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山東公安推出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新政 放寬人才落戶條件

稿源時間:2018-05-08 16:23:16  文章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張靖浛 劉貴增 夏陽 責任編輯:高靜
【摘要】山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孫立成要求,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要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聚焦重點領域、護航重大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研究推出一批具有針對性、實實在在的改革服務舉措,全警全力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

山東公安推出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新政 放寬人才落戶條件

  中國網山東5月8日訊 公安機關作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肩負著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防範打擊違法犯罪、維護良好治安環境等重任。為此,山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孫立成要求,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要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聚焦重點領域、護航重大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研究推出一批具有針對性、實實在在的改革服務舉措,全警全力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具體內容如下:

推進簡政放權 方便群眾幹事創業

  4項行政審批實行告知承諾。改革公安行政審批方式,創新監管模式,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在我省29個國家級功能區,取消因私出入境仲介機構資格認定(境外就業、留學除外)”行政審批,實行行業自律管理,允許企業直接開展此項經營活動。對“保安培訓機構設立、公章刻製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典當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旅館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4項行政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

  下放3類審批、製作許可權。為更好發揮濟南、青島、煙臺3核引領作用,充分考慮城市發展需要,報省政府批准後,省公安廳將行政審批事項“因私出入境仲介機構資格認定”,下放濟南、青島、煙臺3市公安局實施,方便企業就近辦理因私出入境仲介機構資格認定,提高審批效率。將電子出入境證件簽注(即電子港澳臺證件簽注)製作許可權,逐步下放至符合製證條件的縣級公安機關,有利於減少流轉環節,提高辦證效率,為申請人赴港澳臺提供更加高效服務。下放居住證製作許可權,在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戶政部門和流動人口聚集較多的公安派出所,可自行配備相應的制證設備,實現居住證“一次辦結、當場發證”。

  “奇葩”證明不再有。“我是我”、“我還活著”、“結婚是真的”、“我是我爸的兒子”……,一些“奇葩證明”一度讓群眾跑斷了腿。2016年8月,省公安廳等12部門出臺了關於改進和規範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取消了14類證明材料,進一步規範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當前,依託全國人口基礎資訊庫,公安機關可查詢跨省人口資訊等。今後,群眾辦理戶籍業務,無需提供戶籍、無犯罪記錄、未落戶證明,簡化了戶口業務申請材料。

  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戶。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人才落戶條件,取消省級高層次人才及其共同居住的父母、配偶、子女落戶限制;取消高校畢業生以及各類具有專業職稱、技能等級人才的就業年限、社保年限、單位性質、居住場所限制;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急需人才憑人社部門證明直接落戶。

  完善居住證制度。進一步簡化居住證辦理手續,優化流程,為流動人口來魯創業就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流動人口在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範圍內跨市、縣異地流動的,自第一次申報居住登記之日起,其居住時間實行連續累計計算。流動人口申領居住證,除申報居住登記時間滿6個月以上外,凡能夠提供在居住地申領營業執照、繳納個人所得稅和“五險”單據、辦理學籍登記、租賃住房等滿半年以上證明材料的,均可申領居住證。深化“網際網路+”應用,鼓勵、引導流動人口通過網際網路申報居住登記,實現零跑腿。到府服務重大項目,免費安裝流動人口自主申報終端,企業急需人才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子女、父母可集中辦理居住登記憑證,不受居住時間限制,享有與居住證同等權益。

強化法治理念 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辦案有了“緊箍咒”。公安機關堅持寬嚴相濟、打擊非法與保護合法並重,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個人犯罪與單位犯罪、正常生産經營活動與違法犯罪的界限,對涉案企業及資産審慎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12389接受投訴舉報。進一步減少事前審核審批,強化對行政審批事項的事中、事後監管,對保留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依法核查審批後行政相對人從事行政審批事項活動情況;對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通過調查訪問、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權力實施效果進行評價監管。同時,將行政審批的內容納入公安機關執法品質考評,全面監督行政審批實施情況,強化行政審批內部執法監督。各級公安機關督察部門嚴格履職,公佈12389舉報監督電話,認真受理投訴舉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執法辦案網上公開。開通公安機關執法辦案公開查詢系統,群眾登陸山東民生警務門戶網站、手機APP,可查詢公安機關行政處罰決定書,特定當事人可查詢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辦理情況。

