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讓基本公共服務更有溫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19 12:31:23 編輯:陳宣海 點擊:
小切口,大民生。對城市中的每一個人來説,基本公共服務是我們普通民眾與城市建立聯結、感受城市溫度的最直接途徑。

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

新學期開學,小宣(化名)有了新家,也進入了新學校,他的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父母先後去世的陰影正在小宣心中慢慢消散。

2020年6月18日,對於小宣和他的姐姐來説,是最黑暗的一天。這天,他們的母親因故自殺身亡。而兩年前,父親也因病去世。當時,姐姐只有11歲,小宣才7歲。

得知兩個孩子的情況,合江縣民政局特事特辦,將兩姐弟的相關資料固定並呈報,優先為其申請孤兒,保障其最基本的權益。僅10天時間,合江縣民政局就將兩姐弟的孤兒申請資料錄入全國兒童福利資訊系統。

7月13日,兩姐弟經過瀘州市民政局、四川省民政廳審核後,同意其孤兒申請。按照孤兒政策,于2020年8月起享受孤兒基本生活費。同時,以合江縣民政局的名義與孩子的兩個舅舅簽訂了監護協議書,將兩姐弟交由兩個舅舅監護。當聽到自己有人管,有政策支援,兩姐弟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2021 年 4 月中旬,合江縣民政局在回訪中了解到,小宣在彭州市舅舅家生活不習慣,想換一個學習環境。在合江縣民政局的聯繫下,小宣於2021年春期期末結束後入住瀘州市兒童福利院,同時為他聯繫了相應的學校。

合江縣民政局工作人員説,如今小宣在市兒童福利院裏很習慣。對他來説,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也希望小宣有好的未來。

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對於處在困境中的那些孩子來説,民政人的溫度體現在為他們的人生道路上點亮一盞盞燈。

給他們一個溫馨的晚年

10月9日,位於春華路的春江酒城嘉苑開園。開園當天,80歲的方利權帶著親朋好友參觀了這個屬於自己的家。老人説,他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覺得這裡環境好、服務好,不僅能見到很多老朋友,還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大家相互幫助,參與園內活動,每天的心情都特別舒暢。

老人説,在這裡可以將“柴米油鹽”等生活瑣事交給養老機構去做,自己專心去過童話般的“琴棋書畫詩酒花”的生活。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這大概是每一位老人的所想所願。對他們來説,民政的溫度就體現在“老吾老及人之老”的態度。

讓他們的甜蜜來得更容易一些

今年9月,張明(化名)“脫單”了。張明原本以為拿到這個“紅本本”可能會有些波折——張明和女朋友的戶口都在外地,按照原來的規定,他們需要回戶籍所在地辦理。因為疫情,兩人“扯證”這事一拖再拖。直到6月,張明得知了一個好消息:瀘州開通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也就是説,他們不用再長途跋涉回老家,在瀘州就可以辦理。

“跨省通辦”實施20多天后,瀘州市又推出全市婚姻登記通辦,享受到這一便利的群眾範圍更寬,李青(化名)“便是受益者之一。李青的戶籍在古藺,男友的戶籍在敘永,兩人都在江陽區工作。在“全市通辦”前,兩人結婚必須到敘永縣民政局或古藺縣民政局辦理婚姻登記,實行“全市通辦”後,他們直接在江陽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就可辦理結婚登記。

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全市通辦”以後,僅江陽區婚姻登記處就辦理了137件全市通辦的婚姻登記,跨市辦理的6對,跨省辦理的5對。

沒有了婚姻登記“多地跑”“多次跑”等難點堵點問題,幸福顯得更加甜蜜。對每一個老百姓來説,民政的溫度就在於,辦事容易一些再容易一些。

讓他們走好人生最後一程

11月8日,熱線“96444”開通,這是四川省首個殯葬服務熱線,由瀘州市民政局主管、瀘州市殯儀館負責日常運作。96444殯葬服務熱線平臺24小時接聽來電,全年無休,及時為群眾提供殯葬業務辦理、殯葬諮詢答疑、殯葬品質反饋等服務。

殯葬服務熱線還將為市民提供殯葬法規、政策、全市殯葬業務資訊查詢服務,接受市民有關治喪流程、服務項目、殯葬政策等事項的諮詢,指導市民合理選擇殯葬服務機構,並對市民辦理喪事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樣追蹤回訪,監督評估殯葬服務單位的服務品質,全面提升殯葬服務水準。

殯葬作為最基本的民生事項,政府保障職責日益凸顯。如何讓殯葬事業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既要為普通群眾做好服務,也要為困難群眾解決問題。

做好服務,從每一個細節入手

2020年5月,瀘州市殯儀館成立了白玉蘭工作室,這是瀘州市乃至整個西南地區唯一全部由女性遺體整容師組成的工作室。瀘州市殯儀館負責人説,成立這樣一個工作室,是為了發揮女性特有的耐心、細緻特長,更好地為逝者服務。

2016年起,瀘州市墓園實行全面禁燃禁放,為了讓群眾更好地祭祀,南壽山墓園在春節期間向前去祭掃的群眾免費發放裝有千紙鶴、黃絲帶等的祭祀物品,並聘請古樂樂師現場演奏,營造優雅的環境。

位於龍馬潭區九獅山的狀元山墓園也為前往祭掃的群眾準備了黃絲帶、福音蓮花燈、節能環保電子香燭、漢白玉獅子等環保綠色祭祀物品。

自從推行“文明祭祀”以來,市民徐先生每年春節、清明節去掃墓,都會把兒子帶上。在此之前,只有他和妻子兩個,“過去每次來掃墓,都感覺很遭罪。”徐先生説,以前墓地到處煙熏火燎,鞭炮震耳,怕孩子受不了,都不帶來。現在好了,掃墓環境不僅清靜,空氣也很好。

走好人生最後一站,政策也要普惠到困難群眾。在南壽山墓園,有10余個分區,分別以不同格調和主題區分,其中的蓬萊園和愛心園便是專為城鎮(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五保供養的已故對象提供的,墓園針對困難群眾還推出了一系列的惠民舉措。

瀘州市殯儀館也推出了包括提供惠民靈堂、夜間殯葬便民直通車服務在內的便民利民八大措施。

人生最後一程,民政的溫度就體現在,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周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