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資陽 愛雁江丨“養蝦達人”胡雙雙:深耕近十載 蝦肥稻香“錢”景廣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4-19 14:48:15 編輯:楊鈔淋 點擊:
春光明媚,龍蝦肥美。眼下,正是小龍蝦成熟的好時節,位於東峰鎮高板村的資陽市雁江區坤玥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內,工人們正在批量捕撈小龍蝦,以便搶佔小龍蝦春季市場。
胡雙雙和丈夫謝小勤是坤玥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因為養殖小龍蝦的成功,他們在當地小有名氣,周邊常有養殖戶來“取經”。從4畝到近2000畝,從村裏的返鄉創業青年,到如今眾多養殖戶的“領頭羊”,胡雙雙夫妻倆,用近10年時間把小龍蝦從小鎮賣到了北上廣。

機緣巧合
“歸雁”開啟創業之路
走進資陽市雁江區坤玥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連片的稻蝦綜合種養田映入眼簾。為了更好地捕撈,田裏早已放置了地籠,經過一夜的沉澱,此時正是起籠抓蝦的好時候。胡雙雙夫妻倆和工人們身穿下水褲,穿梭在田間嫺熟地收籠、挑選,將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小龍蝦倒入盆中。另一邊,工人們正將龍蝦按照大中小的規格進行分揀、裝箱、裝車發貨,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看著腳下這片盛産小龍蝦的稻田,胡雙雙回憶起了曾經的創業之路。
年輕時,胡雙雙和丈夫謝小勤在山西運城從事建築行業,因為性格沉穩、做事可靠,他倆得到了不少“老闆”的看重,大家都願意將一些工程和項目承包給他們,漸漸地,倆人的積蓄也多了起來。
“收入還不錯,但在外地始終沒有歸屬感,建築行業也越來越不好做。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雁江人,很想回到家鄉創業興業。”考慮到職業發展的瓶頸和孩子回老家讀書的現實問題,幾經思量下,胡雙雙決定帶著這些年打拼換來的積蓄回鄉創業。她坦言,返鄉創業是一種機緣巧合,更多的是對家鄉的一份眷戀與情懷。
“當時送小孩回來讀書,就順便考駕照,聽到教練和別人聊起了小龍蝦,當時養這個的人還很少,就覺得要是能夠大規模養殖,肯定大有可為。”2015年,返鄉看到大片荒田時,養殖小龍蝦的想法在胡雙雙腦海中萌生。
下定決心,説幹就幹。胡雙雙和謝小勤隨即前往祥符鎮實地考察,學習小龍蝦養殖經驗,最後拿出自己的積蓄,在東峰鎮高板村流轉土地4畝做實驗,開啟了小龍蝦的養殖之路。

邊幹邊學
探索改良養殖方法
然而,就在胡雙雙夫妻倆準備大幹一場時,養殖的小龍蝦不僅陸續死亡還無法正常繁殖。“最開始學別人,在水田四方砌磚,結果小龍蝦無法打洞,不能過冬、産卵,就慢慢地死了。”4畝蝦田,投入7萬多元,不僅沒賺錢,還虧損不少,一想起當時的場景,胡雙雙依然記憶猶新。
雖然遭遇了重創,但胡雙雙並沒有氣餒,她和丈夫通過參加東峰鎮組織的養殖技術培訓活動、上網查詢和向有經驗的養殖戶學習,養殖技術和水準得到不斷提高,很快就從“門外漢”變成了頗有經驗的養蝦達人。他們探索並改良了養殖方法,不再在田埂上砌磚,而是通過田埂加水産薄膜的方式,為小龍蝦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方便小龍蝦打洞過冬、産卵。
回鄉創業是一個艱難和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何讓返鄉創業青年從“要回來”到“留得住”,再到“發展好”?這離不開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援。只有在返鄉創業青年的實踐創新中,為他們創造更加優良的創業環境,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讓他們盡顯才華、施展抱負,並帶領更多人共同致富。
“回鄉創業這些年,還好得到了有關部門和東峰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不僅提供産業政策和資源連結等方面的支援,還幫助我申請項目資金、攻克技術難題、解決用工需求,切實解決了很多棘手難題。”胡雙雙介紹,在證照辦理、土地流轉、資金獎補、技術指導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了全力支援,特別是在創業初期,技術不好、經驗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持續虧損,多虧了政府安排多次外出取經,才“摸著石頭過了河”。
2016年,胡雙雙和丈夫成立了資陽市雁江區坤玥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流轉的蝦田也越來越多,小龍蝦養殖逐漸步入正軌。胡雙雙明白,創業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從事農業工作就少不了磕磕絆絆,保持初心,踏實前進,創業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稻蝦合作
蝦肥稻香“錢”景廣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
端穩端牢“中國飯碗”,必須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近年來,雁江區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提高糧食産量和品質,實現一田雙收、糧漁共贏。
借助雁江區推動稻漁産業發展的東風,2021年,胡雙雙土地擴大流轉規模,並將流轉的蝦田,全部用於水稻種植與養蝦綜合種養,實現稻蝦共生。在東峰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胡雙雙的稻蝦種養基地于2022年成功創建省級“魚米之鄉”稻漁綜合種養項目”,獲得90萬元項目資金,用於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整體發展。
“我們一共種了四個品種的水稻,水稻種完以後就養小龍蝦,稻草可以給龍蝦苗吃。養完龍蝦以後再種水稻,可以減少病蟲,水稻都不用打藥。”胡雙雙告訴記者,稻蝦綜合種養田每畝可産龍蝦300多斤,均價20多元/斤,畝産有機米400多斤,價格為3.8元/斤-8.8元/斤,一畝田平均收益可達八九千元,真正實現了“雙産雙收”。
經過近10年的辛勤探索和精心實踐,胡雙雙夫妻倆將小龍蝦從最初的4畝發展到現在的近2000畝。如今,胡雙雙養殖龍蝦得心應手,稻蝦綜合種養事業蒸蒸日上,養殖的小龍蝦更是從小鎮菜市場賣到了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餐桌,帶動周邊農戶發展小龍蝦養殖業,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
“現在周邊很多養殖戶來學習小龍蝦養殖經驗,我們也希望能帶動他們一起搞稻蝦綜合種養,通過抱團發展、規模化經營、提供集約化服務等方式,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把零散的種養資源整合起來。”談及未來打算,胡雙雙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種養基地發展成一個農旅項目,讓當地的農特産品、人文風貌等寶貴資源被更多人看到,帶動更多的村民依靠産業致富,為鄉村振興、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肖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