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彭州這些産業入選成都市新增重點産業鏈

來源:彭州發佈 時間:2024-05-14 14:51:54 編輯:楊鈔淋 點擊:
近日,成都市産業建圈強鏈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成都市産業建圈強鏈2024年工作要點》,這標誌著今年成都産業建圈強鏈行動迎來全新“路線圖”,低空經濟、氫能成為今年成都實施産業建圈強鏈行動打造的兩條重點産業鏈。
低空經濟和氫能
是彭州的拳頭産業
彭州産業也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為彭州發展新質生産力
推動實現高品質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打造低空經濟“排頭兵”
每天,“天空之眼”這個位於彭州市的“國字號”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內,省內外工業無人機企業在這裡開展信號傳輸、水污染環境測試、河道巡檢測試、探磁、探礦測試等科研任務。“累計有95家工業無人機企業與無人機管制技術企業入駐。”基地運營方、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小明説。
從平壩到高山、從山林到湖泊,“天空之眼”目前共有8個試飛場地、14大測試場景,分佈于不同區域與高度,可供上百架次無人機起降。每個場地有常駐企業,不同型號的無人機每日在基地上空盤旋,針對各類飛行任務,實現同場試飛。
“‘天空之眼’是全國第二、西部唯一的無人機飛行基地,我們發展的重點是不斷拓展應用場景,探索‘無人機+’産業模式。”周小明介紹説。彭州將無人機産業沿“百里畫廊”佈局,實行“山下研發製造、山上測試銷售”的全産業鏈發展,帶動彭州低空經濟“展翅高飛”。
在手機上下單外賣,無人機前來送餐……2024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除了賞花觀景、遊客還可體驗“空中消費”新場景——無人機外賣配送。作為運營商,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的無人機配送還應用在遠端購物、應急醫療、失物集中快領等特色應用場景。
除此之外,“天空之眼”還拓展了無人機+研學、無人機+旅遊等産業。“‘天空之眼’不僅帶動了周邊百餘名村民就業,還起到引流作用,促進旅遊等産業的發展。”桂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桂花鎮整合周邊土地資源,發展産業項目,同時改造鄉村民宿及露營基地超18家,年遊客接待量達10余萬人次。
而不久前啟動的湔江實驗室,標誌著全國首個無人機適航公共服務平臺在彭落地。該實驗室將發揮“天空之眼”無人機試飛基地企業和科研機構集聚優勢,促進無人機適航能力建設、標準體系探索、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
不斷擴大産業鏈是彭州搶抓低空經濟的具體實踐,下一步,彭州將瞄準傳統無人機銷售“能買不能試”的痛點,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建成全國首個“無人機4S店”,在這裡可以買到種類多、功能全、價格優的無人機産品,還能體驗“即買即試”一站式服務。目前,已有30多家展示展銷企業簽約入駐。
佈局氫能全産業鏈
落地成都新材料産業功能區以來,大連理工大學成都研究院一直瞄準電解水制氫領域開展技術攻堅,併發布了國內首創的最大單體電解水制氫設備。“去年全年,我們搭建的中試平臺累計服務省內外30余家客戶,有兩項技術在成都實現成果轉化。”大連理工大學成都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説。
彭州擁有成都市唯一的省級化工園區——成都新材料産業功能區化工園區,配套完善、原料充足、市場廣闊,具備發展綠色低碳産業的現實基礎和廣闊空間。在此基礎上,彭州積極搶抓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加快佈局以氫能和鋰電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産業,成都氫谷應運而生。
成都氫谷具備龍頭企業聚集發展、領軍人才高端集聚、産業基金引導支援、仲介機構深度合作、公共平臺開放共用、本地資源優勢突出等六大優勢。
目前,成都氫谷已集聚艾爾普、空氣化工等頭部企業,涵蓋氫源製備、氫能儲運及加注等領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氫能産業鏈。同時,彭州與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綠色低碳領域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已建成大連理工大學成都研究院和成都市唯一的中試平臺。中國科學院李燦院士、彭孝軍院士,中國工程院蹇錫高院士等高端領軍人才已在彭州開展研發創新並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未來,彭州將以氫源為引領,圍繞氫能制、儲、運、用全産業鏈,加快構建“一中心、一聯盟、兩基地、多場景”的氫能全鏈條産業佈局。到2025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制氫佔比超過15%,氫能全産業鏈産值突破50億元,基本建成氫能産業集聚區,勇舉成都氫能“産業旗幟”,成都氫谷的影響力逐步擴大。
以低空經濟和氫能為代表的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為抓手
彭州
致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提供不竭的動力
(彭州發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