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臨沭:特色産業精準扶貧 讓老區人民生活更幸福

稿源時間:2016-08-08 09:24:06  文章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gaojing
【摘要】臨沭:特色産業精準扶貧 讓老區人民生活更幸福---臨沭縣玉山鎮李莊村村民臧書婷表示,怎麼繡都繡不好,一次一次地繡不好,所以才打退堂鼓。産業扶貧、道德扶貧、金融扶貧、醫療扶貧等齊頭並進,臨沭縣建起145個精準扶貧示範點,確保到2017年底,實現30個重點貧困村摘帽,22345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沂蒙老區臨沭縣立足絨繡、柳編等特色産業,問貧困鄉鎮、問貧困村、問貧困戶,為什麼落後貧窮?找準病根,精準施策,責任清、措施清、時效清,讓22345名困難群眾早日走上可持續的脫貧致富路。

  據《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在臨沭縣玉山鎮李莊村,宗榮手工藝品有限公司組織的第五期絨繡免費培訓班,吸引了周邊十三個村60多名村民參加。腿有殘疾的臧書婷,這已是第五次來參加培訓。

  臨沭縣玉山鎮李莊村村民臧書婷表示,怎麼繡都繡不好,一次一次地繡不好,所以才打退堂鼓。

  莫氏絨繡第五代非遺傳承人莫宗榮,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上完培訓課,她決定帶臧書婷去殘疾人刁玉金家裏看看。50歲的刁玉金,20年前意外雙腿癱瘓,在莫宗榮的幫助下,學會了絨繡,每月能收入1500多塊錢。

  臨沭縣玉山鎮張家溝村刁玉金告訴記者,“有個積極的人生我覺得這是最好的,平時空閒的時候我就彈彈琴,吹吹笛子,娛樂娛樂,放鬆放鬆心情”。

  目前,莫氏絨繡公司帶動400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貧困戶65戶,每戶每年可增收一萬多元。

  莫宗榮表示,“能幹體力活的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唯獨貧困戶和殘疾人,他們出不出去,我就想,我們找人員的時候也是缺少,我為什麼不能幫助這些貧困戶呢?”

  同樣是特色手工藝,臨沭柳編名氣更大,全縣10萬多人幹這行,2015年出口1.7億美元。在榮華工藝品公司,除了傳統的杞柳條,葡萄藤、蘋果枝、果樹根等邊角廢料,搖身變成精緻的手工藝品,遠銷歐美國家。

  臨沭縣榮華工藝品公司董事長張志全告訴記者,“咱們這兒有句順口溜叫上東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編花籃。(一年)光支付加工點的材料費和加工費就有5000多萬,這些實際上就是他們的純收入”。

  場地不夠用,政府出資建設扶貧加工車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能打工。外銷不暢,政府帶頭髮展電商,拓展國內市場。

  臨沭縣曹莊鎮西薩莊村崇秀香告訴記者,自己幹農活的時候就去幹農活,閒的時候一天五六十塊錢,一年收入萬把塊錢,自己這個歲數感到很高興。

  拔掉窮根,還要栽上新苗。臨沭縣今年各級産業扶貧資金有3800多萬元,他們用這些錢為企業貼息貸款、選擇優質企業入股,股份收益用於安置貧困戶就業和分紅。政策實施起來,暫時拿不到現錢的村民,自然會有疑問。

  臨沭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劉飛告訴記者,在扶貧資金上政策有明確的規定,一般不直接發到個人手裏,主要把這些錢投到企業裏去, 發展一些産業,通過産業增加收入,增加的收入用於貧困人口。

  臨沭縣青雲鎮黨委副書記劉洋表示,合同協議有約定,有勞動力的貧困戶他接納,給工錢,再有他們得拿出投入的10%,照顧好多的貧困戶。

  産業扶貧、道德扶貧、金融扶貧、醫療扶貧等齊頭並進,臨沭縣建起145個精準扶貧示範點,確保到2017年底,實現30個重點貧困村摘帽,22345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臨沭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劉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臨沭考察時指出,讓老區人民生活更幸福,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找準癥結、精準施策,增強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讓一名群眾掉隊。(記者卞文陽 宋京偉 張銘偉 曹磊 張智慧 閆秀成)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