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記者在實驗室見到了有多重身份的李建軍。2016年開始,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教授李建軍的工作內容發生了一些變化。除了授課、科研外,他還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到一家科技企業的發展中。
身份的轉變,靠的是真正確權到手中的科研成果。8年左右的科研攻關,李建軍帶領的團隊掌握了比較成熟的煙氣脫硫技術,並以此項技術為核心,註冊成立了一家公司。而這家公司成立背後的重要推力,正是成都探索的以事前産權激勵為核心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這一項改革經驗的指導下,李建軍團隊與校方按照85:15分配成果轉化的效益。
這一改革從成都走向全省。截至2018年底,我省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擴大到省內45個單位,累計共用確權400余項,累計註冊成立60余家高科技創業公司,帶動社會投資30億元。目前,以事前産權激勵為核心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經驗已被國務院推廣至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科技成果轉化難、轉化率低是長期困擾我國科技創新、産業發展的難題瓶頸。我省專利申請和授權量長期居全國前列、西部第一,但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約10%,遠低於發達國家40%-60%的平均水準。“科技成果轉化在操作過程中一直有不少問題和挑戰。”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全面創新改革綜合處相關負責人舉例説,比如價值評估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將專利許可或轉讓給企業並産生了較大的商業價值,但可能會受到國有資産流失或低價出售的質疑,這使得成果所屬單位及其負責人“不敢轉”,寧願將科技成果“鎖在抽屜裏”。
困難不少,但打破技術成果走出實驗室實現産業化的“玻璃門”勢在必行。2015年,我省提出“以科技成果權屬為突破口,完善科技成果資本化産業化制度,打通成果轉化通道”,要求“開放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試點,明確科技人員與所屬單位是科技成果權屬的共同所有人”。同年底,成都市出臺相關決定,明確提出探索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機制。
隨後,出現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6年1月,西南交通大學研究制定《西南交通大學專利管理規定》,明確規定學校與職務發明人可以按照“三七開”的比例共同申請專利,也可以按同樣的比例分割學校持有的職務發明專利。
一組明顯的對比數據,顯示出改革的力量:2010年至2015年,西南交通大學只有14項專利轉讓、許可。但專利管理規定發佈一年多,該校就有超過160項職務發明專利完成分割確權,16家高科技創業公司成立,帶動社會投資11億元。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改革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不同的科研成果,使用的科研經費、學校資源不同,我們在為每一項職務發明專利確權時,都會更加有針對性的考量,職務發明人可享有50%-90%的浮動成果所有權權屬比例。”四川大學科研院科技合作與技術轉移部副部長高德友介紹,為了鼓勵職務發明人在川內轉化成果,學校專門又拿出一部分比例獎勵職務發明人。(記者 蔣君芳 朱雪黎 祖明遠 雷倢)