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合江縣:錘鍊過硬作風 提升發展質效

來源: 時間:2024-06-12 10:11:41 編輯:劉軍 點擊:
近日,在瀘州市合江縣“賽績爭先”第一季交流會上,7名縣級領導及部門鎮街主要負責同志結合工作實際,圍繞招商引資、産業發展、社區治理、鄉村振興等多方面內容講學習體會、工作思路、發展成效,大家在交流學習中互學互鑒,啟迪思維。

“事非經過不知難,幹得好,才能説得好。今年時間即將過半,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需要全縣上下共同努力、團結奮鬥。乘勢而上,強化‘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務實作為,強化‘放不下、松不得’的責任心;善作善成,強化‘帶頭幹、跟我幹’的執行力。”會上,合江縣委書記王波勉勵廣大幹部。
今年4月,合江縣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強作風增效能·三服務聚民心”行動,推動全縣廣大幹部在學習上下苦功、在執行上鉚足勁、在效能上見真章。“賽季爭先”交流會為廣大幹部以學鑄魂、以幹促進搭建了重要平臺,通過“學、比、曬、評”,找出差距、比出幹勁、學到真招,強化創先爭優意識、錘鍊過硬作風,更好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提升發展的實績實效。
錘鍊作風
“交地即交證”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交地通知書和不動産權證同時拿到,至少為項目開工投産節約了半個月的時間,這真是太方便了,為合江的營商環境點讚!”合江印象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拿到《交地通知書》的同時領取了《不動産權證書》。
合江縣“交地即交證”頒證現場會
“交地”與“交證”不同步是房地産開發企業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按常規流程,用地單位在取得地塊後需到不同部門完成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繳納土地價款和稅費、取得不動産權屬調查報告、簽訂交地協議等手續,才能申請辦理不動産權證書,辦理時限長、對接部門多、跑動次數多。
合江縣通過聯合辦公方式,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重大項目服務專區”,協調各涉責部門提前介入、交叉作業、資訊共用,將權籍調查和不動産登記向前延伸至土地供應環節,提前做好資料預審、現場勘察、測繪落宗、資訊錄入等工作,將辦證環節從“供地後”提前到“交地前”,實現了交地與交證“一站式、雙同步、零時差”。
“新舉措標誌著合江縣‘交地即交證’便民服務正式由探索成為現實,成為繼‘交房即交證’後,全縣持續提升審批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重大突破。”合江縣非公經濟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
“交地即交證”至少為企業節約1個月的黃金時間,有效促進項目早開工、早融資、早達效,並延伸實現了交房即交證、交地即交證、驗登合一、帶押過戶等便民利企舉措。
錘鍊作風、以幹促進。自成為首批全省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縣以來,合江縣為推動廣大幹部主動服務、靠前服務,持續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質效,為企業提供延時服務、預約服務、到府服務、專人跟蹤服務等特色服務,持續完善“重大項目專班制、重點項目專員制”,為縣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服務基層
開展失實澄清,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經核查,反映交警九支中隊中隊長馮世偉失職瀆職、包庇他人的問題不實,決定以會議澄清的方式為其正名。”日前,一場失實澄清會議在合江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會議室舉行。
接過合江縣紀委監委駐縣公安局紀檢監察組送上的失實澄清書面通知書時,馮世偉顯得很激動,“感謝組織,為我證明了清白。”
事情源於半年前,合江縣紀委監委駐合江縣公安局紀檢監察組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舉報交警九支中隊長馮世偉處理一起涉嫌酒後駕駛的交通事故中,存在失職瀆職、包庇他人等違紀問題。接到舉報信後,駐合江縣公安局紀檢監察組第一時間與合江縣公安局督察大隊成立聯合調查組,制定調查方案,開展情況核實。聯合調查組通過走訪當事人、現場核實、查看執法記錄儀等,核實認定:該交通事故中,所涉及駕駛員已按規定處罰,馮世偉不存在失職瀆職、包庇他人的問題。
現在,馮世偉工作更有幹勁,已從鄉鎮中隊中隊長升任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
“違法違紀要嚴管嚴治,擔當作為則要厚愛激勵。我們要堅決維護法律尊嚴,對依法履職的民警撐腰鼓勁,對舉報不屬實、無中生有、誣告辦案民警的,堅決依法處理,切實為擔當者擔當,讓幹事者無憂。”合江縣紀委監委駐合江縣公安局紀檢監察組組長鄢華勇説道。
近年來,合江縣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並重,通過當面告知、會議澄清等方式,已為63名黨員幹部澄清正名,激勵廣大幹部幹事創業。在為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幹部澄清正名、幫助幹部卸下思想包袱的同時,合江縣紀委監委出臺《合江縣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為暫行辦法》,集中力量、共同發力,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了一批涉嫌誣告陷害的“亂告狀”行為,堅決剎住歪風邪氣,為幹事創業者“撐腰”。
合江縣召開澄清正名通報會發放《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函》
