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麥香萬里惠蒼生】余松烈:67年麥田躬耕 只為小麥高産

稿源時間:2016-09-06 20:11:02  文章來源:齊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gaojing
【摘要】從二十八歲來到山東,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他用67年、跨越一個甲子,研究小麥高産栽培技術,用一生守望麥田,他就是山東農業大學教授、著名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余松烈院士。

【麥香萬里惠蒼生】余松烈:67年麥田躬耕 只為小麥高産

  (記者 侯洪強 宋京偉 鄧鶴 段藝軍 張軍)據《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從二十八歲來到山東,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他用67年、跨越一個甲子,研究小麥高産栽培技術,用一生守望麥田,他就是山東農業大學教授、著名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余松烈院士。本台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講述余松烈院士的科研、教育之路。

  2010年6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專家余松烈生前採訪是説,“(明年)早一點,七八號六七號播種,長7個葉子以上,800公斤有希望。”

  這是2010年6月1日,余松烈院士在泰安實地考察小麥長勢、了解寬幅精播推廣情況,當時已89歲高齡的他,一遍遍向工作人員講述技術要點,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創畝産800公斤的目標。

  山東農業大學副教授、余松烈秘書董慶裕回憶,“到了地裏,穗數粒數,余老師大體一看非常高興。”

  “沒想到後期幹熱風的影響、人為的因素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這成為老先生一生的遺憾。”原山東農業大學宣傳部副部長劉觀浦説。 

  躬行麥田,傾注終身。帶著這個遺憾,沒過多久,他就住進了醫院,病床上他最掛念的仍然還是那片麥田。雖滿心期盼,但余松烈已力不從心,他給弟子王振林及學校寫信,信中説“實在對不起,可確實無力再擔任工作了,希望你們能扛起這個重擔。”

  山東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振林説,“既是對我的信任,也是對我們團隊的信任。”

  余松烈192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一個商人家庭,在上海福建完成學業,新中國成立前來到山東農學院,開啟了他67年的小麥栽培科研路。1974年至1978年,在滕縣五年蹲點,初步形成了他的小麥精播高産理論,將每畝播種量由10公斤縮減到了1.5公斤。

  余松烈生前採訪是説,“(在滕縣黃莊)用人工點播,那時候機器也沒有,行距8寸,株距兩寸半,每畝三萬粒,種三萬苗,管理是大隊管理,種是我種的,638公斤,那産量(在當時)最高了,破紀錄。”

  1976年這一年,滕縣有11個村的小麥畝産超過了500公斤,小麥精播高産栽培試驗得到迅速推廣,滕縣80多萬畝小麥全面豐産,平均畝産比1974年增加了86公斤。

  山東大學副校長説,“(意味著那裏)能夠吃上饅頭,並且天天能夠吃上饅頭。”

  1978年3月,新中國成立後首屆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他的“冬小麥高産栽培的理論分析”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迎來了他人生中“科學的春天”。1979年,余松烈開始擔任山東省小麥技術顧問團團長,他跑遍了山東所有小麥主産縣和黃淮産區,到1991年,累計推廣小麥精播高産示範田1億畝,為全國增産44億公斤糧食。1997年,余松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余松烈生前採訪時稱,“我今年已經76歲了,但我還要努力工作,為我們國家、為小麥科技事業、為我們農業現代化建設做出我應有的貢獻。”

  進入85歲高齡之後,余先生不再主持科研項目,但當小麥精播技術進入瓶頸期、産量停滯不前時,老人又扎進了麥田。

  余松烈生前採訪介紹,“一般最高打個500公斤左右,再高就高不了了,我們又開始搞實驗,叫寬幅精播機。”

  憑藉農機農藝結合,寬幅精播今天已成為黃淮海麥區的主導技術,在這一技術理論下,余松烈提出了畝産800公斤的目標。但遺憾的是,余松烈院士今年4月份永遠離別他為之奮鬥終生的小麥事業。兩個月後,麥田傳來好消息,弟子王振林帶領的團隊,終於圓了余老的夢想,創下了畝産超800公斤的好成績。

  短評:

  這位樸素如土地般的科研工作者,把一生的足跡都交給麥田;這位樸實如小麥般的老人,把畢生的心血都獻給農民;余松烈院士用生命的年輪堆積成我國小麥的成長高度,用滿腹的知識播撒著悲憫天下的無疆大愛;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從來都是知識分子的本色和情懷,這,便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脊梁。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