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棲息地 活水源頭來——達州高新區以改革創新打造營商高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19 15:58:22 編輯:蘇仁勝 點擊: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只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才能真正解放生産力、提高競爭力。
近年來,達州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立足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職能職責,始終堅持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突破口,以務實舉措,打造“親”“清”新型政商陣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隨著達州高新區“吸附”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已引進投資企業61家、簽約項目64個、投資總額615.39億元,項目數量和引資總量居全市第一。
清淤護航  當好企業“服務員”
“對高新區的服務態度和服務速度我們還是很認可的,我們提出的訴求有關部門都是在用心用情積極解決……”11月15日,達州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工作人員再次來到園區企業,針對整治“企業最不滿意10件事”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滿意度回訪,中節能(達州)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薪對達州高新區開展此次專項活動連連點讚。
整治“企業最不滿意10件事”是達州高新區立足改革發展現實需要,創新提出的一項重要活動。活動由達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牽頭組織實施,達州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全程跟蹤保障、監督落實,目的是讓企業難處有渠道訴説、有部門解決,搭起政企之間“連心橋”,拆除政策落實“腸梗阻”,著力破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頑瘴痼疾,以此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效果好不好,監管很重要。對此,達州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對整治活動中“接手”訴求的相關部門(單位)解決訴求的效果進行嚴格考核,效果好不好、全由企業説了算。考核主要根據企業滿意度測評情況和其他佐證材料進行打分,綜合成績達到90分及以上才算合格。
“若督查回訪發現企業不滿意,要責成牽頭單位繼續整改落實,不只問效,還要問責,直到企業滿意為止。”達州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負責人説,“下一步,我們還將建立服務企業長效機制,通過一件件企業訴求問題的解決,持續不斷地為企業解難紓困,切實優化營商環境,為達州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提供堅強的紀律和作風保障。”
當下,整治“企業最不滿意10件事”活動的開展如一劑“強心劑”,進一步激活了達州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的前進步伐。截止目前,園區企業存在的用工難、員工就餐不便、公交線路少等問題都得到明顯改善。
優化環境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對緊盯“創國高”任務的達州高新區來説,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一直以來我們把親商、利商、護商作為監督執紀工作的重中之重,從被動接訪到主動下訪,進一步與企業‘心連心’。”達州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主要負責人説。
圍繞企業幫扶、政務環境、政策支援等系列工作開展監督檢查,提高部門親商便商服務水準。督促指導區科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制定了服務企業“十不準”,編制了《服務企業使用手冊》《達州高新區服務企業資料彙編》;督促指導區行政審批局推動出臺高新區審批服務事項清單、高頻事項手冊及辦事服務指南,深度延伸辦事申報終端,確保“最多跑一次”,並對企業綜合審批事項,還進一步開展進企業現場召開專題協調會,現場服務、現場解決。
建立聯繫服務企業“聯心監督卡”制度,通過專人辦專事,加強對全區職能部門的監督;深入拓展“千名紀檢監察幹部走訪基層”活動,主動深入企業、項目一線掌握實情,近距離傾聽企業心聲,以“保姆式”的服務拉近與企業的距離。
同時,圍繞整治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落實“1+7”制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十件事”等重點工作任務,開展了“責任落實、幹部作風、營商環境、決策執行、制度建設”五大治理工程,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推動責任落實、作風轉變、效能提升,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良好局面。
達州高新區傾力打造高效的政務服務,優質的營商環境,像磁石般吸引著投資者的腳步。目前,達州高新區累計入駐企業756家。
強化監管 反腐高壓態勢
“企業無論大小,都期盼有更好的營商環境,讓自己輕裝前行、加速奔跑。選擇入駐達州高新區創業,我們很有信心。”易網網路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浩説。
這份信心來源於達州高新區持續保持的反腐高壓態勢。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達州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對工程招投標、城鄉建設、人防工程建設、生態環境、行政審批等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整治,並嚴格落實重大項目督查問責機制。
 “我們採取責任單位自查、牽頭部門倒查、紀檢監察機關跟進督查‘三查’舉措,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分層分步分類開展專項系統治理,督促補強行業監管薄弱環節,務求通過各行業領域的系統治理,從制度、體制、機制上凈化、保障高新區的發展環境。”達州高新區紀工委監察工委負責人表示。
同時,大膽探索實踐,以改革創新除籬破障也是達州高新區反腐的重要舉措。進一步修改完善“村級小微權力清單”41條和梳理規範運作制度,嚴格要求基層幹部“按圖操作”“照章辦事”,用制度管好“小微權力”;注重抓早抓小,關口前移、前端預防,創新出臺《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實施意見》,推動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制度化、規範化,更具操作性;建立重大項目監查問責機制和重大項目紀工委專人聯繫制度,建立“營商環境舉報箱”機制,為項目推進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全過程護航企業發展。
除此之外,達州高新區紀檢監察工委還大力開展警示教育、廉政宣傳和廉政提醒,通過通報曝光典型違紀違法案例,以身邊人身邊事警示教育廣大黨員幹部,持續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工作,馳而不息糾正作風,築牢黨員幹部思想防線和行動自覺,杜絕幹部在“親”企中步入歧途,斬斷企業在“親”政中投機雜念。(達州高新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