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北川縣巴拿恰納薩巷的雲珍羌繡生活體驗館,繡娘們圍坐在陳雲珍的周圍,正在學習羌繡的針法。陳雲珍耐心地講解著每一個步驟,她的手指在繡布上飛快地穿梭,展示出精巧細緻的羌繡針法。
羌繡,是羌民族聚居區的一種傳統刺繡藝術,所挑繡的景物秀麗精緻,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歷經千年傳承和發展,被視為繡中精品。2008年,羌繡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陳雲珍作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羌繡傳統刺繡工藝代表性傳承人,從9歲開始跟隨母親學習羌繡。她不僅擅長繪畫、裁剪、織造,更在羌繡領域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華。2023年,陳雲珍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2023年,陳雲珍被評為第四屆“四川工匠”。
“我出生的地方就是一個古老的羌寨,世世代代傳承著羌族的文化,我從小便拿起針線開始學習。”據陳雲珍介紹,“羌繡技法獨特,構圖嚴謹,需要長時間的磨練。當學徒的時候,我就要求自己只做這一件事。”
非遺是民族文化的根與魂,承載著民族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精髓。2017年,陳雲珍創辦了北川羌族自治縣伊珎羌繡有限公司,致力於羌繡製品生産、羌繡技藝培訓、非遺研學指導以及羌族文化宣傳推廣。
“我對羌繡有著很深的感情,深知它具有豐富的藝術價值,決心要將羌繡傳承下去!”陳雲珍如是説道,“截至目前,公司現有繡娘兩百餘人。”
除此之外,陳雲珍還走村入戶,在各個村鎮開展羌繡技藝培訓,為當地羌族婦女提供靈活就業機會,提供羌繡生産訂單,通過羌繡製作讓她們實現增收致富。
青片鄉的羌族婦女曾定蘭,在陳雲珍的工坊裏學習了十年的羌繡,有了穩定的收入。“剛開始學是因為喜歡、感興趣,在跟陳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我對民族的文化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今,不僅能在家中照顧小孩,每個月還能通過製作羌繡作品增收兩千余元,我感到很滿足!”曾定蘭説。
據了解,多年以來,陳雲珍帶領團隊手把手完成全縣19個鄉鎮留守婦女的羌繡技藝教學,累積指導培訓20000余人次,帶動婦女靈活就業500余人,每人平均增收2萬元。更多年輕的羌族婦女們成為了羌繡傳承的新生力量。
羌繡的傳承既要堅守傳統技藝,又要尋求創新發展的路徑。“年輕的繡娘給我提供了新的思路,羌繡不能局限于衣服、鞋子、衣袖等日常用品,而要與時俱進,變得‘潮流’起來。”據陳雲珍介紹,“抱著創新的想法,我們開發了羌繡的系列産品,將羌繡沿用至配飾、首飾、箱包等品類。”
與此同時,陳雲珍還不斷探尋羌繡藝術的“可能性”。她帶領團隊與中國美術學院等高校師生交流合作,將羌繡與繪畫、雕塑等現代藝術形式進行“跨界”創作;此外,陳雲珍還致力於與其他非遺項目如蘇繡、奇石、茶葉等進行産品融合與文化交流。這一系列創新舉措豐富了羌繡的藝術內涵,也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11月,作品《羌風》參加“從鄉土再出發——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成立40週年特展”;2023年11月,作品《羊角花開》在“第二屆巴蜀文化藝術展”中獲一等獎。
文化自信和“創新”是羌繡能夠走出大山的根本。陳雲珍表示,未來我們要繼續把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元素充實到新的羌繡作品中,讓更多優秀的羌繡作品站上世界舞臺。(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