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竹:“靠山吃山”走出旅遊發展新路子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1-10 08:46:07 編輯:陳欣 點擊:
冬日的綿竹,青山連綿、綠水潺潺、景景相融。大山深處,民宿依山而建,農耕文化多彩,慢生活、沉浸式,引無數遊客前來追逐“浮生半日閒”。靜謐閒適的背後,是綿竹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生態發展,推動産業轉型,實現鄉村蝶變的生動縮影。
老礦村迎來新變化
每年初冬,清平鎮鹽井村漫山遍野的銀杏葉飄黃,五彩斑斕的民宿在銀杏林的掩映下若隱若現,如詩如畫。在謝德勇的山貨坊,經過傳統火炕烘烤加工的山臘肉、香腸,香味撲鼻,前來購買的遊客絡繹不絕。
“現在掙錢輕鬆多了,前些年的這個時候,我還在井底灰頭土臉地挖礦。”放下礦鎬,謝德勇拿起祖輩傳下來的山貨製作手藝,自産自銷,還帶動周邊村民養殖生態豬,採摘竹筍、野生菌等,加工製作成幹雜食品,將山貨做成了當地的品牌。
過去,清平鎮因磷礦而興,家家戶戶的收入來源幾乎都與礦有關。彼時的鹽井村,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為保護生態環境,大大小小的礦場相繼關停。2017年,靠礦謀生的鹽井村人“失業”了,鹽井村未來的謀生之路在何方?答案就是轉型發展。
清平鎮將目光瞄準了天然稟賦的山水資源以及羌漢文化等優勢,決定讓“礦區變景區、家園變花園、顏值變産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昔日的泥石流遺址和礦場料坑上,“鑽”出了彩色的民房、星空泡泡屋、特色民宿,跑起了浪漫的觀光小火車,打造出金色的童話世界,一個成渝文旅新地標拔地而起,實現了從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增長的“靠山吃山”,轉變為通過保護環境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發展品質的“靠山吃山”。
原金花鎮有著豐富的礦山資源,多年來,炸山採礦曾是當地村民的生存之道。隨著九頂山自然保護區探採礦權清理整頓工作的快速推進,金花鎮走到了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
生態文明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探尋轉型發展之路的目光開始轉向山上豐富的旅遊資源。2015年下半年,原金花鎮緊緊圍繞“生態鄉村旅遊”發展定位,按照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以鄉村民宿旅遊為紐帶,帶動觀光農業、商貿餐飲等新興産業發展,打造了康養民宿旅遊新名片。
半世紀攫取,近十載還債,礦山美回了青山,也讓綿竹鄉村等來了它的“春天”。
民宿裏開滿“幸福花”
從“挖山”到“護山”,綿竹美麗鄉村生態底色愈發濃郁,獨有的田園鄉情化作了“詩與遠方”,吸引了無數遊人陶醉山水,與大自然來一場回歸式融合。
清晨的鳥鳴,喚醒了睡夢中的廣濟鎮雲蓋村。棲居在這裡,可枕山而眠,傍水而醒,草木作鄰,鳥獸為伴,擁浮光山色,享碧水雲天。如今的村莊與往日有何不同?村民答得實在:環境美了,名氣響了,遊客多了,錢袋子也鼓起來了!
“今年夏天,客人是一波接一波,收入十分可觀。”楊玉華曾是一名礦工,礦山關停後,他便失了業。前幾年,在村幹部的鼓勵下,他將房屋改造成了有特色的民宿,因其服務熱情,生意一直不錯。2021年底,楊玉華打造以深度體驗優質旅居産品和分享本土文化為主的2.0版高端民宿,並積極推廣民宿“私人化”“訂制化”服務,讓越來越多的客人願意“為一間房,赴一座城”。
雲蓋村是綿竹鄉村民宿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地方。近年來,隨著遊客的增多,40家大大小小的民宿如雨後春筍般在村裏崛起。為推動民宿産業品質化、集群化發展,該村積極引進社會資本,聘請民宿建設專業團隊,規劃建設了一批精品民宿,壯大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主體,推動民宿産業鏈不斷延伸,不僅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更走出了一條充滿綿竹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
每個民宿的前身都是一個故事,每個民宿也是一戶農家生活改變的現實寫照。走進清平鎮850礦工主題民宿,藍白相間的外墻,清新素雅的內飾,房間裏點綴的礦工元素,配上庭院裏懷舊的礦井與礦車風貌,“懷舊”趣味十足。主人謝芬昌泡上一壺清茶,正陪著遠道而來的客人閒話家常。
“自礦井封停後,我們一家人就沒了收入來源。既然發展民宿,就要做到最好,留住更多的遊客。”這幾年,口碑帶來回頭客,謝芬昌也積累了更多的民宿經營之道,時常組織村裏的民宿業主們交流提升經營能力。
如今,清平鎮從事餐飲、住宿等産業的村民達1000余人,興辦農家樂、民宿達200余家,年接待遊客量達60萬人次,高峰期日接待遊客量達1萬餘人次,獲得德陽市鄉村振興先進鄉鎮、第二批天府旅遊名鎮等榮譽。
如何走好綠色發展之路?綿竹市一直在積極探索。近年來,綿竹市堅持以生態治理為優先戰略,做足綠色生態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文章,持續做強做大“生態經濟”品牌,推動綠色生態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今天的綿竹,鄉村振興的畫卷越展越寬,綠水青山間的鄉愁越走越濃。(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