合江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嚴的基調與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相統一,通過打好體現組織溫度、激發內生動力的“組合拳”,為負責者負責,為擔當者鼓勁、為實幹者撐腰。
服務群眾
家門口“問廉” “零距離”排憂
“我們村有幾口蓄水池,設計選址的時候不科學,從建立之初到現在都無法蓄水,希望能夠想辦法把這幾口蓄水池利用起來。”
“就是啊,這幾口蓄水池這樣空著好浪費喲。”
近日,合江縣“有事找紀檢·清風暖民心”鄉村問廉活動走進大橋鎮黃包山村,現場30多名群眾暢所欲言,從基層治理、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對鎮村當面質詢,現場辣味十足。
“各辦所或村上面對群眾質詢,對不符合政策的當面做好宣傳解釋,對符合政策的當場答覆辦理意見,會後由我們鎮紀委跟蹤督辦推動解決,並通過村務公開或村民代表大會及時將相關辦理情況回復群眾。”大橋鎮紀委書記李智慧説道。
像這樣把辦公場所搬到群眾身邊,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快速答覆群眾並推動解決問題的“壩壩會”場景,在合江縣21個鎮(街道)的村居院落十分常見。
今年以來,合江縣紀委監委以四川省紀委監委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監督工作聯繫點建設為契機,深入實施“民心守護”工程,把開展“有事找紀檢·清風暖民心”活動作為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響亮喊出“有事找紀檢”的口號,廣泛開展“紀檢幹部聯村”“鄉村問廉”“廉心行動”等行動,構建“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的監督格局,著力打通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監督延伸的“最後一公里”,努力形成群眾信任監督、監督回報信任的良性迴圈,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合江縣“有事找紀檢·清風暖民心”鄉村問廉活動走進九支鎮李咀村苗族聚居點
此外,合江縣紀委監委通過發放“廉心卡”、粘貼宣傳海報、“廉潔合江”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創新載體、豐富內容,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身子沉下去,質效提上來。今年以來,全縣通過“有事找紀檢·清風暖民心”行動解答群眾政策諮詢2300余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00余件,發現問題線索146個。
“接下來將繼續喊響喊亮‘有事找紀檢·清風暖民心’口號,把反映問題的渠道搬到群眾‘家門口’,將群眾訴求解決在‘家門口’,讓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真正做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基層。”合江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服務企業
“一件事一次辦”讓政務服務走上“快車道”
“太感謝了!沒想到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餐飲店開業所有手續,不用多個部門‘往返跑’,實在太方便了!”合江縣羅錢攤攤餐飲店經營者趙女士感慨地説道。
“開辦餐飲店一件事”在合江落地
5月15日,在合江縣行政審批局“一件事一次辦”綜合窗口,趙女士在縣市場監管局、縣衛生健康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等4個部門工作人員的協同服務指導下,成功辦理食品經營、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證、戶外招牌設施設置反饋意見書、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等4項事項,成為合江縣首家通過“開辦餐飲店一件事”高效辦理開店手續的市場主體。
據了解,過去開辦餐飲店,需先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註冊營業執照,提交食品經營和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證登記,然後向綜合執法局提交規範戶外招牌設施設置請求、向消防部門提交消防安全檢查許可。由於各部門之間材料不共用,申請人需提交35份申請材料,累計辦理時間約48個工作日,既費時又費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的沃土。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合江縣行政審批局開設“一件事一次辦”綜合窗口,推行“一窗受理、綜合服務”,通過部門流程再造、數據共用、並聯審批和全流程幫辦代辦,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群眾跑動次數。
“通過‘開辦餐飲店一件事’,我們實現‘三減’。一是辦理時間由原來的48個工作日減少至不超過13個工作日。二是申請材料由35份減少至17份。三是企業群眾跑腿由6次減少至1次,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轉變,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合江縣行政審批局局長楊科介紹,下一步,合江縣將持續推動“一件事一次辦”,爭取流程再優化、資料再簡化、系統再完善,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辦事體驗。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合江縣將牢牢把握瀘州市委“四化同步推進、城鄉深度融合、‘一體兩翼’齊飛”工作總抓手,通過“強作風增效能·三服務聚民心”行動,為立足“一核兩帶七區”總體佈局,奮力實施“136”發展戰略,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幸福合江建設提供堅強保障,把幸福合江建設成果高品質鐫刻在荔城大地上。(中共合江縣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