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在上 車展在下——第23屆成都國際車展的驚喜與23年成都國際車展的魅力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8-11 17:52:53 編輯:劉婷婷 點擊:

快速崛起的“成都造”
相信每個去過今年車展6號館的市民,都會留意到捷達展臺背後的廣告:四川娃,開捷達!
作為“成都造”汽車品牌之一,今年捷達的展位由去年的600平方米增加到了800平方米,並帶來了捷達VS5,捷達VA3以及VS7三款重磅車型。
在今年的成都國際車展上,由吉利、沃爾沃、捷達、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等組成的“成都造”,絕對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不僅展臺總面積達到了9930平方米,而且展車總數也達256台之多。無論是參展面積還是展車臺數,“成都造”均較去年明顯增加。
但有誰能想到,2009年之前,成都國際車展上,“成都造”幾乎為零。
成都國際車展,之所以能躋身國內A級車展,除了有賴於汽車産業在中國的高速發展,可以説,成都城市影響力的增強、城市功能的完善、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都為成都國際車展的成長提供了很好的空間與土壤。而如此好的市場環境,又怎會不引來鳳凰?

有組數字很有意思:
2009年2月,吉利汽車成都工廠開建;2009年5月,一汽-大眾西南基地在成都奠基;2011年2月,沃爾沃宣佈首家中國工廠落戶成都;2014年10月,神龍汽車第四工廠在成都奠基......
可以看出,從2009年到2014年間,成都市的汽車工業産業佈局開始全面提速,而這個階段,正是“全球汽車論壇”與成都國際車展在成都世紀城同時舉辦的時期,也是成都國際車展升級為A級車展後被眾多汽車廠商視為“贏在成都就是贏在西部”的高速發展成熟階段。
車展的確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成都的經濟實力、戰略地位、地理位置、城市精神彰顯無遺。再加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在招商引資、引鳳求凰上的真心誠意,堅決態度、政策扶持和不斷完善的配套設施,更是對主機廠的落戶成都起到了最終的促進。
從2009年一汽大眾西南基地項目在成都奠基後,成都的後發優勢開始迅速顯現。從此後至今的十餘年時間裏,成都幾乎可以説是一躍進入百萬産能的行列,大大領先於老牌汽車城市的速度,成功躋身全國汽車産能第二梯隊。
這十餘年來,僅一汽-大眾西南基地的年産能就超過60萬輛、實際年産銷量曾超過70萬輛、至今已累計生産汽車500萬輛左右。
今天的成都,以龍泉為中心,已經發展為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沃爾沃、吉利汽車、極星汽車、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等11家整車製造龍頭項目落地,可年産汽車超過130萬輛的中國西部新“汽車城”。車型則涵蓋了轎車、SUV、大中型客車、載貨汽車、自卸汽車、專用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等全系列産品。此外,還有3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全面跟進。
而在2018年的《成都市綠色智慧汽車産業發展規劃》中,成都還提出了將力爭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産能達到100萬輛、産量50萬輛,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的規劃。
資本是最聰明的。透過車展看成都,資本看到了成都這座城市的消費潛力,而透過成都這座城市,資本則看到了成都作為整個西部市場橋頭堡的戰略價值。
成都國際車展的成長與發展,無疑是和成都城市的建設以及汽車産業的發展、汽車産能的提升同步的,而隨著成都汽車産業集群的由弱到強,無疑也將為未來的成都國際車展帶來更大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