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地處涪江上游的松潘縣黃龍鄉,滿山遍野一片綠的海洋。鄉黨委書記孫林説,這滿山的綠色得益於造林添綠行動。黃龍鄉正在將山溝溝的森林景觀變成“綠色銀行”。
兩個月前,這個森林覆蓋率達80%的小鎮被確定為全省第三批森林小鎮。
為山頭“補粧” 一個多月栽下70多萬株樹
“拉來這麼多樹苗,每天有八九十人去栽樹。”4月20日,因為冒雨栽樹,69歲的張官保生病了,住了九天院。但他不後悔,因為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三舍驛村支書宋永珍説,黨員幹部帶頭,村民們都來栽樹,一人一天能栽400棵。
種樹的積極性為什麼這麼高?孫林認為,村民們經歷過自然災害,懂得保護生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自然災害的襲擊破壞,讓美麗的黃龍鄉需要“補粧”。申報森林小鎮成功後,鄉上請來地勘公司,對全鄉植被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選擇植被稀疏的生態脆弱區實施了第一個植被恢復項目——6000畝造林綠化建設項目。根據不同海拔高度,村民們在半山腰以上種雲杉,同時輔種高山柳、柏楊樹;公路兩邊搞綠化整治,栽種箭竹、岷江杜鵑、西康花楸和混合花種。一個多月時間,全鄉栽種了70多萬株樹木。
為未來做好規劃 依託資源發展綠色産業
黃龍鄉距黃龍景區僅有12公里左右。然而,長期以來,黃龍鄉村民卻守著景觀過苦日子。如何依託天然的森林資源發展綠色産業,讓村民們受益?
幾年前,黃龍鄉已開始探索鄉村旅遊。鄉長吳顯俊告訴記者,目前,已發展賓館酒店、農家樂等75家,年接待遊客最多達50萬人次,年旅遊收入1500萬元。受地震影響,現在遊客不多,正是修煉“內功”的好時候。鄉上制定了鄉村振興方案,以森林小鎮為服務平臺,發展觀光旅遊、休閒康養等。
圍繞賣健康,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打造微景點,利用村莊房前屋後的土地種高原生態蔬菜,發展庭院經濟,支撐旅遊餐桌,鞏固提升旅遊産業發展。與318房車公司達成協定,搞自駕遊營地。
發展林下産業,撿野菌子,挖野菜,豐富農土特産品,為遊客提供安全、放心的高原特色食品。建立高原特色農産品生産基地1000余畝,種高原特有的高山樹莓、當歸、草莓等。
“這些綠色健康産品都是搶手貨,肯定好賣得很。”宋永珍對此特別看好,“以後,遊客肯定喜歡到我們小鎮來吃野菜、菌子類的農家生態飯。”(記者 徐中成 付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