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保日。為了全面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雅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市林業局舉辦的“以司法為盾 守護‘綠色活化石’”古樹名木司法保護新聞發佈會及系列活動在滎經縣開展。
市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錫璞,市林業局總工程師陳繼紅;滎經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騫,副縣長趙向東,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任泓光等領導出席活動,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媒體人士參加活動。
發佈會上,雅安中院與雅安市林業局共同發佈了《古樹名木協作保護機制》,觀看古樹名木司法保護宣傳片,通報全市古樹名木基本情況以及保護和利用工作情況,滎經縣古樹名木保護、楨楠王公園建設方向,雅安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以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方向。
雅安地處四川西南,盆地西緣,是四川歷史文化名城和新興的旅遊城市,素有“川西咽喉”“民族走廊”“熊貓故鄉”之稱。雅安森林覆蓋率達69.42%,居全省第一;生物多樣性豐富,分佈野生動物700余種,有大熊貓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分佈高等植物520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38種(一級5種,二級133種),有珙桐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0種,被譽為“天府之肺”“動植物基因庫”。這裡資源獨特,擁有碧峰峽5A級景區和21家4A級景區,是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集國家級生態氣候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于一身,被納入國家體育産業創新發展試驗區、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城市,是長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和重要生態屏障的組成部分。
在眾多生物資源中古樹名木被稱為有生命的“活化石”“活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産,是祖先留給我們和子孫後代的寶貴財富,是珍貴的植物基因資源和寶貴的景觀資源,具有生態、社會、文化、經濟等重要價值。古樹名木已成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重要生態載體,是生態文明建設和助力鄉村振興的最直接最生動的支撐。
近年來,雅安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切實加強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強化古樹名木文化挖掘,保護利用同步實施,科學制定了“建立一本台賬,完善一套標識,優化三個環境(即依法保護法治環境、有序利用社會環境、周邊生存自然環境),建立三項機制(即齊抓共管聯動機制、社會參與常態機制、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的“1133”工作機制,進一步指導抓好古樹名木保護、利用、宣傳、普查等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市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16920株,分屬於77科154屬299種,其中:一級古樹199株、二級古樹251株、三級古樹16468株,名木2株。古樹名木分佈于碧峰峽、蒙頂山、龍蒼溝、神木壘等各大風景區,已成為廣大遊客駐足瞻仰嘆為觀止的森林風景。
四川省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同志在5月27日和5月31日分別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和博鰲亞洲論壇成都年會上向社會推薦雲峰楨楠王公園是全國西南片區現存古樹資源最大的楨楠林,其中樹齡最長的“楨楠王”高達1700多年。
發佈會中,劉錫璞還就環境資源司法保護作了介紹。雅安緊緊圍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級法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和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安排,牢牢把握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全力推進雅安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高品質發展,深化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建設,有效維護生態環境和資源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人民群眾環境權益,為雅安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為建設世界大熊貓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目標,進一步抓好古樹名木保護和利用,不斷提高古樹名木保護的能力和水準,雅安市深化“生態司法+部門協同”工作模式,凝聚司法審判與行政執法同頻共振的生態保護合力,共同守護“綠色活化石”。
發佈會後,主辦方還在楨楠王公園舉辦了滎經縣法院楨楠王公園法官工作站揭牌儀式和古樹名木保護“沉浸式”普法活動。(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