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診治疑難雜症方面有獨到之處,運用好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廣元市中醫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林涌泉説,遇到棘手的病例時,中醫往往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55歲的袁女士,2021年11月7日突發右側肢體癱瘓、失語病症,送達醫院時已昏迷,經檢查發現其左側基底節區出血約53ml,需行開顱血腫清除手術,經2次手術行腦室腹腔引流後患者仍處於昏迷狀態,無奈轉院至成都某醫院,經過多次腦室腹腔引流手術後逐漸清醒,出院後病情又出現反覆,在重症監護室治療3個月仍無好轉,家屬只好將其接回蒼溪老家。
“我們已做好了最壞打算,但仍抱有一線希望。”袁女士的兒子説,家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袁女士送到市中醫醫院尋求中醫治療。入院時袁女士高熱、喉間痰鳴,呼吸困難,處於昏迷狀態,氣管切開吸氧狀態下氧飽和度勉強維持在90%左右,經抗感染治療後仍高熱不退。
“舌質紅、舌苔黃厚膩、脈滑數,中醫辨證為氣分濕熱,熱毒蘊肺,肺失宣降,故見咳嗽、喉間痰鳴、喘促,痰濕蒙蔽清竅,故見神昏,濕熱雍盛,故見高熱表現。”林涌泉在現代醫學的基礎上,運用中醫辨證論治診定袁女士的病理根源,使用中醫名方“三仁湯”宣暢氣機、清熱利濕、濕熱分消治療,利用針灸醒腦開竅輔助治療,12劑中藥後,袁女士體溫逐漸恢復正常、意識逐漸清醒、咳嗽咳痰病症減輕。
根據病症變化,林涌泉使用“香砂六君子湯”健脾益氣、理氣化痰,通過針灸、康復訓練、物理治療多管齊下,袁女士肺部感染得以完全控制,出院時,言語功能恢復,可借助行器行走。
據林涌泉介紹,像袁女士這樣的病例不在少數。
2023年,李先生因車禍導致顱腦損傷。經歷3次手術後轉院到市中醫醫院神經內科治療。入院時,李先生睜眼昏迷、呈植物狀態,肢體癱瘓、四肢強直,氣管切開且一直難以拔管。經檢查,發現李先生腦出血、重度腦損傷、重度腦積水和肺部感染。
“從中醫學看,術後的李先生屬典型的肺脾氣虛。”林涌泉用藥物為其抗感染,用中醫名方“香砂六君子東加減”健脾益氣、理氣化痰、宣肺止咳,結合針灸醒腦開竅,後期再服用“補陽還五湯”益氣、補陽、活血,治療效果非常理想。李先生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並順利拔出氣管導管,言語清晰,對答切題,吞咽功能正常,肢體功能明顯恢復,能在家屬攙扶下行走。
“複元醒腦、泄熱熄風、益氣活血,針灸醒腦開竅,輔以康復訓練,可以降低出血性中風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而機械取栓治療加中醫辨證論治治療,可以顯著降低缺血性中風的致死率和殘障率。”林涌泉説,他治療過的患者龐先生就是典型的缺血性中風。
今年2月,龐先生在家中出現言語含混不清,被家人送入市中醫醫院2小時後,出現完全失語和右側肢體無力,4小時後右側上下肢完全癱瘓。經檢查,發現龐先生左側大腦中動脈明顯變細,遠端分支稀疏,全腦血管造影檢查證實左側頸動脈竇部極重度狹窄,診斷為原位狹窄導致低灌注,引起腦梗死。
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治療後,龐先生神志恢復清楚,言語及肢體運動功能明顯改善。再通過雙聯抗血小板聚集、穩定斑塊、控制危險因素、針灸、康復訓練、中醫益氣活血治療2周,龐先生恢復出院。
林涌泉在大學時修中西醫結合專業,通過多次進修深造,熟練掌握了現代醫學和中醫相結合的診療方法和技巧,從事臨床、科研、教學27年來,善於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診治中風病、蛛網膜下腔出血、癲癇、神經肌肉疾病、帕金森病、顱內感染、頭痛、眩暈、睡眠障礙等疾病,擅長全腦血管造影、頸動脈支架、椎動脈支架植入術、顱內動脈支架成形術、急性腦梗當機械取栓術和動脈溶栓術等神經介入手術臨床操作。
林涌泉,係成都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四川省第三批優秀中青年拔尖中醫師、四川省第六屆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廣元市第四屆名中醫,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介入專委會委員、四川省老年醫學會腦病專委會委員、廣元市介入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元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委會常務委員、廣元市醫學會第一屆“腦心同治”委員會常務委員、廣元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再灌注治療組成員。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與結題科研7項,其中2項為國家級協作科研。(牟亞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