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成都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主辦的“校企雙進·找礦挖寶”科技成果對接北京大學專場活動在京舉行,旨在推動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上的校院地協同創新發展。
北京大學與成都市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在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引育等方面始終保持緊密合作關係。在活動現場,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部長、産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姚衛浩,成都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丁小斌,分別致辭。
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黨委書記霍曉丹,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來魯華、成都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旭,成都市相關區(市)縣負責人出席活動,以及來自成都市大健康、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相關領域重點企業、科技服務機構和投融資機構的代表100余人參加活動。
將戰略合作協議落地落實
“校企雙進·找礦挖寶”走進北大
據了解,引入高校創新資源賦能是城市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今年6月,成都市與北京大學簽署了新一輪市校戰略合作協議,成都市將進一步在成果轉化和科技創新方面與北京大學深度融合,共同發展。
為了把戰略合作協議落實落地,在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等大力支援下,共同策劃開展此次“校企雙進·找礦挖寶”活動,就是讓成都企業深入校園,與學校團隊面對面交流對接,真正打通科技、産業、金融鏈條,推動北京大學更多科技成果在成都轉化落地。
在活動現場,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來魯華教授還現場介紹了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的情況。據了解,今年4月,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正式運作,這是北京大學在全國唯一的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是市校攜手實現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産業發展“同頻共振”的重要載體。
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場,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部長助理邱建國還介紹了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大學大力推進有組織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建成了具有北大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
近300項北大創新成果現場發佈
實現創新鏈與産業鏈“雙向奔赴”
“一看到北京專場活動的通知,我們就主動報名了!”成都玖錦科技有限公司的曾愛明正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等待“大部隊”的集合……11月末的北京,寒風裹挾著寒意,淩厲地吹過人們的臉頰。但這份寒意並沒有吹冷成都科創企業及相關領域代表們來京“挖礦找寶”的熱情。
為推進北京大學科技成果向成都市轉化有力有效,此次活動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聚焦生物醫藥領域,梳理出了相關專利開放許可項目面向本次成都市參會創新企業、區縣和産業園區進行發佈。據了解,北京大學也為此次專場活動提供了267項高品質科技成果和88個開放許可專利項目,涉及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領域。
“此次活動搭建了一個重要的産學研合作的交流橋梁,也給我們企業一‘挖寶’的機會。”愛斯特(成都)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綠色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學超在出發前便提前篩選出了兩個重點關注的創新成果。和王學超一樣,100余位來自成都市級相關部門、區(市)縣及科創企業代表來到北大“找礦挖寶”。
“牽手”北大成效顯著
成都校地合作不斷深入
成都與北京大學合作由來已久、互動頻頻——早在2017年6月,成都市與北京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市校雙方重點圍繞戰略決策諮詢、科研與科技開發、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今年6月,雙方開啟了第二輪合作,在北京簽署《成都市人民政府 北京大學戰略合作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雙方在推動天府永興實驗室建設、共建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共同開展人才招引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推動天府永興實驗室建設上,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遠航擔任天府永興實驗室主任。目前實驗室已啟動園區(一期)規劃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減污降碳協同控制評估等9個研究中心團隊入駐,組建了100余人科研團隊;加快實施省級科研項目7項,“碳大腦智慧管理平臺”獲批省級2022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基金科技創新基地建設項目,承擔綠色低碳橫向課題3項。
在共建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上,北京大學湯超院士擔任研究院理事長。依託研究院,加快建設定量系統生物學研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基因檢測與編輯技術創新、免疫治療技術創新、化學生物學前沿技術創新、解碼衰老研究、生物分子智造研究等七個研究中心,力爭5年內,聚集高層次人才600人以上。
在人才招引培養上,聯合北京大學舉辦2場“蓉漂人才薈”活動,累計提供優質崗位近3000個,吸引20余萬人次關注;依託落地四川天府新區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成都分院,開展在職雙證MBA、EMBA、DBA教育,截至目前,畢業和在讀學生人數共計340人,移動課堂到成都分院上課人數超過5000人次,來訪教授超過100人次。(溫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