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中國人過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寓意“年年有餘”。2月5日,立春剛過,春節臨近,位於高縣可久鎮龍口村的高縣宜人漁業生態養殖基地,肥美鮮嫩的鱸魚迎來“起魚”好時節,呈現出一派魚躍人歡的豐收景象。
“大家用力拉緊網,慢慢往中間收……”早晨,天剛亮,養殖基地負責人李倫就在成魚養殖區忙碌著指導工人們拉網捕撈鱸魚。雖然天氣寒冷,卻絲毫擋不住大家捕魚的熱情,在工人們響亮的吆喝聲中,漁網越收越緊,水面頓時沸騰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躍出水面,激起朵朵浪花。
筆者看到,與平常的魚塘養殖不同的是,這裡的魚全部養殖在一口口直徑12米、高2.5米的“大圓桶”裏,呈魚骨狀排列開來,讓人眼前一亮。李倫介紹,這些“大圓桶”叫陸基高位池,是一種新型立體水産養殖模式,具有佔地面積小、空間利用率大、智慧化程度高等優點,可實現全年連續養殖。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這裡産出的成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深受市場青睞。目前,基地共有82口這樣的陸基高位池,年産成魚58萬斤。
捕撈起來的鮮魚在稱重後,被及時裝車運往市場。“目前已出售了2萬多斤鮮魚,後續還將根據市場訂單陸續起魚,爭取在春節期間將該批成魚全部售完。”李倫介紹,基地從去年7月開始陸續投放魚苗,經過6個多月的精心飼養,趕在春節前搶“鮮”上市,預計該批成魚總産量在13萬斤左右,除了供應當地市場,還銷往宜賓、瀘州等地。肉嫩肥美的鮮魚直供市民餐桌,將為市民的年夜飯增添一道別樣“鮮味”。
可久鎮水資源豐富,二夾河穿境而過,一江清水,孕育了一片“魚米之鄉”。近年來,該鎮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著力盤活水資源,大力推廣立體水産養殖、稻田養魚等生態養殖模式,沿二夾河流域規劃發展400畝的稻魚綜合種養核心示範區,持續擦亮“魚+”模式品牌,讓“生態魚”激起致富“浪花”,帶動群眾實現一田多用、一田雙收,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羅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