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投資增速創年內新高:穩增長更利長遠
10月20日,廣東省統計局公佈前三季度廣東經濟數據,多項經濟指標創下今年以來新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廣東固定資産投資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速,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1.3%。
梳理今年以來的經濟數據可以發現,這一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不僅在時間維度上為今年最快,在空間維度上同樣屬於高增長——11.3%的增速顯著超過同期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4%,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也排名第2位。
投資增速快,一方面作為“三駕馬車”之一為短期經濟穩定增長提供強有力支撐,另一方面,結構合理的高品質投資又為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基礎,這也是面對複雜國際經濟環境,特別是外貿環境面臨較大壓力下,廣東大手筆投資的發展邏輯所在。
多市基建投資增速超35%
多年來,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在對外貿易和産業發展等方面一直引領全國。
然而,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和某些省份主要城市之間基本實現城軌快速聯通相比,廣東省內不少城市之間的交通便捷性並沒有顯著優勢。在湛江等部分城市,缺乏快速高效的對外通道甚至成為了遲滯發展的短板。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高鐵、城軌、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全面推進建設,這一狀況正在快速改變。
9月30日,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的廣湛鐵路開工;十天后的10月11日,梅汕高鐵正式開通,“世界客都”梅州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八天后,湛江機場遷建工程開工,機場工程飛行區等級為4E,具備直航歐美的能力,預計2025年旅客吞吐量將達1000萬人次。
隨著這些交通大項目的投用和開工,湛江和梅州得以與珠三角建立更加緊密的産業經濟聯繫,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事實上,部分城市基礎設施增長迅猛正是前三季度廣東經濟的一大亮點和看點:汕頭、東莞、揭陽、深圳和河源5市的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75.4%、55.7%、53.4%、43.8%和35.7%。
更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全力推進:全省30條在建地鐵和3個有軌電車項目全速推進,穗莞深城際鐵路進入開通倒計時,汕(頭)湛(江)高速公路清新至新興段自7月以來進入施工高峰期。
軌道交通、高速公路、高等級機場……這些現代交通設施的陸續投用,將加快區域人員、物資等的流動,從而為産業發展、消費升級等帶來一系列溢出效應。
前三季度,全省基礎設施完成投資7169億元,增長23.7%,同比提高16.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佔整體投資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34.3%,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9.4%。此外,廣東教育醫療等民生投資也快速發展,前三季度,教育業投資增長36.2%,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45.9%。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此前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遠未飽和,要繼續加大投資力度,這些都是有效投資,既能穩增長,又能促進大灣區的長遠發展。
投資結構優化促效益好轉
基礎設施投資的向好態勢,同樣體現在工業投資領域。前三季度,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1.7%,增速創年度新高。
從省統計局提供數據可以發現,工業投資及工業技改投資增速自5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加快,全省工業完成投資6249億元,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1個百分點。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及供應業增長29.4%。房地産開發投資穩定增長11.4%。
從重點項目看,廣州市第10.5代TFT-LCD螢幕件生産線項目、廣州樂金顯示OLED項目、湛江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等項目進展順利。從經濟長遠角度看,這些規模大、技術水準高的工業大項目為下一階段廣東經濟發展儲備了強勁的動力來源,也是廣東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
更令人欣喜的是,從實際投資結果看,産業工程建設方面的投資結構正在不斷優化。與産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密切相關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産業、綠色低碳、現代服務業和傳統産業升級建設,分別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83.6%、91.6%、90.4%、103.4%和86.6%。
可以看到,前三季度的廣東,不僅投資增速持續向好,投資結構更趨優化,高品質的投資已經轉化為高品質的産業發展:前三季度,廣東3D列印設備增長270.8%、新能源汽車增長76.0%、動車組增長66.7%、液晶顯示屏增長31.8%。
與此同時,“實體經濟十條”“民營經濟十條”“外資十條”等政策深入實施,國家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發力,都有效促進了民間投資。前三季度,全省民間投資完成15406億元,增長6.3%,超過全國平均增速1.6個百分點。
多頭髮力的投資態勢,促進廣東工業效益好轉。1—8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7個百分點,行業增長面比上半年擴大10.3個百分點。(記者 王彪)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廣東投資增速創年內新高:穩增長更利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