  推行“一企一警務助理”。加強警企深度協作,積極開展走訪調研,摸清企業實際需求,健全服務工作臺賬;推行“一企一警務助理”,實行“一企一策”,提供精準服務,推動企業警務助理重點項目全覆蓋。加強指導培訓力度,充分發揮企業警務助理在治安防範、資訊採集、矛盾化解、法制宣傳方面的職能作用,落實內保措施,提高防範能力。

  推進“天網工程”建設。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重點強化治安防控和企業內部管理,創新群防群治和打防管控機制,構建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目前,全省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點達85萬個,錄影機達321萬餘臺。

  強化駐外企業安保。隨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快實施,我省對外交流交往日益頻繁,特別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周邊重點國家的人文、經貿往來更加緊密,駐外企業安全需求日益增長。為此,省公安廳圍繞優勢産能走出去,積極調研重點企業海外安全需求,指導企業加強自身安全建設,在公安部授權範圍內,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周邊等重點國家的國際執法合作機制建設,建立警務友好交流關係,維護企業境外權益。

突出主責主業 營造良好治安環境

  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圍繞十強産業900個入庫項目,整合專業力量,強化周邊秩序整治,嚴打“在建築工程、交通運輸、礦産資源、漁業捕撈等行業、領域,強攬工程、惡意競標、非法佔地、濫開濫採的黑惡勢力”“在商貿集市、批發市場、車站機場碼頭、旅遊景區等場所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收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黑惡勢力”等11類黑惡勢力。開展重點項目落地區域交通評估和組織規劃,保障暢通安全;為重點項目運送不可解體超限貨物車輛提供通行便利。

  維護健康安全金融環境。密切關注新舊動能轉換中企業兼併重組、基金募集、上市融資進程,深入開展打擊涉眾型、風險型經濟犯罪專項行動,打擊借機詐騙、侵佔、挪用公司企業資産犯罪,保護企業資産安全;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務、騙取金融機構貸款、騙取保險理賠、非法集資、非法傳銷等經濟犯罪。

  破獲侵犯智慧財産權類案件200余起。重點整治制售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侵犯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違法犯罪,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打擊一起。針對制假售假問題,省公安廳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簽署《加強智慧財産權刑事保護合作備忘錄》。與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治理部簽署《加強智慧財産權刑事保護合作備忘錄》,加強警企深度協作,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産權犯罪。今年以來,省公安廳部署開展“春雷行動”,破獲侵犯智慧財産權類和制售偽劣商品案件2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0余名,涉案價值3.09億元。

  “鐵拳”“利劍”打擊食品藥品犯罪。聚焦食品藥品安全,重點治理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行為,打擊濫用國家禁用農藥、獸藥違法犯罪,構建跨平臺打擊網路制售假劣食品藥品犯罪新機制,助力醫養健康産業。省公安廳深化與阿里巴巴戰略協作,拓展與騰訊、京東、蘇寧等實質性合作,運用大數據偵查手段,實施跨平臺和線上線下協同打擊機制。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鐵拳”、“利劍”行動,針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嚴厲打擊在農業生産、畜禽養殖中濫用國家禁用農藥、獸藥違法犯罪,嚴厲打擊涉網際網路食藥犯罪。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破獲食品刑事案件700余起、藥品案件200余起。

  60余套設備抓拍“黑煙車”。與環保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打擊整治排污口非法排污、涉危險廢物、船舶油污非法傾倒、損毀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刪除篡改監測數據等違法犯罪行為,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規範處置行為、淘汰落後産能。集中整治逾期未報廢車輛,一經查獲一律收繳、強制報廢;在省際交通卡口和部分市建設黑煙抓拍系統,依法處罰高排放車輛。

