務中心、仁愛公益等11家社會組織,制定資源清單38項、需求清單56件、項目清單29個,落實清單項目21個;培樹先進標桿。按照“一聯合、二培養、三引領、六服務”的方法,上河商貿集團打造紅色商圈服務型黨支部,有效擴大黨建影響力。紅星偉業農業公司黨支部按照“黨建+企業+扶貧”的發展模式,探索推行黨群創業互助會,大力推進企業帶動農戶脫貧行動,實現了企業發展、群眾增收的雙贏目標。螞蟻微公益打造“一體兩翼三核四單”公益服務體系,形成黨建引領小公益,公益凝聚正能量的社會組織黨建+品牌;搭建共建平臺。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和兼職委員制度,成立4個街道“大工委”和30個社區“大黨委”,通過落實“三張清單、三雙模式、六連線制”,讓“兩新”組織全面融入、共駐共建。結合推進脫貧攻堅,積極搭建村企共建平臺,深入開展“民企扶弱村”活動,在全區範圍內遴選61家非公企業結對幫扶61個行政村,提供農資供應、技術指導、疫病防治、市場資訊、産品行銷等各類服務,切實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韓敏楊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