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山東法院改革創新 少年審判心理干預機制見成效

稿源時間:2018-05-30 15:54:16  文章來源:中國網新山東  作者:闞金劍 責任編輯:高靜
【摘要】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省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點及全省少年審判心理干預機制的運作情況,並公佈了六起少年審判工作中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干預取得良好成效的典型案例。

  中國網新山東5月30日訊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省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點及全省少年審判心理干預機制的運作情況,並公佈了六起少年審判工作中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干預取得良好成效的典型案例。

山東法院改革創新 少年審判心理干預機制見成效

  會議通報,自2008年以來,山東省未成年犯罪人數持續走低,2014年2133人,2015年1792人,2016年1273人,分別下降15.99%、28.96%。去年,未成年犯罪人數為1671人,比上一年增長23.81%。據統計,三年來全省在校學生犯罪人數分別是:2015年217人,2016年199人,2017年86人。其中2017年比2016年下降了56.78%,徹底改變了在校學生犯罪人數與所有未成年犯罪人數比率連續5年上升的趨勢。

  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特徵減弱。2012年,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犯罪人佔未成年犯罪人總數的11.14%,2016年、2017年僅為6.5%左右。存在心理問題的未成年犯罪人數量逐年增加。近年來,盜竊、搶劫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大幅下降,而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犯罪案件所佔比例大幅上升。2011年該類案件佔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30%左右,而從2014年開始至今,均在40%以上。在審判實踐中發現,這些案件多因未成年人存在焦慮、抑鬱等情緒障礙或邊緣性人格傾向,不能與他人友好交流、正確處理糾紛所致。

  為解決存在心理問題的未成年犯罪人數量逐年增加的問題,更好地促使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保護涉案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山東高院堅持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在未成年人案件審判過程中引入對未成年人心理干預機制。從2012年開始,山東高院在青島即墨、聊城高唐、煙臺芝罘、威海文登等法院部署這項試點工作,並鼓勵全省法官學習心理學專業知識。2013年1月,新刑訴法規定對未成年被告人可以進行心理諮詢和心理測評,以此為契機,未成年人心理干預工作在全省全面推開。2011年至2013年,山東高院連續三年組織全省少審法官參加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未成年人案件審判的司法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全省有200余名少審法官具有三級以上心理諮詢師資格,20%的少年法庭設置了專門的心理諮詢室並聘請了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團隊。

  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的心理干預,不僅可以消除其焦慮對抗情緒,保障庭審活動的順利進行,為量刑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矯正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使其回歸正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從而避免其重新犯罪。

  會後,山東法院還舉辦“山東高院特聘心理專家聘任”儀式,聘任蘇琪等10名心理專家為山東高院第一批特聘心理專家。(闞金劍)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