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雄踞世界屋脊,地處三江之源,曾有二十多個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各種文化因素在這裡交融匯聚,留下了燦若星河的珍貴文物。由周大生獨家冠名的《國家寶藏》第四季走進青海省博物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攜手國寶守護人許亞軍、肖順堯、郭俊辰共同講述人身魚尾金飾片、明永樂款銅鎏金觀音像、條紋彩陶靴的前世今生,帶領觀眾一睹青海文物“風采”。
如果將多個動物的不同部位進行組合,這會呈現出一種什麼樣的奇特形象?我們可能難以想像,但是古人不僅想了,還做了出來。本期節目中,許亞軍飾演墓主人老可汗,為我們揭開了這種奇特形象的來源。在青海省都蘭縣的熱水河兩岸,一座被當地人稱為“九層妖塔”的古墓出土了一件“半人半魚半馬半鳥”的飾品,形象罕見。它有個很別致的名字,叫做人身魚尾金飾片。這個金飾片是各種動物最厲害的部位的組合,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承載著古人守護安全的美好願望。
觀音像自古以來就象徵著美好的祝願,在青海瞿曇寺中的明永樂款銅鎏金觀音像更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在本期節目中,由肖順堯飾演的孟繼帶領觀眾一同走進明永樂款銅鎏金觀音像的前世傳奇。
這尊明永樂款銅鎏金觀音像是由永樂皇帝朱棣賜建,從它的外觀來看,造像通體鎏金,鑄造工藝精湛,金色純正亮麗,造型生動華美。蓮座前沿刻“大明永樂年施”漢、藏、梵三種文字款識。這尊造像上的永樂款是從左至右書寫的,與中原自右至左的書寫格式不同,迎合和順應了藏族人民藏文讀寫習慣,這個細節反映出永樂皇帝對當地民俗的尊重。此外,它還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不僅體現在精緻成熟的工藝水準上,更體現在漢藏交融的造型特徵上。這種融合漢藏特色的特殊造型,留下鮮明的時代印記,蘊含著明代中央政府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和諧的原始資訊。
這座明永樂款銅鎏金觀音菩薩像也成為了周大生“自在明心”産品的設計靈感來源。觀音赤足立於蓮座上,身略側扭,頭戴五葉寶冠,發髻高束,大圓耳珰,神情溫婉慈祥,胸前垂飾項鍊瓔珞,雙手各牽蓮花長莖,左手施説法印,右手施與願印,腿部著雙層長裙,有輕柔的織物波動感。挂墜再現觀音立像神韻,抽拉結構外為蓮花金筒,寓意心中有佛所見皆佛。
時尚是一個輪迴,早在3000多年前,河湟先民就已經穿上“雪地靴”了。本期節目中,國寶守護人郭俊辰為觀眾帶來了這款千年前流行的單品。從其外觀來看,三千多年前的條紋彩陶靴形似現在的雪地靴,它有著美拉德的配色、簡約大方的彩繪條紋,整體低調又奢華。這只靴子尺寸迷你,高11.4釐米,底長14.3釐米,跟寬4.6釐米,是一件極其精緻的彩陶手辦,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最成熟的靴子造型。
《國家寶藏》作為歷史文物守護者、文化傳承的接力者、時代使命的擔當者,帶領觀眾與遙遠的過去對話,洞察隱藏在文物背後的人文精神,以更好地指引當下。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周大生珠寶與《國家寶藏》攜手並進,共同探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方式,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