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00萬人註冊!全國首個“國寶”遊戲引發文博打卡熱潮

來源:紅星新聞網 時間:2024-05-02 16:28:11 編輯:林銳森 點擊:
5月1日報道“媽媽再也不擔心我不會念國寶文物的名字了!”“真的眼前一亮,文物+新國風的主題真的太吸引我了!”……近日,全國首個文物主題新國風遊戲《物華彌新》上線便在網路上掀起一陣火爆關注,正式公測上線4天快速突破300萬人次註冊,同時也讓不少網友因為遊戲走進博物館與文物合影打卡。而這款遊戲的研發團隊來自成都一家本土網路科技公司——成都龍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所屬的詞牌社工作室。
“我們主要是希望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魂,以潮流設計以及全面的藝術表達,突破時間和空間圈層,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打造一個屬於我們國人自己的新國風IP。”詞牌社工作室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介紹到關於遊戲研發背後更深厚的願景。
玩家帶著遊戲角色前往博物館現場打卡,與文物合影
創作的背後是用心的考據工作
為了更好地結合文物相關素材來進行創作,保持嚴謹的科普態度,詞牌社成立了專門的考據小組,在IP創作中進行大量的考據工作,去達成文物科普資訊的真實、準確。“如果説‘文物擬人’創作如同在歷史之海泛舟,我們希望能通過現代化的創作方式,更好地激發出傳統文化的光彩,展現其深刻的內涵與獨特的古典之美。”
遊戲劇情自然融入了相關歷史文物知識介紹
他們的考據資料來源主要是各大公開的數據庫和研究論文,團隊也在創作過程中逐漸積累了一定的圖書資料儲備,大多是歷史、考古相關的書籍。
這份心意最終在遊戲中有了具象化的表現,《物華彌新》中有一個專門的科普頁面,每個角色介紹都配備了科普資訊來進行文化輸出。包括文物本身的介紹、現藏地、出土地、年代、工藝等等,同時還會有歷史軌跡可以查看,更一目了然地查看文物的相關知識。“我們更希望的是,能夠由此激發起當代年輕人對於歷史文化的興趣,讓他們更多地走進博物館、翻開書籍,主動去了解更加廣闊和燦爛的中華文化。”詞牌社相關負責人説。

遊戲中的科普界麵包含了豐富的資訊介紹
全面立體歷史系教授也來點讚
詞牌社的創作並不只是為做遊戲而創作。團隊以“文物”及其衍生文化遺産為靈感進行創新設計,孵化期間推出了擬人動漫形象、漫畫、音樂、手辦、遊戲等多層次多形態的文化創意産品,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魅力。過去的幾年裏團隊通過文博項目聯動、傳統節日活動、漫畫、國風音樂創作、文博UP主合作等形式全方位立體打造IP。其中包括與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欄目合作,連續為《國家寶藏》三季節目創作了大量擬人作品,大受好評。實體文創産品方面亦有人氣手辦銀香囊、金甌永固杯等更是廣受年輕群體青睞。也曾在文化和自然遺産日,與良渚博物院進行“玉琮王”線上聯動宣傳。
授權手辦銀香囊
角色形象曾登上《國家寶藏·展演季》的舞臺
充分發揮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性、獨特性、趣味性這一創作理念,在遊戲中有跡可循。不同地的文物,在角色配音中有時會採用方言講述,更增強了文物本身的屬地屬性。如藏于四川博物院的東漢制鹽畫像磚便是四川話配音,藏于甘肅省博物館的“驛使圖”畫像磚則充滿了西北口音。另有源自瑪雅文明的瑪雅文字陶碗,在遊戲中採用了尤卡坦瑪雅語配音,為角色增添了神秘的魅力。
精美的畫風、悠揚的音樂、新意的設定呈現出來到網友眼前,獲得的是網友們的頻頻稱讚。在網路平臺上,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良仁也點讚推薦:“應該多鼓勵這樣寓教于樂的遊戲,能夠把美學、文化和歷史融入進去。”
面向全球,講好中國故事
當前,成都正不斷擦亮“手遊之城”“遊戲第四城”招牌,遊戲方面數據顯示,2022年,成都遊戲相關企業超過7000家,遊戲研發企業佔71.39%,遊戲研發佔比全國第一,遊戲産業規模居全國第四位。作為成都本土遊戲公司且行業中最早動身的一批,龍淵網路旗下的《多多自走棋》就曾風靡一時。在更早的2015年,龍淵網路更是憑藉《聚爆》《自由之戰》等遊戲聞名圈內。龍淵網路創始人、CEO李龍飛表示:“打造《物華彌新》IP一是想差異化發展,更多的是我們想讓冰冷的文物貼近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和溫度,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年輕人的喜歡。”或許在未來,《物華彌新》IP可以面向全球,講好中國故事。(紅星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