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暨四川省“千龍千獅鬧新春” 示範展演活動在瀘州市瀘縣龍橋文化生態園拉開帷幕。作為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四川展演點之一,本次集中展演以龍獅隊伍為載體貫穿全場,並配以歌舞歡騰的“村晚”民俗表演,融合豐富多彩的非遺元素。展演活動通過主題鮮明的篇章設置、別出心裁的巧妙編排,生動展現四川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舉辦地瀘縣的傳統民俗文化,鋪展開一幅“千龍千獅鬧新春,錦繡天府歌盛世”的新春賀歲圖。
民俗風情鬧春來
冬日的龍橋文化生態園張燈結綵,紅色背景的露天舞臺上,龍身舞動,身著對襟衣、燈籠褲的舞龍人騰躍其間。耍龍人手不離龍,耍寶人用“寶”吸引龍頭跟進,翻飛的巨龍盤、騰、穿插出各種造型,時而神龍攪海,時而二龍戲珠,威猛靈動的表演引得現場掌聲陣陣。這場“村晚”以龍城瀘縣豐富多元的舞龍拉開序幕,《千龍祈福 龍城迎春》《百花獻瑞 酒城賀春》和《萬象更新 天府同春》三個篇章融合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村晚民俗,展現巴蜀炫彩多姿的人文風情。
現場,來自瀘州市的20組舞獅隊伍熱鬧登場:潮河鎮鐵水花龍、太伏鎮功夫龍、百和鎮蓮槍龍、玉蟾街道雲牌草龍、石橋鎮板凳龍、玄灘鎮乾坤龍舞、天興鎮龍貫山草龍、雲錦鎮鴛鴦龍、兆雅鎮火龍、牛灘鎮金山荷花龍、喻寺鎮水車龍等齊齊上陣,各自拿出看家本領。眼花繚亂的舞龍炫技裏,年味溢滿人心。
被譽為“東方活龍”的瀘州雨壇彩龍也現身展演現場。長達數十米的金龍、銀龍在快速多變的線路中,旋舞飛騰,盤曲悅動。雨壇彩龍領隊王篤才介紹,雨壇彩龍是四川省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項目之一,其表演套路豐富,觀賞性極強。諸如“龍嘆氣”“龍背劍”“龍擦癢”“倒挂金鉤”等套路,配合川味濃郁的鑼鼓吹打樂伴奏,氣勢恢弘。
節慶活動
除了精彩的龍獅表演,展演活動上,瀘州特色鮮明的古藺花燈、江陽油紙傘、苗族歌舞、瀘州河流派川劇等表演交相融匯,演繹出百花爭芳春色滿園的“村晚”民俗嘉年華,全方位展現瀘州兒女奮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圖景,全景式再現四川兒女心繫民族復興偉業,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弘氣象。
西元前104年,西漢時閬中天文學家落下閎在《太初歷》中,首次把正月作為歲首。從此,在延續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春節成為中國人迎接新年、迎接春天最重要的節日。舞龍舞獅、花燈歌舞……這些春節儀式背後,寄託的是中國人對幸福生活、闔家團圓的美好期望。
《心有所蜀》《Hello熊貓》……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觀眾圍觀。5歲的梁詩媛是這次展演中年齡最小的演員,當天她表演的節目是《Hello熊貓》,憨態可愛的舞姿吸引了不少觀眾注意。瀘縣的龍文化底蘊深厚,不過梁詩媛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多種類的龍舞現場
“我主要負責協助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收集參加此次展演人員的核酸檢測報告以及聯繫疾控中心落實‘三天兩檢’。”賴玲介紹,作為“千龍千獅鬧新春” 示範展演活動文旅志願者中的一員,她1月21日就已“到崗”,每天早上8點前就需要到達演出現場,一直到晚上7點之後才離開。這次現場看著舞龍隊伍相繼亮相,感受到了新春熱鬧的氛圍,內心激動無比。
瀘縣市民張開貴一邊忙著欣賞龍舞,一邊不忘用手機將精彩場景拍攝下來,“發給因為疫情不能歸鄉的
好戲連臺賀虎年
據了解,此次“村晚”還全面展現瀘州市、瀘縣新農村新風貌、新農民新風采、鄉村振興新前景和瀘縣“9.16”地震後人民抗震救災、重建家園新氣象。瀘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利介紹,瀘縣是文化厚重的千年古縣,是享譽全國的中國龍文化之鄉,是成就卓著的全國文化先進縣,這裡名人匯聚,雅士駐留。近年來,瀘州市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圍繞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大力發揮“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優勢,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白酒文化、生態文化、長江文化等文旅資源。同時高品質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惠民彰顯成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文化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省文旅廳副廳長趙紅川介紹,除了瀘縣玉蟾街道龍橋社區,此次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還選取綿竹市孝德鎮年畫村、蓬安縣錦屏鎮東門社區、成華區二仙橋街道文化活動中心作為四川示範展示點,以文化院壩為舞臺載體,通過展示鄉貌、傳遞鄉音、回望鄉愁、凝聚鄉情,藝術地呈現鄉村振興新風貌新成效新願景,通過鄉村小舞臺實現全民大聯歡,營造安逸四川濃濃的“鄉土味”“文化韻”“新春情”。
據了解,作為“歡樂春節、安逸四川——全省新春文旅惠民活動”的重要內容,展演還將按照“縮小線下、豐富線上”的基本思路,通過國家公共文化雲、“智遊天府”等新媒體平臺,同時開展線上直播。 趙紅川還透露,春節前後,四川省還將持續推出名縣名鎮名村名宿風采、全省群眾文化優秀文藝作品、安逸四川冰雪陽光文旅産品等展示展播,為群眾奉獻精彩的春節文化大餐,營造濃郁的新年氛圍。(川觀新聞記者 邊鈺 瀘州觀察 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