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南部縣:“一株小草”背後的億元産業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1-29 08:32:26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在元安藥業廠房內,工人正在進行黨參粗加工
一株小草強健身體、一枚銀針聯通世界、一縷藥香跨越古今……這是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魅力所在,五千年來,凝聚智慧,成為瑰寶。
如何把中醫藥這一寶貴財富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近年來,南部縣依託源遠流長的中醫藥文化與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産業,不斷提升中醫診療水準,持續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南部縣先後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現代農業産業基地強縣(中藥材)”。
種植加工 建強中藥材産業基地
南部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中藥材資源豐富,經普查有野生中藥材360種。
近日,在南部縣王家鎮觀音岩村,漫山遍野的枳殼樹綠油油連成片,寒風中依然充滿生機,散發出淡淡清香。園區內,村民們正剪枝修椏,摘下殘存的枳殼……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優越的地理條件讓我們園區所産枳殼品質拔尖。”園區業主宋大文介紹,園區以做大做強中藥材産業為目標,通過“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對中藥材實行集約化種植、科學化管理、訂單式銷售,有效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除了種植中藥材外,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南部縣積極推進中藥材産業現代化建設,拓展産業鏈條,構建産業集群。目前,全縣共有中藥企業6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2家。
走進該縣重點民營企業四川元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廠房,淡淡的藥香撲面而來,3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黨參加工。
“公司始終堅持中醫藥大健康産業發展的方向不變,立足家鄉,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農民增收。”該公司負責人説,目前公司在南部縣伏虎、謝河和大坪等地建設中藥材示範種植基地,有4個合作社、2個村集體組織、2個家庭農場,佔地約3000畝,直接帶動當地近千人就地就近務工,實現就業人員年每人平均增收6000余元。
“近年來,南部縣大力打造中藥材基地,持續發展中藥材産業,已建成各類中藥材種植基地4.5萬畝,白芨、黃精、僵蠶、半夏、白芷、佛手、杜仲等中藥材遍佈全縣各地。”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會介紹,2022年全縣中藥材銷售量7650噸、銷售額2.47億元,總産值達2.6億元以上。
如今,漫步在南部縣2235平方公里的熱土上,處處煥發中藥材産業發展的勃勃生機:你聞,田野裏,中藥材幼苗破土而出,淡淡藥香溢滿山間;你聽,工廠裏,機器加工藥材切片的聲音,聲聲入耳;你看,市場上,南來北往的客商熙熙攘攘,詢價驗貨……中藥材産業已然成為南部縣強縣富民的支柱産業。
由點及面 拓寬中醫藥服務網路
近年來,南部縣堅持把中醫藥服務網路建設放在首位,構建起以縣中醫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中醫藥服務網路體系,中醫藥服務實現全覆蓋,真正實現了“鄉鄉有中醫館、村村有中醫藥服務”。
走進南部縣建興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艾草香氣撲面而來,頸椎牽引床、電腦針灸儀、多功能艾灸儀、中藥熏蒸機等診療設備一應俱全,按摩、針灸、拔罐、理療等各類中醫診療服務項目應有盡有,就診群眾絡繹不絕。
“在鎮衛生院就能針灸、拔罐,我再也不用往縣城跑了。”正在接受中醫診療的村民朱旭芬開心地説,“我的頭痛病已經有十多年了,一直反反覆復不見好。自從在衛生院中醫館進行了電針灸之後,有了很大改善。”
“村村有中醫、鄉鎮有專科,農民看中醫方便又省錢。”建興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雍忠文介紹,2010年以來,建興鎮中心衛生院成立中醫骨傷科,相繼開設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醫診療項目,受到了老百姓的青睞。2022年,該科室被評為省級特色科室,為該鎮中醫藥發展注入新活力。
從拔火罐到針灸、從湯藥到膏方、從望聞問切的理論到相生相剋的規律,中醫藥養生與保健的理念廣受歡迎。
“我們的目標是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好中醫。”南部縣衛生健康局局長任旭勇介紹,為推動中醫藥事業高品質發展,當前,該縣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縣為抓手,大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服務能力等級建設、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全縣現有縣級中醫醫院1家,3家縣級公立醫院均設置有中醫科、中藥房,中醫診所2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均設置有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所有社區衛生服務室(村衛生室)均可提供中醫藥服務和4類6項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全縣中醫診療人次佔總診療人次比例達到45%,中醫服務網格體系逐步健全。
發展傳承 集聚一批中醫藥人才
中醫的傳承,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文化的傳承。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離不開一支結構合理、本領過硬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近日,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學術思想交流會在南部縣中醫醫院舉辦。在交流會上,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楊玉虎從理論聯繫實際,將《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經典結合臨床,闡述怎樣用中醫的思維進行辨證施治,作了一場振奮人心的學術講座。
“這次學術交流會讓我受益匪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杜氏中醫第八代傳承人杜仕文介紹,杜氏中醫起源於清朝中晚期,已傳承八代,屬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自幼受中醫文化熏陶,盡得家傳的他,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不斷精進醫術,成功讓眾多疑難雜症患者擺脫病痛,這更堅定了他繼承和發揚中醫醫學的決心和信心。
杜仕文説,目前中醫藥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困境和問題,中醫藥事業的振興任重而道遠。他將繼續致力中醫藥發展,推動地方現代中醫藥的系統完善和科學普及,持續服務群眾。
近年來,南部縣始終把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不斷拓寬中醫藥人才引進和培養渠道。近3年來引進中醫碩士5名、本科生11名,舉辦中醫繼續教育學術會6次、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3次,培訓基層中醫藥人員5400余人次。
截至目前,該縣現有省級名中醫1人、中醫執業醫師781人、中醫助理醫師287人,為提高中醫藥的服務能力和促進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中醫藥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橋梁和紐帶,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任旭勇説,南部縣將持續弘揚中醫藥文化,做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為百姓提供更全面、更優質、更便捷、更智慧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共繪健康新圖景。(夏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