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慧+”被首次寫入;四川省也把人工智慧列為1號創新工程,採用超常規的最大力度精準支援;成都市印發的《成都市産業建圈強鏈2024年工作要點》將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産業作為今年成都實施産業建圈強鏈行動打造的重點産業鏈之一。
5月28日下午,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召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媒體交流座談會,介紹成都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産業發展現狀。
交流會上,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已經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重點産業鏈調整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重點産業鏈,並成立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發展工作專班。成都將務實推進未來産業增長點,基於自身産業實力,建設全産業鏈、供應鏈體系完備的具身智慧機器人産業基地,打造全國人工智慧産業發展高地,實現與北上廣深等城市的差異化發展。同時,成都市將以全面的場景開放,歡迎人工智慧企業在成都真實的市場場景中探索真實的市場邏輯。
此外,為了讓實驗室裏的原型機變成真正的商品,實現産業化,成都市將發佈一系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相關的首臺(套)政策,通過制度構建,利用好政府投資項目、國有企業資源池,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産品在政府、國企場景中的首試首用,做到“敢用、能用、會用、願用”,結合人工智慧産業大基金,準確把握技術發展痛點,以真實應用場景反哺産品迭代,給予科研團隊、生産製造企業最真實的支援。
本次媒體座談會上,來自成都數之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曉多科技有限公司、睿樂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當前成都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發展水準。
面對市場上人工智慧技術競爭,成都數之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於機器視覺的産品就多次入選工信部試點示範,其研發的質檢大模型已經在工廠實現集團內部的復用,為客戶降低近80%的産品檢測環節人力成本。成都曉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的垂類大模型,已於今年5月成功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備案,實現成都行業大模型國家備案的“零”突破。由睿樂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團隊支撐創建的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也于4月正式成立,擁有世界頂級專家資源,研發技術穩居國際一流。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産品也已實現單機單日140單的配送能力,足以1:1替代人力配送服務……
近年來,成都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初具規模。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市人工智慧産業規模達780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超40%,排名“人工智慧科技産業競爭力”全國第六;聚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企業超875家;8家單位入圍工信部人工智慧産業創新任務揭榜挂帥名單,位居全國第3。
近期,成都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上《成都市人工智慧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印發,設立了到2026年核心産業規模突破170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規模達到1萬億,算力規模達到20000PFlops的發展目標。
當前,《成都市進一步促進人工智慧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10項具體支援政策已與《成都市圍繞超算智算加快算力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成都市促進大數據産業發展專項政策》共同構成了“算力+演算法+數據”的全要素産業政策體系。
從交流會上獲悉,成都市經信局計劃于6月中旬對外發佈一批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産業相關政策及實施細則,將通過三大方面、二十條成體系的政策條款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演算法創新轉化、産品首試首用、企業上市融資、引進人才資源等方面進行支援,促進應用場景、公共數據資源的開放和人工智慧應用生態打造。(杜燦 張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