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加強人才培養交流 促進中國傳統醫學在海外開枝散葉
南方網訊 “我還有一年就畢業了,回歐洲打算和朋友在德國開一家中醫診所兼研究所。”來自法國的“90後”吉貝,操著一口略帶京味的普通話,兩年前從北京來到廣州,攻讀中醫研究生學位,並跟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羅廣波老師學習。據統計,近30年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收境外進修學習者達12890人次,除港澳臺地區外,北美、歐洲及東南亞等地的求學者最多。
引進人才培養,送出人才交流,廣東中醫藥依託人才戰略,向國際輸送越來越多懂中醫的老外和懂西醫的中醫,將中國傳統醫學帶向全球各地。
走出去▶▷
與諾獎評審機構聯手攻關
和吉貝將學成中醫返回歐洲的路線相反,“85後”醫生蘇國彬即將結束萬里之外的學習,回到廣州——數月前他已順利通過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博士答辯。
卡羅林斯卡學院是諾貝爾獎評審機構,2014年,廣東省中醫院與該學院就中醫藥預防治療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展開闔作。雙方聯手,對中醫界來説極具開創意義。
當時,包括中國在內全球都面臨抗生素濫用、耐藥所帶來的嚴峻挑戰,世界衛生組織發佈首份《抗菌藥物耐藥:2014全球監測報告》,指出抗生素耐藥延長了患病期並加大了死亡風險;耐藥性還加大了衛生保健的成本。
“卡羅林斯卡學院公共衛生領域專家們在尋找‘解藥’時,關注到中醫的一些獨特作用,並向省中醫院伸出了橄欖枝。”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介紹道。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陳瑞芳據此特別談到,中醫並不是大眾印象裏的“慢郎中”,中醫同樣可以治療急症,對疾病的理解並不是病毒感染或衣原體感染,而是運用中醫的整體觀及三因制宜觀辨證論治。“當年‘非典’肆虐,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兩個附屬醫院以中醫‘溫病’思路等對抗‘非典’,效果顯著。”
雖然外國研究者對中醫感興趣,但中西醫是完全不同的科學體系,雙方要如何合作?
盧傳堅告訴記者,合作之初,廣東省中醫院與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就確立了中醫藥預防治療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研究、高級人才培養、短期進修等方面的合作內容,“我們先通過醫院輸送一批中醫藥基本功紮實、又懂西醫的專業人才,到瑞典學習、交流,搭建起中西醫對話的橋梁。”例如蘇國彬在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方向就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感染結局、預防感染措施以及中醫藥的潛在作用。
自2014年至今,廣東省中醫院已向卡羅林斯卡學院選送4名青年學者攻讀博士,1人已通過畢業答辯。今年,廣東省中醫院與卡羅林斯卡學院雙方還將就進一步拓展合作達成共識,採用高級臨床研究骨幹培訓班模式,由卡羅林斯卡學院專家定期來粵授課,從而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人才培養進程。
迎進來▶▷
非華裔中醫留學生增多
在英國出生的簡雅山,今年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讀大三。他的母親是巴基斯坦人,“巴基斯坦傳統醫學也利用當地的植物做成藥給病人服用。兩種不同的文化在傳統醫學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簡雅山學的是中醫基礎理論,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説,要背誦中醫古文典籍,搞懂陰陽、節氣……難度可想而知。但迎難而上的簡雅山,越來越被中醫的魅力折服。現在他和師兄一起在廣州一間醫館跟診,專門為來此看病的外國人做翻譯。“對一些外國人來説,傳統醫學好像是迷信,我們用他們能理解的説法去交流和解釋,會更有説服力。”
