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打造龍馬潭近郊遊新名片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15 10:24:01 編輯:陳宣海 點擊:
走進10月的龍馬潭區雙加鎮大衝頭村,天高氣爽、風景怡人。一方方魚塘碧波盪漾,如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十里漁灣內,一株株美人蕉迎風起舞,一座座亭子、一排排翠竹與小橋、流水、人家相映成景、美不勝收。優美風景中,圍繞“漁”文化提檔升級打造的各類文化小品景觀、景致,分外引人注目。

“太美啦,沒想到瀘州還有這樣山清水秀、好玩好耍的地方!”在柑橘博覽園鮮花基地內,來自瀘州城區的朱先生邊為愛人拍照,邊分享自己的愉悅舒暢心情。

金燦燦的陽光下,競相綻放的各色花朵分外艷麗動人。微風吹過,送來陣陣花香,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蜜蜂嗡嗡飛來飛去辛勤採蜜,唐老鴨、米老鼠等各類雕塑掩映在花叢中。孩子們在嬉鬧追跑,大人們忙著抓拍留影,騎行愛好者們穿梭在柏油路上,垂釣者們或凝神聚力,或小心翼翼拉扯彎成了弓似的魚竿,生怕上鉤的魚兒逃跑。一幅意趣盎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畫卷正在大衝頭村徐徐展開。

大衝頭地處雙加鎮中心地帶,曾經是當地挂了號的省級貧困村。境內有十里漁灣、柑橘文化博覽園、松灘湖等景區,隨著各級幫扶政策的落地落實,該村于2017年退出貧困序列,先後獲得“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等殊榮。

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如何讓村民們的造血功能持續增強、精神生活提檔升級?近年來,龍馬潭區以全力鞏固脫貧成果、抓實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為契機,圍繞中心規劃、服務效能、提升目標、群眾需求等優化佈局,在大衝頭村打造全市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示範點位,連片打造産業示範帶,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近郊遊,進一步滿足群眾文化生活生産新需求。充分發揮中心村的示範帶動作用,領動周邊村(社區)及其他鄉鎮聯動發展,大衝頭村開啟蛻變之旅。

優化資源佈局,加強資源整合共用。按照“不為所有、為我所用”原則,統籌使用好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文化旅遊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資源,進一步完善圖書閱覽室、廣場舞陣地、觀影場地等陣地功能,確保公共文化服務有場所、有陣地、有設施、有保障。柑橘博覽園觀景臺、黨群服務中心廣場等地成為村民們賞景、跳舞、健身的打卡地;村文化閱覽室裏藏書齊全,閒暇之餘,村民們三三兩兩匯聚在此,集中“充電”;村黨史館的建成,讓文化的溯源、尋根、交流、繼承和發揚有了依託。結對子、種文化,互促共建種植新文明。通過培養基層文藝骨幹,打造帶不走的文化隊伍,生産村民喜聞樂見、好玩有趣的文藝作品,讓廣大農民群眾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主力軍,讓豐富多彩的文化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日前,由雙加鎮編排選送的舞蹈節目《漁家姑娘》,參加2021年瀘州市魅力鄉鎮競演,充分將漁家文化展示和傳播。

促進文旅融合,提升服務供給品質。依託十里漁灣“漁”文化,投入資金200余萬元,推進全域景觀提升打造,修建棧道、修葺亭子、塑造小品景觀、栽種花草、佈置景點、修築觀景臺,營造“山水相依、人文相連”的氛圍。先後整合數億資金,採用“特色景點+水産養殖+産業園區”模式,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聞得到花香、記得住鄉愁”的“畫裏鄉村”,集水産養殖、垂釣競技、果蔬採摘、生態種植、觀光旅遊于一體,大衝頭村完成華麗蛻變。集中連片打造的2千多畝健康水産養殖,帶動3000多人每人平均增收2.2萬元。相繼建成投用的訂單高粱基地、翠冠梨基地、柑橘文化博覽園等,實現收入3000多萬元,讓村民們的腰包逐漸鼓起來。

打造文化品牌活動,提高知名度美譽度。龍馬潭區鄉村文化旅遊節、農民趣味運動會、千人“壩壩宴”、釣魚比賽、桃花節、鄉廚大賽等文化品牌活動在大衝頭村相繼開展,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了文化展示、交流、賞析、品鑒的舞臺。系列文化品牌活動,帶火了雙加鎮的旅遊,僅2021年的文化旅遊節,就吸引10余萬人參加,實現綜合收入超5000萬元。2020年,全鎮就接待遊客30余萬人,實現綜合收入1億5千萬。良好的生態,也成為龍馬潭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鄉村振興的招牌。

“産業基地的建強,各類文旅活動的開展,讓村民們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紅利,大家接續奮鬥鄉村振興的動力更加強勁啦!”雙加鎮大衝頭村黨委書記肖運輝説,隨著産業的發展,環境的改善,文化活動的增多,大衝頭村早已成為了瀘州人近郊遊的網紅打卡地,遊客絡繹不絕,外來參觀學習的人員接續而來,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姚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