創新管理模式 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輕鬆開啟説走就走的旅行。為創造更加積極主動、開放自信、靈活務實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國人才來我省創新創業,公安機關依據外國人就業主管部門簽發的《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對符合條件的,簽發2到5年外國人居留許可。拓寬加急辦證“綠色通道”,將時間緊急的商務、應試、開學等情形納入範圍;推動出入境繳費業務實現第三方支付。推行往來港澳臺旅遊簽注自助辦理模式,變7個工作日為立等可取;推進24小時自助服務區建設,為辦理往來港澳臺旅遊簽注和領取證件的群眾提供便利。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已實現自助填表模式全覆蓋,共配置104台自助簽注設備和54台自助發證設備,建成7個24小時自助服務區。省內居民可在全省範圍內自助填寫出入境證件申請表、自助辦理往來港澳臺旅遊簽注,可在省內任一往來港澳臺簽注自助辦理設備上查詢往來港澳臺簽注剩餘次數,可在已啟用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隨時自助辦理旅遊簽注、領取證件,輕鬆開啟一次説走就走的旅行。

  為企業提供資訊核查服務。為服務企業更好招工用工,公安派出所為企業提供務工人員身份資訊批量核查服務,努力讓企業安心招工、放心用工。屬地派出所為企業提供務工人員身份資訊批量核查服務,經偵部門完善經濟犯罪嫌疑人、涉案單位“黑名單”、案件參與人“灰名單”、被害人“白名單”,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招商引資項目、經營合作對象背景資訊核查服務。為從源頭上遏制騙貸、銀行卡詐騙犯罪蔓延,省公安廳與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決定,定期將省內公安機關偵辦的騙取貸款、貸款詐騙、信用卡詐騙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資訊更新至共用服務平臺黑名單庫,山東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可通過共用服務平臺進行查詢。查詢端口開通以來,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查詢40.69萬條。

  打造“無人車管所”。車駕管業務迅速增加,傳統的服務模式難以滿足需求。公安機關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化手段,廣泛設置“自助受理機”,在網際網路終端完成資訊採集和補換證等車駕管業務,推動普及車駕管業務自助辦理,不斷拓展業務範圍,打造“無人車管所”,減少辦事群眾排隊等待和辦理業務時間。全省共配置自助受理機22台,群眾自助辦理業務2000余筆,每筆業務平均辦理時間5到10分鐘。推廣應用“交管12123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提高網上預選機動車號牌和辦理牌證率,推進駕駛人自主報考網上繳費。推行機動車檢驗網上預約服務,推廣應用機動車檢驗監管自動審核系統,提升車檢效率;推進機動車“通道式”查驗,完善查驗區設置,實現一次排隊,全部辦結;逐步推廣跨省異地檢驗車輛,實現全國通檢。

  新能源汽車號牌當場製作現場領取。配合省經信委加快淘汰低速電動車産能,治理低速電動車違規生産和違法使用。推廣新能源汽車號牌,增設號牌製作點,方便群眾就近辦理,實現現場製作、當場領取。全省17市已全面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號牌,成為全國最早全部啟用的省份。截至4月底,全省共發放新能源號牌5萬餘副。

  300余項公安業務將實現網上辦理。推進“網際網路+公安服務”是密切警民關係、回應群眾期待的有益嘗試,便於公安機關更好地服務群眾、方便群眾、讓群眾滿意。省公安廳積極構建集網上辦事、民生訴求、綜合查詢、智慧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網際網路+”民生警務平臺。根據建設進度,平臺將於三季度上線運作,用戶和註冊企業單位可通過平臺網際網路站、手機APP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多種載體,隨時隨地上網申辦相關公安業務,了解警務便民資訊。平臺註冊用戶可享受到戶口登記、身份證補換領、居住證申領、駕考預約、預選機動車號牌、交通違法處理和繳費、護照辦理、港澳通行證簽注等300余項線上深度服務,逐步實現最多跑一次、最好零跑腿。針對警務諮詢、辦事須知、政策法規等內容,推行智慧人機交互問答服務,用戶只需“開口講”,系統便能聽懂用戶需求,與用戶自如“交流”,直至給出滿意答案。(張靖浛 劉貴增 夏陽)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