類似吉貝和簡雅山這樣的中醫留學生,正把中國傳統醫學帶向世界各地。廣州中醫藥大學自1974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以來,已為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2萬多名中醫藥高級人才。目前,在校國際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超過3000人,其中學歷教育學生超過2300人,規模居全國同類院校首位。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楊忠奇長期關注中醫人才培養,他發現近年來一個新現象:非華裔的求學者越來越多。“這些外國留學生學成回國,絕大部分都從事中醫藥行業的工作,帶回去的不僅有中醫技術,中醫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也隨之在海外開枝散葉。”
新挑戰▶▷
針灸之外中藥尋求落地
據統計,歐洲中醫藥協會註冊會員中有14000余名中醫從業者。匈牙利是目前歐洲唯一一個實現中醫藥立法的國家,此外,荷蘭、瑞士、德國對中醫接受程度較高,德國現有2萬多名註冊中醫針灸師,荷蘭中醫診所已達上千家。
然而,中醫要在西醫的大本營裏發展,還面臨多重障礙。記者了解到,中醫在歐洲人眼中屬於“補充和替代醫學”,極少有國家專門針對中醫設置職業資質。當地一些中醫“診所”只能以健康諮詢的名義營業。
楊忠奇告訴記者,不遠萬里來中國的留學生都希望學有所用,但在歐洲,中醫行醫、開方仍存在較大的阻礙。“行醫沒有法律身份,治療仍以針灸為主”。沒有中藥,中醫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楊忠奇看來,中醫要走向國際,人才培養不僅要有基礎研究方面,也應有藥品方面。“這類人才,一方面要有紮實的中藥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需懂得當地的藥品監管法律法規。”“我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與企業合作加緊人才培養,從而幫助更多藥品獲得歐美市場認可。”
經過5年合作,廣東省中醫院與卡羅林斯卡學院也將在中藥復方領域試水。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説:“卡羅林斯卡學院提出要跟我們合作開展中藥復方研究,第一個目標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類風濕、銀屑病等。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合作研究,能提供充分的臨床和實驗室證據,並按照歐盟藥品註冊的要求,開發出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藥新藥。”
“中醫離不開中藥,我和合作夥伴考慮,在德國行醫仍以中藥為主,針灸推拿為輔”,吉貝説,自己想開的不光是診所,也是研究所,運用中醫的思想,研究歐洲中藥材的性味與功效。
■特寫
嶺南小小銀針
架起交流橋梁
毫釐之細的銀針,在拇食指指腹間快速捻轉8圈,手腕微動,銀光一閃,穩穩扎中穴位(見小圖),速度之快,連患者本人也幾無感覺。
“飛針”之名由此而來。嶺南陳氏針法經過五代人逾百年的傳承發展,已成為嶺南針灸學術流派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第四代傳承人,陳秀華與第五代傳承人及工作團隊協作,用小小銀針醫治無數海內外患者,將嶺南中醫藥這張“名片”遞至五湖四海。陳秀華告訴記者,早在第三代傳承人陳全新年輕時,嶺南陳氏針法即遠赴葉門,為當地民眾診治疾病,被譽為“東方神仙”。
陳秀華的病人中,不少是從海外慕名而來。來自法國的Sanson,患帕金森症10多年,連行走也需要拐杖和家人攙扶。2018年6月,Sanson第一次來到廣州,嘗試了飛針治療不到三個療程,動作遲緩明顯改善。今年3月,Sanson帶著一家五口再次從法國來求醫,經過約20天的規範治療,Sanson扔掉了拐杖,他主動要求開中藥回家。“我相信中國醫生的方案,希望以後在家門口也能看到中醫。”
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如今的嶺南陳氏針法,先後獲邀到20多個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進行推廣應用,還通過傳徒授藝,將這一嶺南特色中醫藥技法傳遍世界各地。來自香港的韓海珊,每週都在穗港兩地奔波,跟著陳秀華學習嶺南飛針。像她這樣的境外博士生,陳秀華帶了8個,分別來自香港以及新加坡、加拿大等地。
“療效是中醫的生命。”陳秀華認為,中醫藥走向國際,針灸先行一步。“針灸要更進一步獲得國際社會認可,需要借助現代醫學的評價標準,驗證它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重復性,在臨床療效明確、已經有足夠循證醫學證據的優勢病種領域繼續發力。”據悉,目前在失眠、頸椎病等5個病種上,嶺南陳氏針法已經形成相關臨床操作方案和技術操作規範,“未來希望能發佈相關國際標準。”(記者 李劼 嚴慧芳 實習生 林綺姍)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廣東加強人才培養交流 促進中國傳統醫學在海外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