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被稱為“活化石”“活文物”。日前,石棉縣首個古樹公園——石棉縣南酸棗古樹公園完成建設,一個集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旅遊的“新地標”為鄉村注入了“新活力”。
走進南酸棗古樹公園,只見一棵偌大的南酸棗樹屹立其中,盤根錯節、樹冠如蓋,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樹下不少村民正在納涼閒聊。南酸棗古樹公園以南酸棗古樹為中心,保持現有生態環境為主軸,與迎政鄉三索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投資近15萬元,採取科學、因地制宜的方法,鋪設觀景臺,配套增設石桌石凳、垃圾桶、文化欄等,構建出“樹與村相依、樹和人相容”的高品質鄉村綠美生態環境。
石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科技發展股負責人 徐欣説:“建設古樹名木公園最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株千年南酸棗古樹,弘揚生態文化。建設古樹名木公園,一方面也是體現保護古樹名木的重要舉措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促進農旅融合發展,也建立了古樹保護、科普宣教為一體的鄉村‘新地標’,為推動生態旅遊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
據了解,該南酸棗樹已有約1260年曆史,屬於一級保護古樹,在本地享有“酸棗之祖”的盛譽,2020年入選“四川省百佳古樹名木最具人氣古樹”,2023年被評為“雅安十大樹王”。迎政鄉新民村村民羅國洪在這棵南酸棗樹旁邊居住了40多年,在他的記憶中,南酸棗樹一直生長茂盛,大家都認為這是吉祥、健康、長壽的象徵,並在樹上挂上祈福牌。古樹公園的建設不僅讓古樹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林下空間也成為村民的休閒活動場所,在傳承歷史文脈的同時,改善了周邊人居環境。
迎政鄉政法委員、專武部長李申堯説:“南酸棗樹是我們迎政鄉的‘神樹’,也是當地‘三神’之一(‘三神’是指神樹、神山、神泉),是我們迎政鄉人,特別是老一輩人的重要記憶。周邊的群眾,特別是迎政鄉的鄉民,從小就來這邊參觀旅遊,並開展一些民俗活動,是我們人生中十分深刻的記憶。現在保護古樹的同時,也是在保護我們心中一片美好的記憶。”
近年來,石棉縣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挖掘古樹文化底蘊,大力推行古樹保護利用工作,以“留住青山古樹,守護綠色鄉愁”為目標,以“林長制”為抓手,全面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巡護工作,推進“一樹一檔”“一樹一策”,因地制宜推動古樹公園建設,嚴厲打擊損害古樹名木行為,編印《石棉古樹圖鑒》、組織古樹名木評選、優秀攝影作品展示等,廣泛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宣傳,講好古樹名木故事,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古樹名木。據統計,石棉縣現有古樹3319棵,其中一級古樹49棵、二級古樹61棵、三級古樹3209棵,並有古樹群14個,共涵蓋101個樹種,分佈在全縣12個鄉鎮(街道)38個村(社區)。(石棉縣融媒體中心 彭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